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

魏世来

魏世来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文化。把数学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轻松。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1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事实证明:经过强化训练,尽管学生数学考试分数会得到较大的提高,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却普遍而明显的下降,对数学美和数学价值缺乏最基本的了解。许多学生虽然数学成绩十分突出,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态度、价值观等心理倾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甚至恰恰相反。通过我在学生的调查中发现:65.8%的中学生心目中认为数学是升学的工具、计算的工具,是僵化的、枯燥的、困难的,甚至是无用的。这不仅造成了学生每天埋头于作业、身体苦不堪言,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乐趣,难以体会数学的价值、数学的美与善。

1.2数学思维能力没有与数学技能同步发展。由于数学教学被降格为数学训练,学生重在通过接受和模仿来学习数学,也由于对策略性知识的教与学重视不够,学生的解题技能技巧没有向解题思维策略作进一步发展,导致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大大落后于技能技巧的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严重不足。最后,学生成了解题技能熟练、解题思想策略贫乏的“机器人”。正如杨振宁教授所指出的:“中国的学生知识太多了,活的思想太少了。”

1.3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差。具体表现在:①由于技能训练有明确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又是教师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需要确定的,因此学生只能自觉或不自觉的按照一个别人设计的模式、计划或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②由于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在缺乏宏观指导和把握的情况下被肢解,也由于对数学思想方法和策略性知识重视不够。因此学生学习数学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站在系统的、整体的高度来把握数学知识和方法,难以形成完整且结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而这样的数学知识不仅容易遗忘而且应用性、辐射性差难以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正迁移。③接受性、模仿性、机械性的技能训练导致了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薄弱提出问题能力、创新探索能力差。

2如何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

2.1创设情境使数学生活化。引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作为一堂课的开幕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大量取材于生活实际,选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动画、图景、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制作课件,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并热爱数学。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镶嵌这一课时,我就问:“同学们肯定爱喝蜂蜜,那么你们见过蜜蜂的蜂窝吗?可爱的小精灵筑建了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你知道教室里地板的瓷砖怎么铺而没有空隙吗?”,“你看到过的铺设地板的瓷砖是什么形状的?”,问题一提出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演示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和一些用瓷砖铺设的著名广场及建筑物,借此研究用多边形拼设地板的数学原理。再比如学习生活中的几何体这节课,首先利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的学生熟悉的图片,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你能从中找出哪些几何体?”通过学生对这些图片的观察,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促使他们思考、讨论,归纳,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参与知识学习的热情,而且培养学生概括和表达的能力。

2.2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发现数学。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是14、15岁的年龄,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若单一的传授课本知识,让学生感到很枯燥乏味无趣,甚至缺乏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厌倦数学。若能围绕学生的活动来展开课堂教学,由学生身边的事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切度与感召力,可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大大丰富数学课堂。把学生引向“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向开放情境中的探索,引向从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当代的教学理论其实正在从新的角度审视实践和实践经验在掌握理论知识中的作用。

2.3以数学周记和自编数学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学生学习的活的教科书,也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活头脑中的知识储存,使学生自觉地养成用生活的眼光来观察生活,逐渐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自然联系。但是学生往往对身边存在或发生的事难以察觉或视而不见,通过对数学周记的辅导,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促进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自然联系,能自觉地扑捉生活信息,并用数学的眼光进行思考,以数学周记的形式记载自己的所思所得。但刚开始学生觉得写作是语文学科的,大部分学生无从下笔,不知所措,而且数学周记的取材仅限于买东西。通过几个学期的写作锻炼和指导,学生不再觉得写数学周记时无话可说,基本上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一些生活问题和数学知识的思考。平时指导学生多看一些有关生活数学的练习,获得提示和灵感,及时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编成一道道生活数学题,建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3结语

让数学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做到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彻底贯彻这一点,让数学这门课程真正的“活”起来,这才是学好数学的根本,让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更好的为生活服务,这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这门课程的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少华.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抓住六个关键环节[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07)

作者单位:甘肃省瓜州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