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剖宫产再孕引产的价值探讨

/ 1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用于剖宫产再孕引产的价值探讨

周延春

周延春(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妇幼保健院065000)

【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7-0279-02

近年来剖宫产率的迅速攀升,剖宫产再孕要求引产的孕妇也随之增加,但目前我国尚无剖宫产再孕引产相关的指南及规范,成为临床医生棘手问题。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共82例,使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引产,取得良好的疗效,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孕期在14—26周,有一次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剖宫产距引产时间为6月—13年,无引产禁忌症的82例作为观察治疗组。选取同期需行中期引产的正常子宫组60例作为对照组,二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无明显差别。

1.2治疗方法口服米非司酮每日2次,每次25mg,连服3天,服药前后2小时空腹,第6次服药后12小时,向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100mg,用注射用水5ml稀释使用,同时继续口服非司酮每日2次,每次25mg,1天。直至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

1.3疗效判定(1)成功:用药后72小时内排除胎儿及其附属物(2)失败:用药后72小时内胎儿及其附属物未排除者。(3)产后出血量:产后2小时估算出血量,若出血量≥500ml属产后出血。(4)清宫率:胎盘胎膜娩出不全者。(5)并发症:发生子宫破裂、后穹窿损伤、软产道裂伤,产褥感染等。

2结果

2.1引产成功率:剖宫产再孕组72小时排出胎儿、胎盘79例,引产成功率96.1%,对照组72小时排出胎儿、胎盘56例,引产成功率93.3%,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

2.2产后出血量:剖宫产再孕组的产后出血量100—400ml,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80—700ml,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中两例因宫缩乏力产后失血达700ml,经静脉补液,加强宫缩后好转。

2.3清宫率:剖宫产再孕组的清宫率87%,对照组清宫率85%,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

2.4并发症:剖宫产再孕组均未发生子宫破裂、后穹窿损伤、软产道裂伤,产褥感染等。对照组1例从后穹窿娩出。

3讨论

由于剖宫产再孕后瘢痕组织肌纤维无弹性易断裂,且孕中期宫颈成熟度差,使得剖宫产再孕引产成为临床上较难处理的一种引产。单纯使用利凡诺羊膜腔注药术虽然是中期妊娠引产的经典方案,但由于它发动宫缩特点为:宫底、体部收缩力强,迫使子宫下端伸展扩张,易引起瘢痕子宫破裂、宫颈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子宫有瘢痕者为禁忌症[1]。而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结构类似炔诺酮,具有抗孕激素、糖皮质醇和轻度抗雄性激素特性。近年来口服米非司酮加利凡诺羊膜腔内注注药,有利于改善利凡诺的引产过程,已有一些报道[2],由于米非司酮能与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结合,阻断孕酮活性而终止妊娠。同时它能抵制滋养层细胞增生,诱导和促使妊娠蜕膜坏死,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促进子宫收缩及宫颈软化[3],使子宫自发性收缩,达到诱导与足月分娩自然生理过程相似的宫颈成熟变化。再次它的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可减少胎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肺不成熟[4.5],死胎率较高,因此米非司酮应用时机的选择是影响流产效果的关键,而在注射利凡诺的同时继续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两者同步化作用效果更加,避免了产程时间过长,并发症多,风险大等问题,由于两者同步化作用,降低瘢痕子宫破裂的危险,是一种目前较理想、安全、有效的剖宫产再孕瘢痕子宫引产方法,为防止意外发生术前仍需要做好输血及抢救的各种准备。

参考文献

[1]魏丽惠.妇产科与计划生育诊疗常规,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75.

[2]刘晓瑷.米非司酮终止中期妊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2):68—69.

[3]李巨.产科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10-611.

[4]雷贞武,汤和平.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的安全性评价,2005,24(3):105—106.

[5]钱芳,杨华.米非司酮对胎儿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9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