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分析

孔庆峰

广东现代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会,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建筑行业不断地扩大规模,完善设施,这就使建筑所需要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用地压力。当前,面对用地紧张的局势,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建设与坡地之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土地紧缺的问题,并且也让建筑工程出现了不一样的发展前景,即坡地建筑生态文化。为了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坡地建筑与生态文化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加强对坡地建筑的生态文化设计创意分析也是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介绍了坡地建筑的基本特点,以及对坡地建筑地下空间的生态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生态文化设计中的创意。

关键词: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

引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生活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土地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建筑行业的兴起。然而,我国地势地貌十分复杂,土地对建筑的限制非常大,为了突破土地对建筑行业的限制发展,我国建筑朝着坡地方向扩展,逐渐发展坡地建筑生态文化创意设计模式,希望能够解决土地紧张的问题,并且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一、坡地建筑生态设计的七大重要环节

1.发挥坡地高差的特征

由于坡体建筑的平地面积有限,大规模的绿化空间以及休闲娱乐广场是不容易做到的,事实上在坡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将平地建筑的各种因素强加在坡地建筑商,反而会影响坡地建筑本身的美感设计。因此,坡地建筑应该充分发挥山地应有的高差特性,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坡地建筑。

2.处理好容积率

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容积率,容积率对于一个建筑工程开发商而言是最大的限制因素,不同的容积率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形态,容积率的不同可以体现在做别墅、多层、高层等。因此,我们在拿到土地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规划怎么处理好容积率。

3.建筑风格和山体相融合

坡地的建筑风格与平面不同,本身所处的环境就比平地的要多。因此。对于坡地建筑而言,需要将设计方案与山体、坡地相融合,其设计不能过于喧宾夺主,要尽量的发挥坡地的优势,创造出真正优美的生态建筑。

4.雨水的手机,山体的排洪

在坡地建筑规划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雨水的收集以及山体的排洪问题,坡地建筑需要有完善的雨水收集以及山体排洪的渠道和设施,对于坡地建筑而言,排洪比平地建筑更有优势,可以充分利用高差的原理,让水排放出去。

5.通风防潮问题

针对坡地建筑而言,要想解决好通风防潮的问题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将坡地建筑的外墙脱开,然后做成挡墙或者放坡,这样就能让空气充分流动,形成良好的通风系统,就大大缓解了潮湿的问题。

6.消防车道路坡度设计

在坡地建筑中,尤其是高层建筑,在规划道路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到消防车道路坡度的设计问题,如果刚开始没有考虑周全,之后再来加上去,会严重影响整个建筑规划,并且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响。

7.噪音问题

坡地建筑中,噪音问题也是非常受人关注的。当前,在坡地建筑中,对噪音问题的解决主要是利用高层来当掉噪音的传播,并且,在坡地上由于高差的影响,高层也不会影响布局规划,也不会影响高层的视线。

二、坡地建筑的生态景观设计分析

坡地建筑的生态景观设计主要从平面到三维,当然,这也是建筑工程走向立体空间的主要发展过程。具体来说,坡地建筑的生态景观设计主要有三个部分:

1.坡地生态景观设计优势

坡地建筑本省就比平地建筑具备更多的、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对而言,坡地建筑的天然景观更好,空气新鲜,居住在坡地建筑商可以明显的享受到天然的生态环境的优美。当然,平缓错落的坡地建筑比平地建筑更容易营造一个立体绿化园林,居住者既可以远观也可以近赏。

2.坡地建筑生态绿化要点

绿化是景观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工程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坡地建筑中的绿化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种植花草树木需要解决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的原则,体现层次感;绿化需要结合平面与立体;景观色彩搭配要合理;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

3.坡地道路景观设计

道路是建筑工程构成的框架核心,一方面他能够体现交流面临,组织建筑空间,另一方面将坡地道路进行打造,还能形成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4.驳岸水景设计

有山必有水,坡地建筑只有山景,没有水景的话,会使整个建筑工程都显得沉闷。因此,在坡地建筑中,需要巧妙的设计水景,结合地形来规划水道的宽窄和流水速度,形成动静结合的优美景观。

三、生态文化设计中的创意探讨

1.生态文化设计中的“美学思维”

坡地建筑不仅看重对地下空间的生态环境设计,同时,更重视的是将坡地的实际生态情况与城市建筑文化相融合,打造出新的坡地建筑生态文化,并且该坡地建筑还需要符合现代化的生活理念以及生态化的环境需求。一般来说,坡地建筑不论是在建筑外观还是内部结构上都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以及潮流文化的影响,使建筑工程的展现呈现一种大同小异的特点。在建筑工程中,坡地建筑和城市建筑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城市建筑大多建设在平地之上,城市间的建筑设施很有可能被同化,但是,坡地建筑就有所差异,由于坡地建筑有着各自的地势地貌,其周围的环境也大多不同,因此,坡地建筑不易于被同化,相反坡地建筑还呈现各具特色、独一无二的特点。

显然,在坡地建筑中我们不能以城市建筑的标准来衡量坡地建筑,这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无用的。当前,我国坡地建筑大多呈现多元化、现代化、开放化的生态环境设计趋势,不仅符合了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还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的土地实际情况,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土地的用处。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人们不再盲目的追求现代化美感标准,更多的是关注建筑本身的价值。

2.对坡地建筑意识形态的思考

坡地建筑的兴起也渐渐的打开了人们对建筑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多的美学主义、结构主义的思想开始兴起,这些思想的发展也不断地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发展。但是,坡地文化的建筑价值应该与当前社会发展的价值相结合,在建筑发展对美观的提高还需要考虑自然环境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想建筑有价值,就需要综合考虑人文精神以及生态文化的影响,一个好的建筑需要在设计是体现文化价值,展现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要想促进坡地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提高建筑设计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要以当地实际情况为根本,深入研究土地状况,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不断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

四、结束语

总之而言,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显然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面对城市的拥挤,土地资源比较紧张,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以及产业转型,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开始朝着坡地建筑发展,不仅解决了人与建筑之间的锚段,同时也积缓解了用地困难的问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当然,坡地建筑生态文化创意发展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欧阳桦,山地道路的交又形态—重庆近代城市道路研究.重庆建筑,2015.(08):19-24.

[2]陈高段,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4.09.

[3]陆子琪.当代城市坡地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探究[M].中国科学出版社,2013.09.

[4]王紫雯,涂银霞.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人文要素研究[J].建筑学报,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