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延安时期我党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3

论延安时期我党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探索

安晓泓

安晓泓

(延安革命纪念馆,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延安”在中华儿女的字典中是一个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深刻烙印。它代表的不仅是一个革命崛起的圣地,更是一个为新中国的诞生挥洒热血的圣地。不仅是革命武装力量扩充的摇篮,更是党政建设的力量之源,精神支柱。在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理念与核心价值,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包括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民主政治建设、党风建设、延安精神等。立足现在,延安时期的核心价值理念充分起到了“让历史告诉现在,让历史启迪未来”的作用,即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也仍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蓬勃的生机,并且在中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熠熠生辉。

关键词: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0-0000-02

一、延安时期历史背景简介

追溯到千年以前,延安曾是轩辕黄帝生息过的地方,可以说是人类发源的摇篮之一。在新中国成立的漫漫坎坷长路上,延安在革命斗争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艰难的召开了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成立的28年间,中国经历了四个时期的“蜕变”考验----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这28年举步维艰的革命奋斗中,遵义会议可以说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革命问题的开始。在1935年以前由于缺乏经验,在革命建设的道路上,我党走了不少弯路。没有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造成革命的几次失败。“左倾”主义与“右倾”主义的决断失误,不仅造成了大批党员与革命人士惨遭杀害,还几乎把党中央和工农红军带入绝境。在危难之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革命路线力挽狂澜,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中央的统治,1935年,毛泽东带领中央红军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顺利到达陕北后的两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在这期间,中国革命实现了由国内革命向抗日战争转变的过程。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思想,更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革命领导人的地位。全党在实事求是思想的引导下,形成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澄清了历史是非,实现了全民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中国的历史上树立了不倒的旗帜和伟大的丰碑。

二、特殊的延安时期下对于核心价值理念的探索

延安时期是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特殊时期,在这里中国革命由失败转向胜利,党的建设日益从幼稚走向成熟。在这里毛泽东思想获得了多方面发展,确立了核心领导人的地位。

并且最重要的是,延安时期形成的我党对核心价值理念的探索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中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启发教育意义。在我党的艰辛探索之中,逐渐形成在思想理念、民主政治理念、党风建设理念建设下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系。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

延安时期确立了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的思想路线。伟大的实践也表明了,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实践这一真理的路上,我们付出了前所未有的代价。受到苏联革命胜利的启发,一代中共人走向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道路,然而由于党组织成立时间尚短,经验尚浅,在这条路的探索中举步维艰。并且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面向普遍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在许多方面仅仅是出于苏联的国情创设的。当时领导人无视中国实际,盲目追随的错误抉择,致使中国的革命道路曲折难行,革命力量险些陷入绝境。正当人们对革命方向举足无措时,毛泽东率先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思想路线问题---结合中国实际践行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为中国革命的何去何从指引了方向。在毛泽东的倡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步被全党的同志所接受,在中共七大上,这一思想也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见证了我党在从实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创建的过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的光辉历程。即使是在当今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之下,领导人一代一代的交替之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仍旧影响着党和人民的价值取向,在党政建设中日久弥新。

2.民生为本,民主自由的民主政治理念。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将人民的利益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然而在历史的进程中人民群众获得的民主自由权力是来之不易的。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丧失了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主权,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领土不断被蚕食的过程中,带来的是人心的被欺凌。强敌的侵入致使人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更提不上拥有民主政治的权力。一个个领导人民夺取主权的组织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又带来了一次次的失望。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现,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一次次的考验中得到真实的检验,中国人民才真正得到了民主自由的权力。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让备受封建残害的中国农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土地,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民的命运。也正是这次运动使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壮大了自己的革命队伍。在延安时期,随着中共逐渐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抗日上升为民族矛盾后两党关系缓和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抗日之余将更多的时间转移到民生问题。其中包括建立民主政权,破除等级制度,实行普遍选举,重视法制建设。以人民为主,为人民服务。

