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中毒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竭1例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鱼胆中毒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竭1例的护理

白洪艳张金凤

白洪艳张金凤(内蒙古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内蒙古包头01403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297-02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护理鱼胆中毒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鱼胆中毒的患者入院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尿量、血清肌酐、尿素氮正常痊愈出院。结果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血液透析对于鱼胆中毒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竭患者治疗的疗效肯定,正确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治疗的必要因素。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毒鱼胆护理

鱼胆中毒系食用鱼胆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在北方较少发生。青鱼、草鱼、鲢鱼胆中所含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也可损伤脑细胞和心肌,造成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病变。鱼胆生食、熟食、冲酒服用均可中毒[1]。近期我科收治1例鱼胆中毒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女,71岁,因生服草鱼苦胆2枚4天,排黑色水样便2次后,即出现腹胀,停止排尿排便,伴恶心、呕吐、少尿,于2011年12月30日急诊入院。查体:T36.3℃,P80次/分,R22次/分,BP180/100mmHg。急查血:WBC9.01×109/L、Hb131g/L、PLT91×109/L、K+4.8mmol/L、Na+131.5mmol/L、Cl-102.5mmol/L、CO2CP10mmol/L、BUN25mmol/L、Cr870umol/L、UA787.2umol/L、AST58U/L、ALT513U/L、ALB36.2g/L、GGT194U/L。血气分析:PH7.259、PCO221.5mmHg、PO276mmHg、HCO39.6mmol/L、BE-17mmol/L、SO293%。诊断为急性间质性肾炎,中毒性肝损害,急性肾衰竭。

1.2治疗方法给予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同时血液透析是治疗鱼胆中毒的关键,能有效清除毒素,减轻肾实质损害。

1.3结果患者经治疗护理后,恶心、呕吐缓解,全身水肿消退,每日尿量1900ml以上,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复查血:K+3.81mmol/L、Na+142.5mmol/L、Cl-104.6mmol/L、CO2CP23.8mmol/L、BUN7.3mmol/L、Cr205umol/L、UA256.4umol/L、AST46U/L、ALT82U/L、ALB38.5g/L、GGT106U/L,血气分析:PH7.383、PCO239.6mmHg、PO283mmHg、HCO323.6mmol/L、BE-1mmol/L、SO296%。于1月17日治愈出院。半年后复查BUN8.61mmol/L、Cr77.3umol/L、UA359umol/L、AST7U/L、ALT11U/L、ALB45.1g/L、GGT21U/L。

2临床护理

2.1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抢救患者入院后,嘱其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利尿、纠酸、抗炎、营养支持,加速毒素的排泄。及时准确测量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并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气短、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随时警惕心衰和肺水肿的发生。

2.2血液透析的护理透析前测量生命体征和体重,向患者介绍透析过程和目的,减轻紧张恐惧感。透析结束后嘱患者卧床休息,复查透析后肾功能,了解透析效果。密切观察血压,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敷料是否干燥,穿刺部位要加压包扎半小时。

2.3饮食护理嘱患者加强营养,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优质低蛋白饮食,补充各种维生素,限制入水量。忌食油炸、硬壳带刺食物。

2.4准确记录出入量

2.5恢复期的护理加强营养,嘱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肾功能,避免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2.6心理护理耐心安慰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7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加强营养,生活规律,注意休息,避免过劳,防止感冒。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如有不适,及时来院就诊。

3讨论

鱼胆汁中含有一种毒性极强的蛋白分解产物,胆汁毒素,不易被乙醇和热破坏。鲜鱼胆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使钙内流,溶酶体膜稳定性降低,造成细胞损伤。鱼胆中还有多种致敏物质,如氰氢酸、组胺等,这些毒物均可从肾小球滤出,进入肾小管,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2]。本文通过这1例患者说明精心护理是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宁工红.常见毒物急性中毒的简易检验与急救[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306-310.

[2]鲍德国.急性中毒急救[J].杭州: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2004,(5):1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