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分子热运动

王斌王梓博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清河中学王斌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清河中学王梓博

课标要求及分析:

知道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条维度目标是认知性目标,学习水平为了解,行为动词是知道,学习内容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第一条维度目标是认知性目标,学习水平为了解,行为动词是了解,学习内容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其他重要信息是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热现象。

第一条维度目标是认知性目标,学习水平为了解,行为动词是知道,学习内容是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属于“知道”这种较低层次的。但是分子动理论是分子物理学和热学的基础,学生能真正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无疑对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和了解有关物体的内能是有好处的。所以,努力创造演示实验的条件,准备丰富的带有趣味性的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且学生已有的有关力及运动方面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学生已基本能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比较等科学方法来探求新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方法保证。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例如: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知道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教材分析中分子动理论是分子物理学和热学的基础,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分析将本课重点设定为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了解分子热运动”并且结合学情还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将本课难点设定为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学生了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3、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流程:

活动一、引入新课(预设时间5分钟)

展示蜜蜂吸食花蜜、煮食物画面,思考蜜蜂是如何发现花蜜的?你能闻到饭菜的香味吗?

【点评: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二、合作学习,探索创新(24到28分钟)

1、物质构成

(1)用蜡笔在白纸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会看到些什么?

看上去连续的线条,实际是由一些细小的颗粒构成的,试想一下,看到细小颗粒也可能是由更小的颗粒构成的。

展示显微镜看到的小颗粒是由更小的颗粒构成的。你对物质的构成有什么想法?

展示玻璃管,如果在玻璃管内装入半管水,再加半管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应该是多少?

演示实验:在一个玻璃管内装入半管水,再在管内装入酒精,直至装满。堵住管口,把试管倒置几次,观察现象。

【点评:结合宏观现象,对微观结构进行猜想。利用猜想与实验结果上的差异,引起学生对物质的构成的认识。可以通过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

(2)展示一些物质分子结构图,这些图是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提到的,人的肉眼和普通显微镜无法直接观察到。

【点评:利用思维上的冲突认识到分子是非常小的。让他们知道肉眼以及显微镜都看不到的东西也是存在的,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

2、分子热运动

实验(1)在讲台上打开一个花露水瓶盖,前排同学有没有闻到味道?

实验(2)在装着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会发生什么变化?

【点评:首先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在应用教学中的实验实例,学生可以感受到物理知识和生活联系的紧密。由此利用了实验创设了分子运动的情景】

实验(3)两个相同的烧杯,一个装入半杯热水,一个装入等质量的半杯凉水。用滴管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哪个烧杯中墨水扩散得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通过前面的实验和视频,可以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点评:强烈的视觉感观,让学生意识到了分子热运动的实在意义,知道了分子热运动的热的含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利用生活中的弹簧举例子,拉伸弹簧时候,弹簧想要收缩回去,体现的是引力。要压缩弹簧时候,弹簧想要伸长,体现的是斥力。

(1)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体现了什么?

(2)两个光滑铅柱紧压在一起很男分开说明什么?

(3)堵住针管的一头,压缩活塞越来越难压缩说明什么?

【点评:这种类比的方式,合理的将微观问题转化为了宏观问题,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了分子间作用力,而且问题层层渐入,让学生掌握了重点,也可以突破了难点】

活动三、活学活用、解决问题(预设时间6分钟)

1、距离说明生活中的有害的扩散和有益的扩散

2、热水中放糖比冷水中放糖甜的更快一些,为什么

【点评:结合生活并且也可以发散思维,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物理】

3、完成课后习题5题,填出表格里面的固体、液体、气体的微观宏观特征

【点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也是总结型的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

活动四、归纳总结(预设时间4分钟)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3、举例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什么分子运动也叫热运动?

4、说说你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认识。

板书设计:

总体点评:

分子动理论是分子物理学和热学的基础,学生能真正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要点,无疑对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和了解有关物体的内能是有好处的。完全符合《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为了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体会到生活中的物理,强烈的视觉感观,让学生意识到了分子热运动的实在意义,知道了分子热运动的热的含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课堂中的物理完全融为一体,而且教师在教学当中层层递进,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都落实到具体的每个环节。而且有效的将微观宏观联系结合。并且在学科之间的联系做的很好,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创设活动化的情境,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运用多样性的评价,使学生增强生活物理交流意识。将物理于生活密切联系一起,学生对生活也充满了憧憬。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反馈到物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