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白沟新城公共卫生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3

保定市白沟新城公共卫生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张丹丹李志伟贾思侬鲍其雪白琳琳米光明

(河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目的:了解白沟新城的公共卫生服务现状,为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政策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与方便抽样的方法,对白沟新城管委会负责人及外来商贸经营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白沟新城是一个以流动人口为主要居民群体的新型商贸城镇,但其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体系仍不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针对当地户籍居民,还没有很好的延伸到外来人口。结论:借鉴义乌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管理经验,建立“四位一体”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模式;借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生与妇幼保健服务;根据商贸城实际,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活动。

【关键词】白沟新城;公共卫生服务;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014-03

InvestigationandCountermeasureResearchonPublicHealthServiceofBaigounewtown,Baoding,Hebeiprovince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Baigoucity’ssituationofpublichealthservice,forgovernmentdepartmentstoimproverelevantpoliciesandprovidesthebasisfortargetedinterventionmeasures.MethodBaigoucity’sprincipalandmigrantmerchantareselectedtoin-depthinterview,usingpurposivesamplingandconveniencesamplingmethods.ResultsBaigoucityisanewcommercialtownwhichthemainresidentsisfloatingpopulation.Butitsmanagementofpublichealthandservicesystemwhosepublichealthservicemainlytolocalresidentwithoutextendingfloatingpopulationareimperfect.ConclusionsWiththeintegrationofjing-jin-ji,developingPublichealthservicesofthefloatingpopulation;tostrengthenthefloatingpopulationfamilyplanningandmaternalandchildhealthcareservice;accordingtothereality,todevelopappropriatehealtheducationactivities.

【Keywords】Baigoucity;Publichealthservice;Countermeasurestudy

位于京津冀三角腹地的保定市白沟新城是中国箱包之都,也是河北省经济最活跃、流动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占有地理优势的白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一直备受关注[1]。截止至2015年6月,白沟新城常住人口超过15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5.1万人,非户籍外地流入人口10~12万人,此外每天出入白沟从事商贸活动的流动人群达10万人次。大量外来人口的到来拉动了白沟新城甚至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发展,也为公共卫生安全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为了解白沟新城的公共卫生服务现状,为京津冀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协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课题组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于2015年7月进行了现场抽样调查。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白沟新城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者5人,及在白沟居住半年以上的非本地户籍商贸经营人员30人,其中包括男15人,女15人;全部都是外省流动商户。

1.2研究方法

1.2.1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者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择白沟新城管委会、大型商贸城公共卫生相关负责人和白沟新区卫生院院长等共5人,参照自行设计的访谈提纲,对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深入个人访谈。调查内容包括本人在白沟新城的职务、工作情况、对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的看法与建议。

1.1.2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方采取方便抽样,在和道国际箱包批发城、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A座等三座商贸城,每座商城各抽取10位外来商贸经营人员作为访谈对象。经征求同意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访谈提纲,以半结构式访谈方法进行面对面个人访谈。访谈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对当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了解和参与情况,个人健康情况及健康需求等。

1.3资料收集整理

在访谈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现场录音和笔录。所有录音都逐字逐句转换为文稿,与笔录材料整合形成本次研究的原始资料。运用归类分析法进行定性资料分析,提取主要信息,对重点问题进行排序,对同类内容进行分析,并进行类间比较。

2.结果

2.1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与管理情况

2.1.1一般概况白沟新城是个商贸型城镇,由原高碑店市白沟镇和原白洋淀温泉城开发区合并组建。今日白沟,已由原来的“小市场”变成了由10个商贸城组成的现代化大商城。市场有固定门店1万多家,经营摊位3万多个,日上市商品15万多种,日客流量最高可达30万人次。白沟新城管委会于2010年9月16日正式成立,作为中共保定市委、保定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对辖区行使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保定白沟新城管委会设置综合办公室、组织人事局、经济社会发展局等9个内设机构,但是没有设置独立的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机构。目前,仍由白沟镇卫生计生部门机构承担白沟新区的卫生计生服务管理与执行职能。管辖范围广,人口众多,工作量大,任务繁杂,使当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处于“小马拉大车”的状态。对大型商贸城卫生相关主管人员的调访谈结果显示,各商城均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设专职的督导人员包干负责场所环境卫生、控烟和安全防火工作。

2.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情况白沟镇卫生院承担着新区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覆盖全区33个街村。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12项工作任务: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包括纸质的、也包括电子版的,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还有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健康协管、中医药服务等。健康教育是卫生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到重大卫生宣传日,医务人员都会深入街道、农村、商城开展卫生计生主题宣传活动。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象目前主要是本地户籍人员,尚未延伸到外来流动人口。

2.2.3政府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工作白沟新城一共有29个村卫生室,15家镇区医院诊所,这些村卫生室和镇区医院诊所都纳入白沟新城已经建立的一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具体工作接受区卫生院的监管和技术指导。每项工作国家都有专项经费,当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工作,管一个人给一份钱,并且国家对这项工作的经费在逐年提高。

2.2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情况

2.2.1商场控烟工作现状在所调查的三座商城,都鲜有吸烟者,到处都贴有明显的禁止吸烟的标志,商场每一楼层设有专门的露天吸烟场所。所访谈的某商场的安全卫生主管说,商城内的每一个人都承担有劝阻吸烟者在商场内吸烟的责任,并且设有专职的劝烟员每天进行巡视,对于商场内的吸烟行为有较严厉的惩罚措施。大部分外来商户访谈对象表示,会主动劝阻顾客吸烟;约三分之二的人(22/30人)知道商城开展控烟活动是为了防止被动吸烟和火灾。