在延安时期,“为人民服务”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座右铭,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广大群众感受到了共产党无微不至的关怀。无论是与人民群众共饮共食,为减轻农民负担开展的大生产运动,还是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的政策都真正的将民生为本,民主自由落实到了实处。正如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陕甘宁参议会的演说中明确指出:“民权和民生主义,就是要为全国一切抗日的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一部分的人谋利益,全国人民都要有人身自由的权力,参与政治的权力以及保护财产的权力。”这不仅仅只是一段讲话,一个核心价值理念,更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为民,以民为主的人民公仆精神体现。正是这种精神将党与人民群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实际之处诠释了民生为本。也正是这种核心理念使这个新兴的政党在当时获得了全国百分之八十人民的拥护,从而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

3.清正廉洁,以民为主的组织作风理念。

延安时期,在人民诉求,革命队伍以及革命形势的三重压力之下,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性。1942年到1945年整风运动在延安火热的进行,其中包括了党的思想作风、组织作风和工作作风的整顿。

首先在党的思想建设中,始终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在入党问题中,始终强调入党人党性的修养,组织其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彻底摒弃各种非无产阶级以及资本主义阶级思想,从根本上提升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对于党员和干部的定期组织学习,加强了制度建设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始终和人民的利益站在一起,并且拥有自我批评的良好品格。时至今日延安时期对于党的作风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其次将党的组织作风列为了发展的首要因素,为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无论是干部队伍建设还是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发挥基层人员的中坚堡垒作用,为革命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最后在工作作风的建设中,延安整风为我党建设树立了标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第一次提出了“党风”这一鲜明的概念,并在历史的深刻教训中阐述了党风,工作作风建设的重要性。1942年开展的延安整风,不仅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更在全民心中树立了严明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永葆先进性,永远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工作落实在实处。

4.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中国由封建走向独立的过程不仅是我党精神灵魂的最高体现,更是我党战胜强敌,夺得主权,不断发展的制胜法宝。在当时的延安,自然环境、经济条件都及其恶劣,不仅土地贫瘠,经济发展落后,更严重的是自然灾害连年侵害。在国民党反动派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下,我党几次陷入生死存亡的危难境遇之中,在生存攸关之际正是在延安所有军民共同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力更生,乐观向上的精神的指引下,我党不仅克服重重困难壮大了革命队伍,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并且战胜了国民党。为新中国的成立扫清了障碍,为全国人民带来当家翻身做主人的权力。不仅在战争年代,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党面对的困难以及压力也是空前的。刚刚经历战争造成的物质匮乏,经济落后以及国际环境的不稳定都为这个新生的国家带来了诸多生存的难题。然而伟大的中国人民就是凭着这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创造了奇迹,使现代化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三、延安核心价值理念下给予我们的现实启示

“人无精神不立,党无精神不强”。延安精神并不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特定精神产物,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体现。它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核心理念,它包含着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等,涵盖着我党崇高的革命精神以及全民优良的传统作风。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延安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情怀的集中体现。

当代延安精神给予我们最重要的现实启示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将崇高的使命落实到完成现阶段的历史任务上,始终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后始终坚信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经受住各种风险困难的考验,掀开服务于人民的新篇章。

延安是书写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岁月的教科书。不仅记录着共产党人实事求是,提升党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更描绘了全体军民自力更生,艰苦朴素的集体精神风貌。在当今物欲横流,奢靡成风的社会现状下,我们更要贯彻“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政治责任心,以及将延安核心价值理念存之于心,实践于行,将优良的传统作风与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将个人的价值放大到民族复兴与民族未来之中,融入到为人民服务,建设祖国之中。无愧于历史血汗的挥洒,无愧于人民的坚守信任。

四、总结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年是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十三年,是决定了中国未来何去何从的十三年,是党与群众自力更生的十三年,是乐观向上,艰苦奋斗的十三年。延安时期的光辉岁月已成历史,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路还在继续。如何将延安时期政党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与中国的当代建设相呼相应成为了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做到不仅传承延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发扬独立自主,艰苦奋的革命精神;坚信实事求是,以民为主的政治理念,在延安精神的照耀下为建设富强民主的现代化中国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杨洪,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建设及历史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王浩斌,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牛晶晶、许春玲,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理论创新及当代价值[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7期。

[4]杜和军,延安时期党的学习活动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价值反思[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李忠全,试论延安时期党建历史的基本经验与启示[A],“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未来”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王传民,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7]李彦侠,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8]薛延飞、王东维,延安时期中共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