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服装专业实验室管理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高校服装专业实验室管理问题与对策[]

何晓芳

何晓芳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服装专业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行开放式管理是解决高校服装实验室现有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出了服装专业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措施

一、高校服装专业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服装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增长太快,大部分高校,尤其是那些投入相对不足的地方普通高校,服装实验室目前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

(一)实验室硬件不足

由于连年扩招,服装实验室不仅存在面积不足,而且存在仪器设备陈旧、数量不足等问题。例如某地方高校,服装专业在校生近500人,而服装工业实验室面积不足300平方米,高速平缝机数量不足80台,(由于购置时间较长,能正常使用的则只有60多台)。如此紧张的实验教学条件,不仅影响了服装专业正常的实验教学安排,而且平时就超负荷运转的实验设备也使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很难实现。

(二)实验教学师资不足

高校根据建设发展需要,不管是什么专业,一般只引进博士、教授等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而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则采取临时聘用(或合同聘用)方式聘请一些本科毕业生(或硕士研究生)来担任,而且工资待遇比正式录用人员低。这种引进人才“一刀切”的做法,在服装行业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高校服装专业实验室管理岗位(甚至是教学岗位)一般很难与企业竞争人才,特别是那些地方普通高校要引进服装专业人才则更加困难。以上做法还会造成人员不稳定问题。例如上述地方高校,2007年以来,服装专业教师走了4个进了1个,其中实验室管理员走了1个。因此,高校服装实验室一般引进或留住高学历、高职称或高水平人才都比较困难。

(三)实验室管理模式有待创新

目前,服装专业实验教学是服装教研室理论教师主讲,实验室人员辅导,学生根据教学计划、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以及实验教学安排,统一到实验室完成实验或实训。实验室管理人员实行坐班制,专门管理实验室。有人管理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问题,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对学生开放的时间和实验内容问题。同时,实验室是按实验教学进度规定的时间和内容来安排实验的,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和内容都有限制。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验室开放时间和实验内容与学生的需求产生矛盾,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必要创新高校服装实验室的管理模式。

二、实行开放式管理是解决高校服装实验室现有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开放实验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改革方案,实践表明实验室开放对充分发挥实验室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服装实验室开放的内涵

高校服装实验室开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即学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自行选择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二是实验内容、手段、方法的开放,即学生实验的内容、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只要符合实验室管理规章,经过指导教师审批,都是许可的。时间和空间开放,是实验室开放的初级阶段和基本要求,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开放,以及观念意识上的开放是实验室开放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目标。

(二)高校服装实验室开放的作用

服装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客观要求,对全面培养服装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实验室开放提高了现有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发挥了实验资源的投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仪器设备紧张和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其次,实验室开放能够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提高了服装专业实验教学的质量。许多高校服装专业受实验室仪器设备数量的限制,实验时多人一组无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实践机会,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实验室实行开放之后,这种情况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再次,开放实验室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式”实验为“主动探索式”实验,增加学生进入实验室接触仪器设备的机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实验、创新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提高,这将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高校服装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基本运行模式

从开放的程度看,高校服装实验室开放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部分开放和全面开放。部分开放,对于实验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或处于实验室开放探索阶段的高校采用这种开放模式比较合适。部分开放实验室的运行办法是:采用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或相关教师、学生预约的方式进行授课;全天12小时开放。在规定了学生的实验内容后,学生可以灵活地选择实验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开放,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的本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采取完全开放比较好,在实验室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提前预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大纲内的任意实验项目,自由的安排时间到实验室完成实验内容,也可以申报大纲以外自己感兴趣的设计性、专业性和研究性较强的实验,在指导教师审批通过的情况下完成实验项目,这样有助于学生刨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按照是否属于教学计划安排的任务,又有计划内开放和计划外开放两种运行模式。对于各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安排的实验,学生只需向实验室提交预约申请,即可由实验室根据有关计划、进程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对于学生个人或社团组织、兴趣小组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型、科技活动型、自选课题型等形式的实验,应根据实验室能提供的实验条件,提出进入开放实验室的计划及申请,报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审批,报请关实验室负责人同意,有关实验室根据学生申请情况,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三、高校服装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积极解决影响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人员不足问题

由于完全开放实验室需要多名实验室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因此必须增加实验室管理人员数量。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建议在努力引进人才的同时,服装实验室可采取以下做法:

1.聘请学生助理协助实验室日常开放管理

在努力争取引进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同时,可以通过设置勤工俭学岗位,向学校申请聘任1-2名服装专业在校学生作为实验室管理的工作助理,以缓解实验室管理人员不足的燃眉之急。

2.在毕业班学生做毕业设计期间,安排毕业班学生辅助管理实验室

由于在毕业班学生做毕业设计期间,实验室开放使用时间会大大增加,在现有实验室员及学生助理无法满足毕业班学生长时间使用实验室需要的情况下,服装实验室可采取安排毕业班学生干部辅助管理实验室的做法,即在非上班时间,毕业班学生可以使用实验室,但需由班干轮流值班负责协助管理实验室。

(二)对常用设备实行“一人一机”制,加强实验室设备管理

缝纫机是服装专业学生经常使用的实验设备。过去,由于学生使用设备的随意性,责任落实不到学生个人,学生对所使用的设备不够爱护,设备损坏比较严重,无法保证学校要求的设备完好率。在开放式管理模式下,实验室长时间开放,若仍采取以前的做法,实验设备将损耗非常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了“一人一机”的管理模式,即每名服装专业学生从开始使用实验室设备的第一天起到他毕业离校,在同一个实验室里面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同一台缝纫机。这样的管理模式,增强学生的责任心,确保实验室设备的完好率。同时,要求学生借用工具必须在工具使用登记本上登记,归还时注销,以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三)建立“微型开放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

为解决部分学生对实验室开放时间和实验内容探索需求,建议高校服装实验室建一个“微型开放实验室”,放置一些常用设备,如裁布台、人台等,作为实验室的延伸和补充。所谓“微型开放实验室”,就是安排一个小房间,配置1-2套实验设备,把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微型开放实验室”全天侯对学生开放,学生什么时候有时问想去就去,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实验空间。实验中遇到了问题学生可及时电话咨询老师,也可以将问题带到课堂上,老师当面解答。微型开放实验室给有兴趣、想学习、爱好动手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实验场所。学生在此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可以自主做一些计划任务以外的实验,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注:

[1]陈曦碧.新形势下我校实验室开放模式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7(4):104—105.

[2]杨特育.电工电子实验室开放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2009(29):135—136.

[3]王瑛.开放实验室高效运行方法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7):128—131.

[4]王锁明,丁喜峰,候彬等.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深化教学体系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65):36—37.

[5]万长建.微型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模式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207—209.

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艺术与设计系

邮编:545006

(责任编辑陈佑清)

本文系广西工学院教改基金资助项目《服装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