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PH值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尿液PH值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刘忠红

黑龙江省鹤岗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154100

摘要:目的:探讨尿液pH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站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血液及尿液检查结果。比较伴有与不伴有代谢综合征者之间血液、尿液指标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多因素分析研究代谢综合征与尿液成分的关系。结果: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IR与尿液pH呈负相关,校正相关混杂

因素后相关性仍明显(P=0.0007)。结论:代谢综合征与尿液中钙、草酸、尿酸含量增多和尿液酸性程度增加等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相关。

关键词:尿液PH值;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CorrelationbetweenurinePHandmetabolicsyndrome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orrelationbetweenurinepHlevelandmetabolicsyndrome.Methods:patientswithurinarycalculiwhoweretreatedatmystationfromApril2017toApril2018wereselected.Generalinformation,historyofpresentillness,previoushistory,bloodandurineexaminationresultswerecollected.Thebloodandurineindexesofpatientswithandwithoutmetabolicsyndromewerecompared,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metabolicsyndromeandurinecompositionwasfurtherstudiedbymultivariateanalysis.Results:linearregressionanalysisrevealedanegativecorrelationbetweenhoma-irandurinepH,withaconfoundingofcorrectedcorrelations

Thecorrelationwasstillsignificant(P=0.0007).Conclusion:metabolicsyndromeisassociatedwithincreasedurinarycalcium,oxalicacid,uricacidandurineacidity.

Keywords:urinePHvalue;Metabolicsyndrome;Correlationstudy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积聚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包括糖尿病和糖调节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腹型肥胖等[1]。尿液酸碱度可影响尿酸和草酸钙排泄,是肾结石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尿液酸碱度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开始受到关注,但既往研究主要局限于肾病患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站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剔除既往有肾脏疾病病史、近2周内服用利尿剂及尿液pH值和代谢综合征各指标缺如者,排除标准: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性酸中毒、慢性腹泻、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泌尿系统先天畸形者。最终纳入分析的调查对象有70例,本研究通过我院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记录患者的人口资料、现病史、既往史、身高、体重、生命体征。人院次日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并留取清洁中段尿,将之后的24h尿液全部留存在放置有防腐剂的容器内[2]。以上血液和尿液标本全部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检测,包括:尿pH值、24h尿液成分(尿量、钠、钾、钙、磷、镁、肌酐、尿酸、枸橼酸、草酸)、肾功能(肌酐、尿素、尿酸)、FBG、空腹血脂(胆固醇、TG、HDL—C、LDL_C)。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IR与尿液pH呈负相关,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相关性仍明显(P=0.0007)。

3.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很大的变化,代谢综合征在人群中越来越普遍。上溯至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已经确认了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并存的情况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的联系,并称之为代谢综合征。随着世界范围内肥胖患者日益增多,此种集结状态发病现象逐渐増加,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将其命名为代谢综合征,并提出了诊断的工作定义,1999年作了修订[3]。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导致人群生活结构和方式发行了明显的变化,致使肥胖、高血皮、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增加显著。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美国调查发现20岁上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3.7%,中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16%。代谢综合征中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存在着氧化应激损伤。有体外的细胞学实验研究表明,草酸盐、一水草酸晶体可诱发脂质过氧化反应而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氧自由基作用于脂质发生过氧化损伤,产生丙二醇,导致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的交联聚合,产生细胞毒性反应。因此研究尿液PH值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非常必要。本研究结果显示,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IR与尿液pH呈负相关,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相关性仍明显(P=0.0007)。尿液中存在过多的巧和草酸,会导致草酸巧的过饱和,容易沉积下来形成结晶。若晶体能够在1分钟之内相互聚集形成大结晶体,便在肾小管内停留,晶体逐渐生长形成草酸巧结石P61。另外尿液中的尿酸等物质增多后,由于尿酸结晶的晶体特点与草酸巧结晶相似,草酸巧结石可能尿酸为核也进行异质成核。相关的调查发现,尿液pH值随着BMI的升高而降低,即使不是肥胖患者,BMI越大的人患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度越高。高脂血症也与低尿液pH值和尿酸分泌增多相关。尿酸溶解性差,在37℃时酸度系数为5.51。尿液pH升高超过酸度系数时,尿酸易沉淀结晶形成结石。尿酸结石在泌尿系结石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在伴有肥胖或糖尿病的结石患者中比无肥胖或糖尿病者更常见。上文中已经提到,尿酸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低尿液pH值,尿酸在酸性环境中更容易析出形成结晶,代谢综合征与低尿液pH值相关,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膀岛素抵抗。故对于代谢综合征患者需警惕尿液pH变化,及早预防肾结石的发生。临床治疗肾结石时,需重视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以减轻肾损伤。另外,受回顾性研究的限制,未能对研究对象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而高盐、高动物蛋白、高草酸等的摄入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同时,患者既往是否患有炎症性肠病、是否存在基因异常也未知,这些因素的缺失可能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偏倚。

综上所述,代谢综合征与尿液中钙、草酸、尿酸含量增多和尿液酸性程度增加等泌尿系结石的危险因素相关。

参考文献:

[1]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8):14-17.

[2]陈星,郭剑明,王国民,等.代谢综合征与泌尿系结石尿液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5,42(5):596-600.

[3]王丽萍,黄春来,陈小青..小檗碱对代谢综合征肾损害患者肠道双歧杆菌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8,27(5):44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