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排水泵站的运行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市政排水泵站的运行与管理

运学清

天津开发区永道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457

摘要:泵站承担着区域性的防洪、除涝、灌溉、调水和供水的重任,主要用于农田排灌、城市给排水以及跨流域调水等,在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和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际,对市政排水泵站主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管理措施谈谈自己看法。

关键词:排水泵站;运行;管理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政排水泵站的数量、型式、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正是这些泵站夜以继日的工作,才为城市污水的顺利排放,雨季安全渡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一旦泵站发生故障,就可能出现污水跑冒,雨水淹泡的严重状况,污染环境,危害城市居民的正常活动。所以城市面貌同市政泵站的技术管理水平息息相关。

1排水站现状调查

排水站的现状调查内容应该包括:排水站所在行政区、所属河流及岸别、建成年代,机组型号、生产时间、使用时限、是否出现过问题及处理措施,配电设备的型号、生产时间、使用年限、是否出现过问题及处理措施,水工建筑物进口、出口、穿堤涵闸等相关情况。在对排水站调查的基础上,还要对排水站所在地区的经济情况进行调查,对排水站对当地经济发展形成的正负面影响进行调查,对排水站建设相关的信息(包括建筑材料等)进行调查。这些信息的调查是否全面,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排水站更新改造的决策结果。

2.泵站运行现状分析

2.1机电设备老旧

水泵因长期在水下工作,磨损、锈蚀严重,致使设备运行中出现震动、摆轴,温升高、噪音大等机械问题。目前运行的中小型泵站电器设备大都采用老型号产品,封闭性差,难以购置到维修配件,加上由于运行时间不是很频繁,大多时间闲置,造成有些接线脱落,部件锈蚀等诸多问题,给泵站的运行管理带来很大隐患。同时,泵站设备使用年限已超过和接近水利部规定使用20年年限。

2.2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不高

水利工程长期存在“重建轻管”现象,特别是运行不频繁、作用不很重要的泵站。管理不善,加重了工程、设备损坏程度。如站前池落淤较重,不能及时清除,致使泥沙带入泵体,严重剥蚀叶轮和泵体。缺乏资金,直接影响工程、设备正常维修养护。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小型泵站的容量不是很大,对这些泵站采用优化运行的方法很难收到很大的节能效果。另外,多数泵站管理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加之管理经费有限,难以吸引高学历的技术精英加入,造成管理水平不高,技术手段落后,无法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2.3技术力量薄弱

一方面,相当部分泵站存在着管理队伍中技术人员比重偏低,整体技术素质不高、专业技能较低的现象。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已经开始了泵站经济运行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但由于起步较晚,有些成果仍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要付诸实施还需进一步论证和试验。因此,即使有些泵站希望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也苦于难以找到适合本泵站的技术资料,泵站经济运行仍然难以实现。

2.4规章制度不规范、执行力度不足

规章制度是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目前多数泵站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内容过于笼统、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或是岗位责任制不明确或缺失,无必须的泵站运行操作规程,造成运行管理无章可循。再就是,即使部分泵站规章制度已公布上墙或装订成册,且很细很全,但执行不力,存在虎头蛇尾现象,致使运行管理混乱。

2.5资金渠道不畅

为了使泵站实现经济运行,以达到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有的需要改造老设备,有的需要增加新设备,这些都需要增加投资。工程老化失修,加重和缩短了工程寿命。如:进、出口翼墙及前池拦污栅大部分出现倒塌和破碎,影响了工程正常运行。这也主要是由于建后轻视管理、投入不足造成的。目前很多泵站缺乏资金来源,致使老设备无法改造,新设备无法添置,想要经济运行也难。

3泵站设备运行管理建议

3.1继续深化泵站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泵站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深化泵站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加强泵站内部改革,实现定编定岗定员定责,优化结构,精简机构,分流冗员,落实各种形式的管理责任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严格按照《泵站操作规程》运行水泵,掌握水泵日常运行现状,查清存在问题,为今后的更新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建立详细的技术档案,对泵站运行中设备出现的故障,如何发现如何处理,处理后运行情况做详细记录,为泵站改造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3.2加大泵站技改和配套的投入,保证日常维护保养

使急需更新改造的泵站得到全部更新或改造,使泵站恢复应有的功能。在实施泵站更新技术改造的同时,要同步实施配套工程,包括对干渠及重要支渠实施硬化,实现水能引的进、放的出,控制及计量方便,水利用率高。

本着“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的原则,做到经常打扫站区,保持机房清洁干净,保持设备无灰尘,启闭正常。定期检查电气设备情况,确保机组完好率98%以上。经常检查建筑物有无裂缝、启闭设备运行状况,对运转部件定期加油,使制动装置运行可靠。电气设备动作正常,无漏电,短路现象,接地可靠。做到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雨天及时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运行安全。

3.3加强技术练兵,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泵站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泵站结构,掌握泵站现状和存在问题,掌握检查,观测,养护维修和控制运用技术。技术工人要熟练掌握机电设备操作方法,掌握养护维修等技能。单位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做到人人都能独立胜任本职工作。汛前讯后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安全运行规程》,使设备运行操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严格要求运行管理人员,运行值班人员自觉学习,进一步提高设备操作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3.4作好资料汇编整理

应有详细的运行检修记录,泵站应将各种运行资料进行编排,按类归档,各种技术资料要详细、真实,各项维修维护工作从开工到验收,均要有详细资料,真正做到有资可查,有据可依。

3.5科学调度,提高排水效率

为降低泵站运行费用,在非汛期充分发挥泵站监控系统功能,合理调整各泵站开停泵水位,从而减少开泵频次和开泵台时,在保证区内企业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安排水泵在适当高水位运行,减少地下水的排放量,充分利用水泵运行高效段,降低水泵扬程,减小运行电流,进而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

3.6泵站的自动化监控

结合泵站的实际情况,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应用计算机系统和优化技术,对泵站中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对运行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预防工作。通过微机监控,一方面能保证动作及时准确,减少人工,延长机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计算机记录存储功能使运行人员对设备的技术状态了如指掌,能够及时对不符合运行要求的机组设备进行调整和维修,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泵站内部的运行管理实现自动化无人管理的目标,片区内的泵站采取集散型控制管理系统,达到现代化、科学化管理要求。因此,自动化监控是实现泵站优化运行的有效方法。

4结束语

在排水泵站的运行过程中,要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运行成本,使日常排水调度管理工作过程能及时、准确、可靠,确保城市排水系统高效正常运行,汛期安全度汛,从而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

参考文献:

[1]朱武.云南省中小型灌排泵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11,(05).

[2]朱红云.中小型泵站的运行管理问题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

[3]乔守江,晋心乐.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