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叶建伟

叶建伟

(云南省楚雄州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目的: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予以探究。方法:随机选取300名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和300名一般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被调查对象均采用问卷调查的的形式,了解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从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调查结果中了解到: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显著对于一般儿童,实验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要改善不同监护类型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主动关心和接纳留守儿童,为儿童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促使心理健康。

【关键词】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一般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035-02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这些留守儿童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隔辈亲人,甚至时母亲或者是父亲的亲戚、朋友等生活在一起[1]。然而,近年来全社会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剖析越来越深入,例如:情绪压抑、紧张焦虑、孤独及心理过度敏感等问题,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300名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和300名一般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要加强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为儿童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现将具体的实验报道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300名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和300名一般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被研究对象均符合实验调查标准。其中300名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中,男性儿童占170名,女性儿童占130名,儿童年龄分布在5岁到11岁之间,儿童年龄平均值为(7.2±2.4)岁,300名一般儿童中,男性儿童占190名,女性儿童占110名,儿童年龄分布在6岁到12岁之间,儿童年龄平均值为(7.6±2.8)岁,所有被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所有被研究对象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析研究,由调查人员编制统一的问卷内容,具体包含: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一般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基本资料,所有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以症状自评量表格的形式,了解儿童的抑郁情况、焦虑情况、人际关系敏感情况、强迫症情况、恐怖、精神病性等,所有问卷由调查人员统一发放,统一收回。针对年龄比较小的儿童可以由监护人代填。对所有问卷进行汇总分析后,了解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各项指标做好详细记录[2]。

1.3统计学分析研究

整理问卷调查结果后,对所有涉及到的数据采用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t]表示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表示和检验,检验后,当发现P<0.05时,表明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发现P<0.01时,表明实验数据之间的差异极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经过调查分析后,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了解到: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显著多于一般儿童,且实验数据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1。

表1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监护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3.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显著多于一般儿童,且实验数据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显著差异,实验数据经t检验后表明,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起重工不同监护类型主要包含:单亲、隔代、父母、同辈、亲戚[3]。这类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多,是由这些抚养教育过程中,在家庭教育的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受到教育程度比较低的影响下,不注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缺乏对儿童品德教育及观念指导等。此外,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沟通障碍现象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儿童出现负面情绪,长时间以来就会形成心理健康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家庭教养方式导致儿童出现较多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溺爱、忽视等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4]。

针对上述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之间存在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具体措施:增进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主动关心儿童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给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注重儿童的品德教育,避免出现其他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尽可能为儿童创造一个和谐、友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禁止采取溺爱等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5]。

综上所述,要改善不同监护类型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为儿童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维持他们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杨通华,郑勤妮,刘平.不同留守类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社会心理科学,2015,30(07):35-39.

[2]屈智勇,张云运,候珂.班级结构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同化还是对比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02):220-229.

[3]周立健,洪婉妍,赵莲.不同监护状况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友谊质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02):306-308.

[4]陈昭君,赵思琪,徐凌忠.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10):1038-1040.

[5]胡乃宝,孙红卫,韩春蕾.高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统计,2015,32(04):636-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