300例儿科门诊输液护患沟通技巧

/ 1

300例儿科门诊输液护患沟通技巧

胡山红

胡山红(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中心医院314000)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患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165-01

近年来医患关系矛盾的加深,使得护患关系也随之有了变化,儿科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容易成为护患冲突的多发区患儿生病后,家长易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容易成为护患冲突的多发区,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极为重要,可消除彼此间的误解,增加信任感,密切护患关系。注射技术是沟通效果的重要体现,作为儿科护士,只有在平时工作中多看、多练,使自己技术提高。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交流环境、护士素质、沟通技巧、对比方面来探讨儿科门诊,护患沟通技巧重要体现。

1、资料

选取两个输液室进行五天比较,甲输液室的儿科门诊患儿共152人,男78人,女74人,年龄2—14岁,平均年龄6.8岁,乙输液室的儿科门诊患儿共148人,男76人,女72人,年龄3—14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所有患者均有其监护人家长陪同。

2、方法

主要采取对比的方法,对甲输液室以及乙输液室儿门诊患儿进行护理,然后对甲输液室跟乙输液室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以及在护理中的问题进行总结,甲输液室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护患沟通,如:预防性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等;同时也必须采取相应沟通技巧进行护患沟通,如:安慰性语言、赞美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告知性语言、鼓励性语言、形体语言、询问性语言等达到护患间的沟通,乙输液室只要进行普通的医护就可以了。

3、结果

通过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果:甲输液室的满意度远远好于乙输液室,甲室非常满意的家长有10位,占19.2%,满意的有38位,占73.1%,比较满意的有3位,占5.8%,不满意的有1位,占1.9%,而乙室非常满意的家长有2位,占4.2%,满意的有25位,占52.1%,比较满意的有11位,占22.9%,不满意的有10位,占20.8%,两输液室家长满意度调查比较。

4、讨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甲输液室家长非常满意的占19.2%,而乙输液室的只有4.2%,甲室比乙室高出15%,另外乙室的不满意比例为20.8%,而甲室仅仅为1.9%,甲室的不满意度低于乙室18.9%,我们可以得出甲室采用的护理沟通技巧要好于乙室,因此我们对甲室及乙室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如下:注意与家长以及患儿的沟通:因为患儿年龄比较小,不善于沟通以及其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对于沟通方面主要是家长,但是由于家长都为孩子生病感到焦躁,这点作为正常人都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向他们要解释疾病是个过程是很必要的,这样可以减轻患者家长焦虑的心情。对于给孩子做静脉穿刺出现困难的时候,可以跟家长把事情讲清楚,再对孩子进行穿刺,以免孩子因为疼痛或是害怕而拒绝不配合,加重护理工作的困难,还有就是孩子在吃药或是输液等不配合的时候,可以跟家长解释这是正常的现象,不用太担心,用鼓励的方法使得患儿慢慢接受。我们应从交流环境、护士素质、沟通技巧、对比方面来探讨儿科门诊,护患沟通技巧重要体现。

4.1创建美好环境

美好的环境就像无声的语言,可以拉近护患距离。门诊输液室可在天花板上挂上风铃,消除孩子的陌生、恐惧,减轻家长的紧张、焦虑。温馨的输液室在透视窗上张贴利用静电吸附的卡通唐老鸭、米老鼠图案。走廊墙壁贴上色彩鲜亮的卡通故事、育儿知识,并配有图画。

4.2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加强护士业务素质培训。基础护理是儿科工作的起点,是衡量护士基本素质的重要指标,转变以往的护理服务理念,变被动为主动,以患者患儿为中心给予全程优质服务,建立医患之间情感交融,心灵互动,诚信沟通机制。自觉控制不良情绪,语言应婉转,护士要有开阔的胸怀,高尚的情操,面对危机妥善处理,耐心解释,化解矛盾,护士要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体验家长心情,做好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使患儿家长得到充分理解在治疗上能够积极配合

4.3提高技术沟通技巧

作为儿科护士必须具备娴熟精湛业务,小儿注射时易挣扎、哭闹,家长的焦急心疼可想而知。尤其“一针见血”的效果就显得极其重要。因此作为儿科护士,只有在平时工作中多看、多练,使自己的技术娴熟、准确、一针见血,掌握静脉穿刺技巧,以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紧张情绪,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现在临床护理工作除了完成正常护理技术操作外,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在为患者做心理护理时,首先要学习和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护患沟通在现代护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沟通就成为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关键和核心。做好与患者沟通,可减少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满足患者心理需求,缩短护患之间距离。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护士面对的多半是不会且不善于表达的儿童群体,儿科护士不仅要面对患儿,还要面对患儿的家长,给儿科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在护理实践中,儿科护士要充当直接护理者,患儿的代言人、患儿和家长的教育者、康复和预防指导者、合作与协调者;因此,儿科护士必须掌握好人际沟通的交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