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优质护理的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优质护理的效果探讨

刘娟

【关键词】预见性;优质护理;脑出血;满意度;护理效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十分常见与多发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老年人是其高发群体,而本病的显著特点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致残致死率高等,会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伴随着医疗技术的显著进步,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死亡率得以明显控制,但为了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尤为关键。预见性优质护理融合了预见性护理与优质护理的双重优势,在识别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的基础上,配合精心的优质护理,对提升疗效、防控并发症及改善预后意义重大。本次研究拟观察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成效确切。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资料均选自于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共82例。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标准,且在入院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存在认知障碍、言语障碍或昏迷等不宜纳入的患者剔除。入选病例均同意数据供研究使用,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范围在62-83岁,年龄均值(73.2±3.2)岁。将患者随机选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入组后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则实施预见性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预见性护理: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情变化快,因此预见患者病情的变化尤为重要,持续密切监测,警惕各种体征出现变化所代表的意义,以便能最快做出反应,减少各类意外事件的发生;其次要对抢救通道的通畅做好预见性处理,此类患者的病情进展迅速,一旦出现紧急事件时间就代表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即要做好协调工作,保证抢救通道的通畅,准备好抢救所用物品,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即可对患者实施抢救。②优质护理:在整个医治过程中,配合优质护理同样十分重要,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准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几出院指导等,确保患者能接受全方位优质护理服务。

1.3评定标准

①治疗相关指标: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长、住院费用;②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让患者在出院前对护理质量进行打分,总分设定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得分超过85分为非常满意,得分在65-85之间为满意,得分低于65则为不满意,总满意率的统计纳入了非常满意与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以SPSS20.0软件作为统计学数据处理终端软件,计量资料运用均数±标准差形式实施体现,其对比则运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来实施体现,计数资料的比照则运用卡方检验。一旦P<0.05则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统计比较

研究组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等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更少(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9%,比较于对照组的26.8%显著更低(P<0.05)。

2.3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估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7.6%,比较于对照组的73.2%显著更高(P<0.05)。

3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凶险、变化快,稍有不慎则可能遗留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加上伴随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病率有日益攀升的趋势,因此此病的护理备受临床的重视。预见性护理是根据疾病的发展、变化特点,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准确判断并进行及时干预的一种护理模式,此种模式通过将患者的情况、院内实际进行详细的汇总,做好各类准备,当患者一旦出现问题即可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抢救。优质护理的关键在于夯实基础护理,优化整个护理流程,使患者得到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本组资料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均显著更少,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与并发症率,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加以重视并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睿.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6,22(07):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