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控制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控制力的影响

张婷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36)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自控能力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5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半年后,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半年的护理后,干预组患者SDSS评分、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NOSIE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力,缓解负面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干预;自控能力;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232-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好发于青壮年的精神疾病,具有病程漫长、反复发作、病因复杂的特点。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改变、情绪失常、社会功能缺陷症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所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消除负面情绪,提高配合度,从而优化治疗效果。本文就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控能力作用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选自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5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排除药物成瘾或酒精引起的精神障碍、老年痴呆症、聋哑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75例。干预组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为22~66岁,平均(33.2±2.5)岁,病程1~8年,平均(4.2±0.5)年,住院时间1~6d;对照组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为20~65岁,平均(33.5±2.3)岁,病程1~7年,平均(4.0±0.6)年,住院时间1~7d。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病程、性别、年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为患者发放精神病知识宣传手册,为患者简单讲解精神分裂症病因病机、治疗方法、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流程进行,加强巡视,与患者多交流沟通,拉近护患关系。

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w(1)家属支持告知患者家属负面情绪对患者的不良影响,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个性特征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让患者家属充分了解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签署《知情同意书》,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

(2)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成立心理干预小组,责任护士、护师、主管护师为组员,由临床经验丰富、具备心理学知识的精神科医师担任讲师,对全体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技能培训,学会正确运用测评量表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引导。结合临床常见案例及特殊案例进行讲解,强化记忆,提高护理人的心理护理水平。

(3)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急性期患者有明显的情绪异常现象,心理护理的要点是安抚患者情绪,引导患者适应角色的转变。选择下午时间对患者讲授心理知识30min,引导患者运用放松法、运动疗法、深呼吸法等方法释放负面情绪。列举成功治愈病例,让患者放松心情,正确面对疾病,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坚定康复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评分、BPRS评分、NOSIE评分,SDSS评分、BPRS分别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病情程度,得分越高,病情越严重。NOSIE评分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得分越高,恢复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处理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SDSS、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NOSIE评分明显更高(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精神疾病患者发病率持续升高,已经高达2000万人,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达800多万人,且发病人数持续增加,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远离社会,容易引起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精神衰退症状,从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2]。患者主要有焦虑、人际关系紧张、偏执、敌对、悲观厌世等,不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心理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在急性期对患者进行引导、安抚,护理人员具备心理学知识,经过专业护理培训,心理干预小组熟知心理护理干预技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心理护理方法,让患者了解心理护理对康复的重要性。掌握正确发泄负面情绪的方法,提高自控能力[3]。引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监督、支持,让患者无后顾之忧的接受治疗,直面疾病,提高依从性。患者建立积极心态后就会主动参加康复活动,有问题时找护理人员倾诉,及时解决问题,早日康复。

干预组护理后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NOSIE评分明显更高,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帮助患者适应角色的转变,正确认识疾病,学会控制情绪,调整心态,提高依从性,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影.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4):257-258.

[2]张凤英.特定认知行为技术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干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2):145-146.

[3]于莉,孙锡绢.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821,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