2.2.2外来商户加入医保和健康体检情况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外来商户参加了原籍的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医疗,未参加医疗保险约占十分之一(4/30人)。在访谈对象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从未体检过,大部分人接受过健康体检,其中能做到每年体检一次的人接近三分之一。不能定期体检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忙于生意,没有时间进行体检;(2)正规全身体检需要去市级医院进行,往返拿取体检结果不太方便,耽误时间;(3)一些年轻商户因以往没有得过重大疾病,或很少感到身体不适,认为身体较为健康,不需要定期进行体检。

2.2.3计生服务与妇幼保健访谈对象中,女性普遍关注婴幼儿疫苗接种情况。大部分(27/30人)表示不了解当地预防接种的具体时间、接种何种疫苗需收费、何处为接种疫苗的正规场所、她们希望了解何种疫苗为什么必须接种、何种疫苗非必须接种等。

2.2.4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情况通过和外来商户的访谈得知,流动人口中年轻人较多,一般身体较为健康,极少患流行性感冒、肠炎等常见疾病,偶有患病则自行吃药解决,采取小病不治,大病小治的对策。部分访谈对象(16/30人)反映白沟新区的医院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医疗水平有限,商城附近和商城内没有社区医院或卫生所,街边诊所更倾向用输液的方法治疗患者,不能取得人们的信任。

2.2.5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在调查对象想了解的健康知识中,占前三位是食品营养及食品卫生知识、急救常识、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防治知识。某来自河南省的女性商户说,外地来的大部分商户因忙于生意,经常在街边小吃摊解决一日三餐。小吃摊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2.2.6对健康服务设施和学习途径的选择绝大多数人(23/30人)希望市场提供的健康服务设施是建立健身器材或健身场所和设立健康体检自助站,部分人(9/30人)表示希望多开展一些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讲座。对于学习健康知识的方法,大部分人(27/30)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短信或微信发送和接收健康信息。

3.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对人口管理政策的松动,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日益重要的群体[2]。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陆流动人口数已达到2.6亿,占总人口的19.5%[3],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带来了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流动人口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自身的经济情况和物质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改善,不仅不如城市居民,而且还差于农村留守居民[4]。有关研究表明,流动人口的疾病谱仍以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流动妇女儿童的保健服务是卫生计生服务的薄弱环节,因此亟需加大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力度。本调查结果显示,白沟新城是一个以流动人口为主要居民群体的新型商贸城镇,但其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体系仍不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针对当地户籍居民,还没有很好的延伸到外来人口。而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微观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需要多部门的协调、配合[5]。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如下:

3.1借鉴义乌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管理经验,建立“四位一体”外来人口公共卫生管理模式

义乌市自2010年起将公安、卫生、计生、公共卫生管理结合,形成“四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并通过人员、制度和工作衔接,实现信息共享、工作联动。与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相关的流动人口信息包括两部分,一是基础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暂住地址、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对有效预防控制和治疗流动人口传染病起着关键作用[6],另一方面,流动人口信息的获取是流动人口管理的关键所在[7];二是流动人口的健康信息,包括传染病患病情况、慢性病患病情况、免疫接种情况、妇女生育健康等[6]。

3.2借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白沟新城作为首都非核心功能外迁承接地之一,仍将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协同创新研究》中指出:京津冀存在区域公共服务不均严重、供求总量和结构失衡、一体化程度较低等突出问题[8]。在通过吸引首都优质医疗资源,携手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与北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部门机构的合作,引进人力物力技术和信息,提高白沟新区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对预防控制外来传染病的流行,提高外来商户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都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3.3加强流动人口计生与妇幼保健服务

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流动人口在多数城市未被纳入城市公共卫生管理系统,难以获得数量充足和高质量的服务,成为城市公共卫生管理和社会医疗保障的空白点[9]。流动儿童家庭大多居无定所,父母工作比较繁杂,且对于孩子防病保健意识淡薄,导致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建卡率、免疫接种率和体检率均低于户籍儿童[10]。没有接种疫苗,会导致传染病感染率上升,这是一个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有关研究,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高于本地常住人口[1]。应将流动妇女儿童纳入居住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机构为流动孕产妇提供免费指导,包括婴幼儿接种疫苗的类型、时间、是否免费,合适的产前产后保健等。

3.4根据商贸城实际,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活动

本研究结果显示,外来商贸经营人员普遍有着较强的健康信息需求。现今流动人口多具有中等学历及其以上,对于手机的利用度较高,新媒体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达到实时传播的效果。利用大型商贸城的互联网络系统,开发健康传播网络版块;利用微信、手机短信等新媒体传播基本公共卫生知识,在大型商贸城的适宜场地建立一些健身器材或健身场所,设立健康体检自助站和电子触屏咨询台,均是有效可行的健康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郭少丹.白沟大红门产业转移之战打响2015年第一枪[N].中国经营报,2015-05-14.

[2]袁雁飞,长春.流动人口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4):362-364.

[3]郭静,翁吴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8):51-56.

[4]流动人口与农村青年人口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比较分析[J].人口学刊,2013,35(198):90-96.

[5]王芳,潘京海.北京市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的思考[J].首都公共卫生,2007,1(3):134-136.

[6]张宗精,周旭东.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利用障碍的制度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2,8:39-41.

[7]简伟研.国外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管理[J].海外传真,2008,2.

[8]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9]傅鸿鹏,何倩.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公共卫生外部环境的基本特点和外部需求[J].2009,2(2):44-47.

[10]陈刚,吕军.关于我国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26(8):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