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管理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医院护理管理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体会

梁敏

(甘肃省平凉市人民医院甘肃平凉744000)

【摘要】目的:对应用针对性风险管理模式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48名,采用针对性风险管理模式对其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管理。对比管理计划实施前后护士知信行评分、管理计划实施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对象管理计划实施后知信行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管理计划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风险管理模式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针对性风险管理;医院;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015-02

临床上所说的护理风险具体指的是在对广大患者在医院阶段治疗期间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危险事件,护理风险事件可以在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中发生[1]。风险管理模式具体指的是对患者、相关医护人员、探视人员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性的风险进行及时且有效的识别,且根据实际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做出准确客观的评估,提出正确行动方案的过程。所以,在医院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可以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2]。本次对应用针对性风险管理模式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3年3月-2016年3月选择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48名,采用针对性风险管理模式对其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管理。其中男性研究对象2例,女性研究对象46例;研究对象年龄19~46岁,平均年龄(28.4±7.6)岁;研究对象年资1~23年,平均年资(8.7±2.5)年;专科学历研究对象27例,本科学历研究对象18例。

1.2方法

采用针对性风险管理模式对其护理服务工作实施管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分析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以科室为单位定期组织召开专门的讨论会,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现状和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并总结不安全因素,制定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按照方案具体实施,并由专人负责进行监督与控制。②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人的主观意识所具有的能动作用相对较强,可对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通过定期开办专门的风险管理知识培训班,可以使广大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并有意识的加强防范。进一步加强医院相关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使其职业道德素养得到显著性提高。③分区质量监控:将医院的整体护理服务工作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由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对各自所负责的分区进行具体的管理,并且对所有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工作进行严格的监控。医院对护理管理进行宏观把握,每项护理及管理工作都应该保证责任到人,从服务、技术、制度职责三个主要部分着手进行具体的工作,建立完整的检查、指导、督促、考评制度,使护理服务的质量能够达到逐级控制的状态,最终保证能够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制定有效方案进行解决。④根据每季度医院质量安全工作会上通报的不良事件,护理部及时梳理事件发生的原因,制订防范措施流程,制订符合医院自身情况的质量管理方案,使各职能小组负责落实具体的护理工作,每月还应该不定期的对各科室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抽查。每个月坚持召开护理部质量专题会议,对护理质量、安全督查等情况进行总结和讲评,提出切实可行整改措施,记录并跟踪;对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和纠纷应该做到及时受理、调查、处理、反馈。细节性护理服务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由病区具体负责,护士长、护理组长要制订出与本科室实际工作情况相适宜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根据护理质量和内容,适时的对具体的工作进行监控和指导,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登记并上报,对违反相关制度的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记录[3]。

1.3观察指标

选择研究对象管理计划实施前后护士知信行评分、管理计划实施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

1.4知信行评分标准

知信行调查问卷主要分为知识、态度、行为等三个主要部分对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每部分的满分为30分,分数水平越高,则说明该项目的表现程度越好[4]。

1.5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

2.结果

2.1管理计划实施前后护士知信行评分

研究对象管理计划实施后知信行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研究对象管理计划实施前后护士知信行评分比较(分)

3.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的不断的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整个疾病治疗的临床服务过程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院内风险事件一旦发生,不仅仅会对医院的社会形象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还会进一步导致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因此,护理风险事件管理是医院护理服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5]。通过对医院的护理服务工作实施风险管理,可以使广大护理人员的知信行问卷评分的得分进一步提高,并且使全院范围内的护理风险事件和投诉事件发生率水平明显降低。可见,在医院实施护理风险事件管理,需要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的不断提高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使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实际工作中的差错,使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从根本上控制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6]。

【参考文献】

[1]梁晓晴,陈丽斐,林璐,等.血液科住院病人输血护理风险管理危险因素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2):226-227.

[2]郑桑,赵华,陈云素.风险管理在临床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26):288-289.

[3]彭湘群,赵敏,徐晓平,等.前瞻性风险管理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旬刊,2014(12):162-164.

[4]常杏萍,郭庆峰.垂直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安全员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8):258-260.

[5]陈瑞琴,林李艳,何丽影,等.护理风险管理对心内病区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5,17(2):105-107.

[6]王日娟,甘秋萍,刘卓红,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病区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26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