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金融风险及中国应对方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金融风险及中国应对方略

沈琪

沈琪

西南财经大学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业也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其在市场中影响力、地位也在逐渐提升,目前,已成功占据了我国社会资源发展配置中的主要核心地位,并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实现了自身各项功能应用价值,使实体经济、社会资金流通等都达到了更好发展,在此基础上,也明显提高了实体经济效益。本文就会以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金融风险及中国应对方略为重点研究内容,对其进行详细分析、阐述,希望为今后金融行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新兴经济体;金融风险;应对方略

金融风险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金融市场风险、产品风险、机构风险等。在发展过程中由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带来的后果,往往会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对该金融机构生存构成一定程度影响,给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带来不利因素。同时,一旦发生金融风险,也会导致金融体系运转失灵,进而使全社会经济秩序出现混乱现象,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因此,国家必须要根据现阶段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金融风险,做出有效应对方略。

一、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金融风险及其形成原因

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有:金融信贷风险、金融经营风险、金融管理风险以及金融支付风险等。本文将对金融信贷风险和金融经营风险进行详细分析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一)金融信贷风险

金融信贷风险:由于债务人在规定偿还时间内或者在规定的延期偿还期限内未能及时进行偿还,而在后期产生不良贷款现象的过程,被称为金融信贷风险。其风险的发生能够为银行和信用社资产保全等造成严重影响。

形成原因:受经济转型影响,致使其在处理财政金融关系时出现严重不当行为,由此导致金融信贷风险的发生。目前,财政供给制在我国生产建设资金发展中一直得到应用,并充分实现了国家主体作用,同时还制定出相应的社会资金配置优化策略。但是,随着经济体制发生了转变,财政供给制也随之而停止了,由此便将银行取缔了财政位置,因此,也加剧了银行资金的财政化运用。其中,可将内容具体到融资体制方面。就目前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还需进一步得到改善、提高,这样才能缩短与货币市场间的距离,在此过程中,企业发展所需全部资金都会由银行全权负责,这样就会导致货币市场既要完成自身义务,又要负责资本市场所需负责的各项任务,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铺底流动资金等。在为企业带来高负债基础上,使企业自身资本资金出现严重不足现象,甚至可导致银行出现大量不良贷款现象。

(二)金融经营风险

金融经营风险:在其经营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经营性、几率倒挂等不利因素,致使银行和信用社在此过程形成较为严重的经营损失,在此基础上,使得历年亏损挂账现象长期内都未能得到改善,也由此加快形成了不生息资产,增加企业以及相关部门的管理控制难度,最后形成严重信贷资金占用问题。

形成原因:受到各行政干预压力影响,使得在贷款投放时,在刚开始环节就产生了一系列风险因素。目前,在很多金融机构都未正式投入经营前,有部分政府人员为提高自己经济利益,盲目去让金融机构间去争夺各种各样的项目,这样就会使银行、信用社等不得不提出资金帮助,同时,在金融机构发展不顺利时,会为保持金融企业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等各种理由,向银行、信用社等提出放贷要求,与此同时,也会向其提出以贷缴税意愿,此措施会导致大量贷款沉淀等严重问题出现。随着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和商业化经营趋势的出现,行政干预在此过程中也受到严重阻碍。以上内容不仅会阻碍保全信贷资产的顺利发展,同时,也会给金融企业带来严重的经营风险,影响企业稳定发展[1]。

二、中国应对方略的具体内容

(一)合理构建社会资金配置体制

合理构建社会资金配置体制需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需要改变资金配置模式,将我国以往的包揽生产建设资金供给模式完全取缔,同时,需要根据资金运行发展情况进行一系列相应改革,改善其实质,进而真正将银行与企业间资金供给相分离,做到积极改善资金注入环境、注入条件等,进一步加快建立金融企业发展中的融资机制。2、建立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从制度建设角度出发,需要不断优化各培育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去建立健全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企业在发展中的不足,同时,也能够为金融企业发展扩展更多融资渠道,进而真正实现提高金融企业发展质量、发展效率的目的。除此之外,还需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建立相应配置资金策略,其中,此策略的建立需以市场为主体,进而满足资本市场中筹措资金等要求,这样能够保证及时解决银行与企业之间债权债务问题,并通过有效利用资金在市场中的配置功能,来真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进一步优化资金资源配置,加快金融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保证其自身得到长期、稳定发展。3、在合理构建社会资金配置体制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银行等机构经营管理中的自主权利,促进银行资金使用渠道由单一化逐渐转向多元化,并且要在此基础上去增加证券资产所占比例,以此来保持银行资产稳定流动发展。通过此策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不良贷款问题出现几率[2]。

(二)完善金融管理体制

在其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相关机构领导以及全体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从而真正提高银行等机构抗风险能力。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可严格遵守效益性、集约性等重要发展原则,去重组各个存在问题的金融企业机构。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在我国各经济不发达城镇中应取消工行、建行等机构,让农行去占据各城镇市场,而农行则应该将农村市场交由农村信用社去经营、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加大调节力度,进而去完善农村信用社中各网点存在的不足。与此同时,要以“服务三农”为发展原则,进而降低贷款风险,优化信贷资产、质量、结构等。

(三)强化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首先,需要全方面维护金融债权问题,发展自身督促作用,去实时掌握所管辖企业偿还情况,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五部委文件精神,以此来严格规范企业发展行为、改制行为等,同时,需要银行积极参与到企业发展活动中,保证其能够充分掌握企业改制发展整个过程,减少行逃废债等现象出现,对于在此过程中出现严重问题的企业及个人,必须要依法对其严惩。其次,是要充分利用行政法律法规,来减少银行和信用社发展中出现的不良资产。再次,要为企业发展营造出健康的投资氛围,全面考察投资产业各个发展指标,提高可靠性,以此来使金融企业更好的融入到项目投资过程中。最后,要做到不断优化信用条件,合理调节金融发展、经营秩序,这样才能够保证各金融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严格遵守我国各项法律法规。除此之外,要加大“金融安全区”工程建立的力度,在此过程中,需要当地政府领导、人民银行监管以及社会监督等都参与到其中来,加快工程建立的全面启动。同时,也能够增加与各银行、信用社之间交流机会,有效控制恶性竞争等情况出现,从根本源头上去彻底解决金融发展中出现的无序竞争等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我国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风险因素有很多,所以,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各种金融风险的重视,根据其实际发展情况,采取相应解决措施,保证各企业稳定发展同时促进新兴经济体平稳发展。在此过程中,国家也需要根据现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调整发展战略,进而加快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程碧波,刘彪.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金融风险及中国应对方略[J].现代国际关系,2018(09):9-17+26+62.

[2]周韩英,黄景贵.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风险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6(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