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腔形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髓腔形态

张敬泽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中医院156200

摘要:目的:探讨乳牙髓腔形态规律。方法:利用RVG数字成像系统采集乳牙唇—舌向和近远向图像,观察髓腔形态并测量相关数据,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前牙髓室和根管在牙颈部相连续,无明显界限,大多数乳前牙唇—舌位片显示根尖1/3段根管随牙根明显向唇侧弯曲并且上颌牙比下颌牙明显。上颌乳切牙根颈、根中1/3冠端处根管的唇舌径小于近远中径,而下颌乳切牙则相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尖牙根颈、根中1/3和所有乳前牙根尖1/3冠端处根管的唇舌径和近远中径大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获得乳牙的数字成像系统的实验结果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髓腔形态

对牙齿的髓腔形态进行研究,需要大量的样本,但是此类样本十分难得,尤其是乳牙髓腔形态的样本,更为少见,所以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曾经一度停滞不前,但是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牙病患者需要采用乳牙根管治疗的方案来进行治疗,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医生进行治疗,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牙髓腔形态进行研究,本文选择使用的是数字成像技术,但是该技术研究所得的相关数据,需要相关医疗人员慎重参考,以免影响乳牙根管治疗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

本实验的标本是某医院科研室提供的童尸,共四具,研究人员以其颌面部为研究标本,该标本年龄大约都在3-5岁,乳牙已全部长全,并且没有特别明显的牙齿损坏的情况。研究人员从标本上,将其乳牙逐一剥离,并且贴上相应的标签,将其全部放入玻璃器皿中,使用消毒液消毒,之后在用清水进行处理,最后将其放在温室中,直至晾干,以待使用。

2、实验方法

主要使用数字成像技术,将80颗样本拍摄下来,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放置锉长度大约在1.6cm,将其看作是标记物,以此来与图片进行对比,查看其失真效果。

3、测量内容及标准

1)乳前牙髓腔分别选取根颈1/3、根中1/3、根尖1/3三处根管近冠方的唇一舌径和近一远中径;2)乳磨牙则选取髓室颊舌向、近远中向最大径以及髓室高度(髓室顶的最低点和髓室底的最高点间的垂直距离),将所测全部数据输入Excel表格,利用公式(测量物实际长度一标记物实际长度/标记物影像长度X测量物影像长度)计算出测量数据的实际值。

1.4统计学处理

将这些实际准确值再输入Spss17.0,采用t检验的方法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PGO.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实验结果

1、X线片上观察乳前牙髓室在牙颈部和根管相连续,无明显界限,大多数乳前牙唇一舌位片可见根尖1/3段根管随牙根明显向唇侧弯曲并且上领牙比下领明显。在辨认根管形态和数目时,前牙图像清晰,磨牙图像有部分重叠影。

2、上领乳切牙根颈1/3、根中1/3处的根管唇舌径小于近远中径,而下领切牙则相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GO.05),上下乳切牙根尖1/3处根管唇舌径和近远中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乳尖牙根颈1/3、根中1/3、根尖1/3处根管唇舌径和近远中径大小无统计学意义。

2.4乳磨牙髓室各测量值之间关系,上领为:颊舌径>近远中径>髓室高度;下领为:近远中径>颊舌径>髓室高度。

2.5所有乳牙髓腔测量全部数值的结果见表1、表2。

表1乳前牙髓腔直径测量结果

三、讨论

牙齿髓腔形态的研究对治疗牙齿疾病有着意义重大,尤其是牙髓病的治疗,其治疗效果与使用的根管大小、弯曲度等都有莫大的关系。我国大部分学者都将研究重点放在恒牙髓腔形态方面,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但是很少有学者关注乳牙髓腔形态,因此其沿街的成果并不多,可以参考的资料也比比较少,大众媒体对其进行的报道也比较少见,而本文研究的髓腔形态则重点针对的是乳牙。

经过上述的研究实践表明,乳前牙髓室情况下呈现出的都是单根单管型的状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其与根管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但是在具体治疗实践中,也需要格外注意根尖1/3段根管弯曲倾向十分明显,如果选择根管治疗方案,在此位置上,医疗器材有可能会折断,严重者会形成侧穿情况。在治疗期间,医疗人员发现乳磨牙出现了重叠的现象,所以无法清楚的看出其根管的数量,而要确定根管数量,则需要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分析。通过大量的研究显示,乳磨牙呈现出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腔大壁薄,髓角高耸。这一点研究成果与国外研究结果几乎一致,这就说明,当医疗人员进行乳磨牙制备洞形时,必须要小心谨慎,以免出现穿髓的现象。

定点测量实验环节,只选择比较典型的根管,即根颈、根中、根尖三个地方的根管,其主要是对牙齿的唇舌径以及近远中径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在根颈以及根中的位置,乳切牙唇的唇舌径以及近远中径不相同,但是在根尖的位置上却没有任何差异,而乳牙在这三个位置上,没有任何的差异。该研究结果与早期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由此可以得出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治疗乳牙根管时,需要考虑到乳牙牙根形成到吸收时间并不长,因此医生要掌握好治疗的时间,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尤其是容易出现恒牙胚。

大多数研究人员都是采取影像的方式来研究牙髓腔的直径,但是也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可能会无形中增加牙髓腔的直径,针对这种质疑,相关研究者进行了研究,对数字成像失真率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像的方法的确能够增加牙髓腔的直径,主要是因为PVG数字成像具有扩大的作用,因此在研究中,尽量选择使用其他方法,慎重使用影像方法,以免做出错误的治疗判断。牙髓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年龄越大,继发性牙本质会在髓腔壁上逐年的沉积,所以年龄不同,人的牙髓腔大小也会有所差异,这种现象在乳牙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本研究中,资料难得,因此还有测量结果无法定量,还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广宁,孙晓霞,黄定明,林峰,高萍.上颌第一前磨牙髓腔形态的影像学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04)

[2]郑广宁,孙晓霞,黄定明,林峰,高萍.RVG数字成像系统失真率的初步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7(02)

[3]徐力.影像学检查在口腔颌面部异物诊断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