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血流监护在产前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脐血流监护在产前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探索

李少如

李少如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妇幼保健院515300)

【摘要】目的:探讨脐血流监护在产前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年间收治的156例孕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超声多普勒检查其脐血流,监测是否存在脐带绕颈情况。结果:通过监测结果发现,156例患者中诊断为脐带绕颈阳性的有32例,S/D值的大小与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迫和胎儿的预后有直接联系。结论:监护脐血流,测定S/D值能够反应脐动脉血流的阻抗,从而对脐带绕颈的危害进行预测,早发现,早处理,有效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关键词】脐血流监护产前监测脐带绕颈S/D值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272-02

近几年来,由于对优生优育要求的提高以及围产医学技术的发展,胎儿的宫内良好生长和发育情况越来越引起关注和重视,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在围产儿死亡的诸多病因中胎儿宫内窘迫占有比重达到30%左右[1]。用胎心监测仪对胎儿胎心进行测定,进一步在胎心对侧位置,使用5MHz探头检查胎儿腹测和胎颈部位,检查一般3-4个点,监护脐血流,确认是否有脐带。采用超声多普勒对脐动脉血流阻力进行测定,在胎儿没有出现严重损害的情况下,这样可以对胎儿宫内的安全情况以及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及时发现病情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预防不良并发症的产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胎儿的出生质量。

1.1资料

以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年间收治的156例孕妇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1岁-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4±2.8)岁。孕周时间在37周-41周,平均时间是(38.2±0.8)周。所有患者均为单胎,没有任何内外科并发症的出现。对其实施产前常规检查并应用超声多普勒(ADT-2200型彩色多普勒监测仪)检查是否存在脐带绕颈和胎儿危险因素,新生儿出生156例,没有死产以及死胎。

1.2治疗方法

孕产妇在检查前,在排空膀胱后取仰卧位姿势,用胎心监测仪对胎儿胎心进行测定,在胎心对侧位置,使用5MHz探头检查胎儿腹测和胎颈部位,检查一般3-4个点,监护脐血流,确认是否有脐带。进一步用B超对胎儿脐带进行定位,并运用多普勒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仪测定S/D值,其值小于3则为正常,若大于等于3则为异常。

2结果与分析

(1)脐带绕颈总体监测结果

通过超声诊断,156例中脐带绕颈阳性患者有32例,占有比例为20.51%。其中,脐带绕颈1周,2周和3周的人数分别为26例,4例和2例。根据统计反馈结果,脐带绕颈确诊率为90.63%(29/32)。脐带绕颈阴性患者有124例,其正确诊断脐带绕颈阴性概率为93.55%(116/124),可疑脐带绕颈患者有6例,其中分娩后2例患者绕颈,4例患者无绕颈。

(2)脐带绕颈与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

在32例脐带绕颈阳性患者中,通过检查发现,有6例患者出现S/D值增高,分娩时羊水污染程度达到Ⅲ度,对其新生儿评分为9-10分。脐带绕颈2周的4例患者出现S/D值增高,分娩时羊水污染程度达到Ⅱ度,对其新生儿评分为6-8分。脐带绕颈导致脐动脉血流阻力升高明显,引起胎盘的血流灌注明显减小,从而造成供血不足,使胎儿宫内缺氧,严重情况下可引起新生儿的窒息产生。在124例脐带绕颈阴性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S/D值上升,羊水呈现草绿色,对其新生儿评分为10分,其结果可以说明S/D值的大小与脐带绕颈、胎儿的宫内窘迫以及胎儿的预后三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其安全、实用的产前监测方法有效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以及发生率。

3讨论

(1)脐血流监护在脐带绕颈诊断的应用意义

临床上,胎儿脐带绕颈是引起胎儿宫内缺氧的一个主要原因,B超虽然能够诊断脐带绕颈,但其缺点是不能对预后进行判断。脐血流的监护,测定的S/D值能够提示脐动脉血流的阻抗来进一步预测脐带绕颈的危害性[2]。本文通过对156例孕妇实施检测,对经分娩后确诊为脐带绕颈的32例患者分析研究发现,彩色超声多谱勒胎儿脐血流监护仪的诊断使用,一方面提高了诊断率达到90.63%,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其测定的S/D值对胎儿预后准确评估,这为临床上及时有效的采取治疗和分娩方式,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科学根据。

(2)S/D值评估脐带绕颈预后

脐带绕颈不仅会引起血流流动受阻,而且会导致产程的延长,使胎先露下降受到阻滞和胎儿宫内窘迫,更严重甚至引起胎儿在宫内死亡。因此,脐带绕颈的预报非常重要[3]。S/D值是胎儿脐带血流畅通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对脐带绕颈的分析结果表明,当S/D值小于3则为正常,而当S/D值大于等于3时,则为异常,指示出现了脐带绕颈和胎儿宫内窘迫现象,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否则对胎儿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根据临床及早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有利于保证胎儿的生命安全,从而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在高危妊娠的情况中,阻力明显增多,所以作为胎盘与胎儿间仅有的联系通道,脐动脉间接反映了胎盘血液灌注量,当S/D值大于等于3时,则暗示血液灌注量不足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反应的产生。过期妊娠的胎盘可以分为功能减退型和功能正常型两种,在胎盘中正常的绒毛和血管所占比例为25%~30%,仅有15%~20%的血管形成不足,但是不会出现缺血现象。另外40%左右血管会出现血流灌注不足,使缺血和供氧不足,导致胎儿在临产后不能及时适应因子宫收缩而引起的缺氧[4]。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在产前监测中实施脐血流监护,可以有效预测胎儿的预后,能够及时的发现发现并处理引发的围产期胎儿宫内缺氧,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从而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褚红女.足月妊娠脐动脉血流S/D值介入2.5-3.0间的围产儿结局研究[J].中国围产儿医学杂志,2002(4):253-255.

[2]缪韵仪,陈锦果,高琛.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窘迫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2008,10(24):163-164.

[3]苏军领,刘梅菊,郑小霞,等.多指标联合监测与单指标监测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比较[J].河北医药,2010,32(12):1553-1554.

[4]阮雪茹,李莎.胎心监护联合脐血流图测定诊断胎儿宫内窘迫764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7,29(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