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突出的临床输血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特色突出的临床输血安全管理

牛天林

牛天林(玉溪市人民医院云南玉溪653100)

【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444-02

【摘要】目的探讨提升临床输血安全管理的相关因素,提出客观、科学的有效措施。方法用回顾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医院输血科的安全管理提出建议和措施。结果全国多数医院的输血科得不到医院领导重视,特别是地市级医院的输血科,县级医院的输血科(血库)更甚像摆设一样,完全是为了应付国家的检查;在输血安全的管理投入也非常少,而且管理方式不科学。结论我院的临床输血安全管理特色突出,值得全国医院输血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临床输血特色管理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二级以上医院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的要求,纷纷独立成立输血科,但由于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大多数医院的领导不重视输血科的投入和发展,大多数的输血科表面上是独立了实际上仍多数附属在检验科内,使输血科很难正常运作和发展,同时由于输血医疗是一个新兴学科,大多数医院的输血安全管理仍然采用落后的手工经验模式,而输血安全能力的管理又是这几年来卫生省部及省市级专家督查的重点。我院院长及全院上下各部门十分重视输血安全工作,我科也主动求变,在不断开展新项目的同时不断完善和提高管理水平,用客观的、科学的、规范的动态管理来提高医院临床用血的安全管理。以下是我科从成立到今天的一些工作特色亮点,与全国同行一起分享:

1材料与方法

1.1领导十分重视输血科的宣传和投入

我科是云南省地市级医院第一家独立成立的输血科,其从成立之日起医院领导就十分重视输血安全工作,多次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我院授课,在2007年3月,我院还同上海交大附六院联合在玉溪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输血新技术与管理及卫生监督》学习班,在开班仪式上,市政府领导发言、市卫生局领导参加、我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出席,我院院长(兼任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主任)讲话,在闭班答谢宴上,市卫生局局长及我院全体党政班子又整体出席并感谢各位专家。

我科的工作环境从2003年底建科时就是我省最好的,现在的环境更是让“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督导专家感叹!这几年来我科督查的各级别专家说:“感觉进到输血科就像到了宾馆一样,整洁、明亮和规范的环境,这是他们在全国看到的最好的输血科。

输血科的建筑面积约330平方米,为南北坐向的双通道设计,设有标本接收处理室、取血室(其与与标本处理室成90度夹角)、送检标本和取血者等候区、贮血室、滤白室、配血室、缓冲室(工作量记帐,接收血站血液等功能)、洗手间、值班室、主任办公室、学习室、档案室、库房、这些工作间由一内走道(宽1.5,长36米)相连,每一间均通风良好且避开阳光直晒,清洗消毒室单独在顶层,而且贮血室、配血室内有空调和空气消毒器,并有三路供电系统,在其顶层还有清洁消毒间,完成对玻璃类实验用品的消毒、清洗、高温干燥及所有保存过期标本的高压灭菌工作。

1.2五大信息管理系统

我院这几年来十分重视信息化管理工作,输血科的信息化更是走在医院的前列。除了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外,我科还先后建立了电话录音系统、贮血冰箱监控系统及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后面这三个系统对全国输血同行来说是非常实有的,这能客观管理临床各科、中心血站和输血科之间的电话订血及沟通情况,提高有效沟通的能力;有效监控贮血冰箱的实时温度,从而保证血液保存时温度记录的真实性;科学管理血液的出入库及其输血相关报表的统计,从而提升临床输血档案的管理和查询。

1.3血袋小辨处理保管方式

我科对每天入库的血液成份分为二大类,即红细胞类和血浆类,前者及时剪下血袋小辨二小段,一段每天集中捆在一起保管在4℃标本冰箱三个月,另一段剪开放入到试管内作配血标本;而血浆类则是在每天使用时剪下二段,一段作为复查血型,另一段则是每天集中后用空塑料袋装后放到-30℃标本冰箱保存6个月。保存的这二类血袋小辨都要写上当天日期(见图1),以备今后查证时方便取用。

图2每日入库血液血袋小辨的整理

1.4从贮血冰箱取血时的小容器

我科工作人员对从贮血冰箱取出红细胞类和血奖类血液成份时,就及时放到手中持有的“正在发血或备血临时取运专用盒”中,一个患者的同一用血品种放到一个此小盒内。这既方便又安全(见图2)。

