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堂对话教学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思想政治课堂对话教学实践探索

李红敏

李红敏(大名县张集乡普明滩中学河北大名056900)

1.确定目标

任何教学都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对话教学也不例外。对话目标的确定要注意几个特点:

(1)发展性。教学目标以是否有助于学生对话精神与对话能力的提升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目标设计从以往侧重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转向,亦即教学目标是指向学生发展的。(2)开放性。教学中的对话是开放的,教师与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地生成新的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是对话展开之前难以预料的,甚至是偏离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这种偏离往往会使对话者摆脱了原有的思维空间,赢得了新的审视问题的视野。(3)多样性。对话教学涉及到的教学目标具有多样性,有认知、情感、价值观目标等等。无论这些目标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学生对话能力的养成必须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托,通过设置种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对话,以此融入对话精神和对话能力的培育。(4)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教学目标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教学情景总是动态的、充满着不确定的,教师必须根据教学情景的变化,生成各种课程资源,同时丰富原有的教学目标。

2.筛选主题

对话目标的达成必须凭借一定的主题或“话题”。可以主要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对话主题的设计。设计主题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准备,要结合学生的整体状态和个别差异,要尽可能编制多个可供对话使用的主题,让所有的学生围绕主题都有“话语”权利和欲望。也可以让学生确定对话主题,这更能贴近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经验,更能贴近学生的认知方式的思维水平,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兴趣。当然在主题的确定过程中,也可以由师生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对话主题。

根据学科特点,思想政治课对话主题的确定主要应源于三个领域:学科课程、社会生活、学生生活。可以以概念的形式呈现,如:WTO与中国,绿色消费,投资多元化等;也可以以命题的形式先行呈现给学生: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或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等,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或通过因特网搜索有关的资料,对这些命题进行价值判断,围绕这些主题展开对话。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有利于落实教学任务,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在每节课落实对话主题的时候根据不同情况侧重从以下几方面做好:(1)以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对话的主题,突出学习重点,突破难点;(2)以热点问题为对话主题,可以以国际国内热点问题作为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3)以学生经验及当地时事作为话题,教育即生活,挖掘鲜活的教育资源,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4)以疑点问题作为主题,展开对话,暴露思维过程,作出价值澄清。

3.创设情景

教学情景创设的目的在于,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对话教学情景的设置也是围绕着问题或是主题为核心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1)创设民主参与氛围,使学生进入对话角色。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愉悦的言语刺激,以其激昂的语调,幽默的语言;上课时深入学生中间,沟通师生对话的渠道;可以通过挂图、漫画等形式呈现,借助多媒体播放音像资料,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教师应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敞开对话。(2)创设活动情景。可以通过组织辩论、小品演示等形式,强化学生的角色参与。采用讨论和辩论促进学生对话,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胜心,并以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论辩。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就是引导,引导学生质疑教材的结论、同学的观点,可以为课堂教学的对话互动激发活力,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3)创设材料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对话。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一课中,笔者设计了这一案例:《药店骤增:是喜是忧?》:近段时间来,岑溪街道上大大小小的药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在短短的大中路、大大小小的药店竟有七、八家之多,在长城宾馆门口不到20米范围内,有4家药店、3家诊所。”既有个体小店,也有人民医院开设的门诊分店,还有退休医生开设的特色门诊。诊所、药店骤增,最直接的结果是竞争加剧。由此出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药品零售价比批发价还要低!世上没有人作亏本生意,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不言自明的。一位药店老板一语道破:“我们不想卖假药,不这样做,怎么能生存的下去呢”。

4.激发学生参与对话

提问。要激发学生参与对话,最直接的方式是提问。问题与对话教学的实施有着密切的相关度。问题的提出要注意:(1)有效性。问题的提出要引发学生思维与参与对话的积极性,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充分考虑:问题必须能引出学科相关的概念原理;问题应该是开放的、真实的;问题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能够与学生的个人经验生活密切相关的,即符合“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要求,问题应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等等。(2)多向性。肯尼思?H?胡佛说:“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遗憾的是,提问课中常常是按照教师问学生回答的反映模式进行。”对话教学中的提问应是双向及至多向的,把提问作为人的学习方式,致力于恢复学生在课堂中向教师、同学或文本提问的权利,拓展对话的广度和深度。

倾听。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在传统的独白式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做被动的“受众”或“听众”。对话式教学中,首先学生要善于倾听和回应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观点,领会别人所表达的观点或看法。要求学生在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见解,不急于抢话,要尊重别人。其次,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一旦主动学习后,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为倾听,把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教师要在学生发言后给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在关注自己,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学生的参与。必要时,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赏识”学生的回答,以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拓展、提升。

确立对话互动的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对话,是对话教学持久实施的关键。但是对话教学不仅仅止于学生的参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话中走向理解和共识,主动完成知识的构建。通过对话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可获得活的知识,重要的是可获得在对话互动中积累起来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政治教师,应表现为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关心,对国内外时事的关心。这样就必然会去多看书看报、搜集资料,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学也会因此而生动活泼,从而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拓展对话教学提供鲜活的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同探究问题的氛围,这是持久运用对话教学方式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