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安全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电网建设安全管理探讨

范立胡利伟高威李腾飞曹宇谷华中范珉珉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界首市供电公司安徽界首236500

摘要:近年来,全国电网建设仍时有事故发生,人员责任事故仍屡禁不止。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电网建设安全现状分析,提出目前安全管理应关注的几个问题。经过近几年国网公司严格的、有效的安全管理,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发展趋势极其喜人,事故次数越来越少,性质越来越轻,影响越来越小,损失越来越少。但这一切并不能说明电网建设的管理者们能够掉以轻心,稍有松弛,否则,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就会集中暴露,事故就会悄然而至,这是事故发生的必然规律。

关键词:电网建设;安全管理

1电网建设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电网建设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有些电网建设的管理单位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视而不见,甚至不按电网建设的基本程序去做,在管理制度上大做文章,只重视表面工作,所制定的制度标准不高,内容空洞,不讲求实效,因而很难执行。再加上电网建设管理人员的水平高低不一,管理模式不科学,全靠个人能力,只重视发展的速度。却忽视了发展的科学性,不仅没有做好电网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反而降低了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的能力。由于电网建设施工的技术含量不高,因而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大多一线施工人员尤其是农民工的安全意识较低,对基本的安全常识不了解,自我的保护能力较差。另外,电网建设施工的流动性很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不能系统化,也很难持续,因此一些施工内容大都依靠自学,即便是接受一些内容的传授,也往往是零散的、不连贯的。

1.2施工企业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管理

“安全重于泰山”这句话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已经失去了作用,许多企业都是以经济利益为目标,在经济利益和安全的抉择中失去判断力,甚至会完全不理会生产安全去获得经济利益。像挪用安全设施投入的资金,或者是对于安全设施用品偷工减料、用质量不达标的,对工程的安全生产存在侥幸心理。一些企业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认真分析,企业对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的考核没有系统性,也不严格。这些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完全轻视安全管理,大大阻碍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能力的发挥。

1.3监督力度不够、管理方式落后

因为监督力度的不够,对于一些电网建设施工企业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如层层转包、签订假合同、违法发包、越级发包、挂靠等违规行为不能有效监督和制约。普遍存在一级企业中标,二级企业进场,三级企业管理,包工头承包施工的现象,市场的混乱致使投入安全管理的资金不足,导致安全管理不到位,使施工现场的事故率成倍提升。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凭借信息管理的方式已逐步建立了诚信体系与不良记录,将施工企业的市场行为、存在的诚信问题与安全业绩全部输入系统。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施工企业还达不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准。

2改进建议或措施

2.1齐抓共管加强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每项工程都必须设定工程项目管理负责人,代表工程管理部门行使工程管理职责,跟进工程全过程施工,及时协调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安全规程、制度和建设单位的有关规定,现场施工必须配备质量、安全监督员,负责现场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负责与建设单位协调解决工程施工中的安全、质量等问题。

2.2健全安全体系,落实安全责任

搭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管理平台,建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多位一体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在行动上要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毛作的首要任务。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在各级领导,核心在主要负责人。因此,单位主要负责人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真正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主要精力放在本单位的安全工作上,放在安全工作的组织和协调上,放在安全目标的完成上,从而形成“一级对一级考核、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生产机制。

2.3营造良好氛围,建设安全文化人

既可以创造财富,也可制造事端.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创造者,也是生产力的破坏者。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安全生产的实现要靠人来完成,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安全文化的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解决安全工作深层次的问题。

2.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安全技能

当前,我国从事电网建设的各从业人员,及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其能力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再加上这些从业人员,其生产场所不固定,一年当中要经常变换工作地点,致使他们能够接受的安全培训教育极为有限,而且也极不系统,致使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等方面,都比较薄弱。因此,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对这些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其一要实行岗位竞争,通过加深忧患意识和竞争压力,促使从业人员刻苦学习、勤奋工作。通过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增加才干、提高技能。其二要加强培训和现场实践,为从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要克服以往培训内容大众化的弊病,根据各专业、各工种的不同特点进行区别培训,“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注重现场实践的培训,增加培训的实用性。

2.5建立闭环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根据杜邦安全经验,目前电网建设从业人员还未真正进人到团队和互助安全管理的阶段,尚停留在需要严格监督管理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决定了还需要建设、监理、施工各单位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检查方式、时间、内容和整改、处罚措施等内容,特别要明确工程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危险岗位的检查方式和方法。要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对人、机、环境及安全管理本质安全化进行量化评估,全面查找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事故隐患,对查评问题进行有效整改,不断提高机具的健康水平,改善施工作业环境,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2.6强化预防工作,落实应急反应

安全不能全面可控、在控和能控,事故就不能得到根本杜绝。除组织措施执行不到位外,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也是重要因素,所以各级管理人员应超前做好预防工作,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结语

在电网建设中仍须坚持已有的有效管理方法,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第一”为目标和基础,以“预防为主”为前提和手段,以“综合治理为方法和措施,发挥好安全责任体系、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的作用,不断用先进的安全理论和方法来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电网建设安全才能真正可控。

参考文献:

[1]王海平.对电网建设安全管理分析.[J].工程管理.2011.01

[2]殷江.浅谈如何加强电网建设安全管理.[J].广东科技.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