图2输血科内临床取血盒

图3每日待保存血浆类血袋小辨盒

1.5每日收集血浆类血袋小辨容器

将每天临床用血时溶解的血浆小辨集中于此小容器内(见图3),一天24小时工作结束时用空塑料袋装后并标明日期,放到-30℃标本冰箱保存6个月,这样当有事需要查询时简捷、方便而且高效。

1.6行使输血相关法规和《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审核、督查和指导职能

全科职工充分利用国家法规赋予的权力,对临床各科订血时要询问输血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是否规范,当我科和临床对临床用血有疑问时互相及时沟通协调,对抢救患者急需大量输血医疗时及时提供输血指导,对输血医疗不规范的临床科室,采用电话或下科室查房讲课,规范全科人科的输血操作流程。

1.7以科室为家的全员管理模式

输血科的运作和管理模式是完全不同于检验科的,工作风险非常大,专业人员少又多是全手工操作,突发事件所至的工作超负荷又常常降临,同时几乎天天要面对血液贮存供给不足的严重不安全局面的沟通、协调和宣传等问题。这就要求全科每个人都要团结互助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我科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科室内/外管理职能任务,并每月考核和不定期轮转;科室每天的交接班用表格式登记本和当面交接相结合,科室二线班除规定时间要赶到外每晚还必须打电话询问,有事无事大家空闲时打电话或到科内慰问,当然科室首先要为职工创造家的环境感觉,科主任更是要首先带头做好上述这些内容。

1.8年轻朝气并茁壮成长的输血科

我科从成立到现在仅7年时间,科室业务量快速上升,目前年总收入近900万,有8名专业人员,30岁以下4人,40岁以下2人,40岁以上1人,科室为每个有专长的职工尽力提供舞台,多次获得医院组织的诗朗诵、跳舞和节目主持等活动的奖励,在医院有文艺活动时我科有二人常被医院借抽,在医院有不小的影响力,这使科室和个人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2结果

在和省内外同行的参观交流中,大家认可我科上述的特色管理,正如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及医疗质量万里行的督查专家和到过我科参观的同行所说:“我科这些特有的管理是他们今后推广学习和督导交流时的内容”。

3讨论

在临床输血安全管理中,首先需要各级领导特别是院领导的的大力支持和相关人员的配合,这样输血科这能在现在体现医院公益性的医疗管理中健康发展;其二是输血科要有客观科学的信息化化管理手段和不断完善的输血安全流程,这些现代信息的应用才能改变管理模式,即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规范化管理[1];其三是输血科要建立全员内外的管理模式,这不仅充分发挥和调动了每个人的潜能和责任,分担和当担科主任的压力,也使自己感觉有了工作的成就感,其四是输血查房是依法规范全院输血医疗安全能力的持续整改和提升的有力措施,特别是肿瘤患者的输血,这是判断输血安全、合理的依依据[2,3],作为医院的一员都应该主动为整个医院的医疗安全发展护航;其五输血科是一个年轻的高风险科室,需要更具责任心的人这里工作,所以不仅选人要慎重,而且要发挥好年轻人的特长优势。其六:输血科要建立“以科为家”的管理模式,以响应突发大量应急用血的及时到位,每个人要有分秒必争的理念,为急需输血患者的生命护航,同时要有一个整洁明亮的工作环境,这能进一步提升输血安全。我国近6-7年来,地市级医院纷纷成立独立的输血科,少数医学院校也增设招收输血专业方向的学生,这二年来国家更是增设了输血专业职称(医院输血科、血液中心及中心血站为同一卫生系列职称),现在国内越演越烈的临床用血紧缺导致医患矛盾增加和医院的医疗不安全,合法不合理这说明输血安全在问题不仅在全球还是在中国,已处在医学医疗安全中的一个突出的重点位置。

以上是我科在提升临床输血安全规范管理的体会。让我们与全国输血同行共勉:输血无小事,为了输血相关人员的安全,我们共同携手和提升输血安全的规范客观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生吉.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应用探讨.中国输血杂志,2011,24(6):530-531.

[2]章金灿,何淦生,许洁,等.输血质量查房是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53-54.

[3]董晓锋,周健,王艳.肿瘤患者输血反应调查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11,24(7):61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