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妇产科院内感染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分析妇产科院内感染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段柳

段柳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民医院麻醉科678200

【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院内感染因素,探讨其临床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286例住院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给予相应临床护理并观察感染护理效果。结果:286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中存在医院感染的有28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9.8%,其中,导尿管留置是引发感染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患者手术卧床时间因素,最后是患者年龄因素。结论:尿管留置、卧床时间以及患者年龄均会影响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呼吸道及泌尿道属于妇产科住院患者常见感染部位,临床上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以及泌尿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感染状况。

【关键词】妇产科;院内感染;感染因素;护理干预

妇产科属于院内感染多发区域,存在院内感染的患者大部分为孕龄妇女,临床上必须要高度关注该问题[1]。为了分析妇产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院内感染因素,探讨其临床护理对策及效果,本次研究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286例住院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给予相应临床护理并观察感染护理效果,现将详细研究调查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286例住院治疗的妇产科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所有调查对象的年龄均处于26岁至68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46.5±10.5岁。本次研究28例感染患者中产科患者16例,其余12例属于妇科患者。患者住院时间最短的有3天,住院时间最长的有33天,平均住院时间10.5±2.1天。286例调查对象中有54例患者留置导尿管,占总人数的18.9%。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分泌物培养,同时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实施临床治疗。

1.2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回顾性调查方法实施调查工作,针对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全面收集和回顾性分析,查实所有医院感染患者的资料并详细统计记录,综合分析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相关内容和标准,对医院妇产科感染病例进行确诊[2]。借助统计学分析方法针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挖掘易感部位及易感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1.3护理干预方法

(1)医院应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现阶段,患者呼吸道感染十分常见,同时这也是妇产科主要院内感染部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妇产科病房在通风工作方面的欠缺引发,导致空气污染问题,造成细菌和真菌等容易传播,诱发感染。所以,必须要有规律地针对妇产科病房实施清洁,彻底消毒,适当开窗,保持同等,每天的病房通风时间可控制在1小时。针对住院患者,进一步强化呼吸道护理工作,促使患者呼吸道处于完全通畅状态。针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以及呼吸道护理的过程中应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给予严格消毒以及科学隔离[3]。

(2)强化对患者的泌尿道护理。泌尿道感染属于妇产科患者高发感染类型,仅此于呼吸道感染。临床上必须要重视对患者的泌尿道护理,在针对患者进行导尿以及留置尿管操作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无菌操作,完成留置导尿管操作后注意保持患者阴部的卫生,叮嘱患者注意补充水分,多排尿,以便将毒素等排出。进一步强化对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管理,督促护理人员严格贯彻落实医院手卫生相关措施。

2.结果

2.1妇产科院内感染因素分析

86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中存在院内感染的有28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9.8%,其中,导尿管留置是引发感染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患者手术卧床时间因素,最后是患者年龄因素。综合分析患者感染发生部位可知,呼吸道为患者感染首发部位,其次是泌尿道,详情如表1所示。

表1妇产科患者医院感染发生部位

2.2妇产科院内感染护理效果

28例院内感染患者接受呼吸道护理及泌尿道护理后,其感染均得到良好控制,患者最终痊愈并顺利出院。

3.讨论

妇产科临床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引发院内感染问题,给广大妇产科患者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严重威胁,不利于促进患者的痊愈和康复,临床上必须进一步调查诱发妇产科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有效控制感染。本次研究发现,86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中存在院内感染的有28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9.8%,其中,导尿管留置是引发感染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患者手术卧床时间因素,最后是患者年龄因素。综合分析患者感染发生部位可知,呼吸道为患者感染首发部位,其次是泌尿道,最后是消化道、子宫腔以及手术切口。呼吸道以及泌尿道之所以被列为高发感染部位,主要是因为妇产科患者在科室环境上相对比较封闭,通风不好,极易引发呼吸道问题,为患者需要频繁接受泌尿生殖道相关临床检查及操作等,容易导致泌尿道感染问题[4]。

医院必须要强化对妇产科科室的综合管理,注意病房通风,对病房进行规律性消毒,科学控制进出病房的人数,调整探病时间等,打造一个空气清新、干净卫生的优质病房环境。此外,必须要针对院内感染多发部位以及易感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选择生理盐水等对导尿管进行全面冲洗,手术结束后保持患者外阴部处于干净卫生状态,及时将导尿管拔除,达到良好的感染防控目的。本次研究发现,28例院内感染患者接受呼吸道护理及泌尿道护理后,其感染均得到良好控制,患者最终痊愈并顺利出院。本次研究结果与俞小萍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相符[5]。这说明,临床上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以及泌尿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妇产科院内感染状况。

参考文献:

[1]商春文.医护人员如何预防结核病的院内感染[J].中国实用医药,2012,26(29):189-190.

[2]张驰,张翠玲.结核专科医院对耐多药结核患者的院感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23(30):262-263.

[3]江萍,李薇.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12):98-99.

[4]曹苏玲.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0):221-222.

[5]俞小萍.妇产科综合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5(05):55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