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黄黛膏治疗虚火牙痛125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自拟黄黛膏治疗虚火牙痛125例

吴绵祺

吴绵祺(随州市曾都医院中医外科湖北随州441300)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黄黛膏治疗虚火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黄黛膏外敷治疗虚火牙痛125例,每天外敷一次,三天为一疗程。结果125例虚火牙痛,痊愈93例,占74。4%,显效22例,占17。6%,好转10例,占8%。总有效率100%。结论用自拟黄黛膏外敷治疗虚火牙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虚火牙痛自拟黄黛膏中药外敷

【中图分类号】R2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255-01

虚火牙痛,中医认为,属肾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为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用自拟黄黛膏外敷治疗虚火牙痛125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5例患者均来自笔者中医外科门诊,均符合《中医耳鼻喉科学》[1]诊断标准。其中男49例,女76例,年龄56-75岁,平均65岁,疗程最短三天,最长十二天。

1.2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黄连10克、青黛10克、琥珀5克、乳香5克、没药5克、冰片3克、硃砂2克、基质凡士林100克。

用法:将上述诸药粉成细末,用凡士林调和成软膏备用。先用0.9%生理盐清洁患处,再把黄黛膏适量涂于消毒纱布块上,每日外敷一次,三天为一疗程。

2疗效评定[2]

治愈:牙痛龈肿、齿摇松动消失,咀嚼食物无不适。显效:牙痛龈肿消失,齿摇松动明显减轻,咀嚼食物稍有不适。

好转:牙痛龈肿、齿摇松动明显减轻,咀嚼食物轻度不适。

3治疗结果

痊愈93例,占74.4%,显效22例,占17.6%,好转10例,占8%。总有效率100%。

4典型病例

徐某,女,65岁,退休职工。2010年9月7日初诊,因反复右牙疼痛一年余,再发五天,烦痛难忍,昼不能食,夜不能眠,服西药消炎止痛剂,胃感不适,疗效不显,加重二天来诊。症见:牙齿明显松动,变长,咀嚼时牙痛明显,纳差,感头痛眼花。查:右上第四磨牙牙龈红肿,牙齿松动,患牙有叩痛。证属虚火牙痛。用黄黛膏外敷,第二天患者诉说药敷上一小时后牙痛明显减轻,昨晚睡一好觉,效不更方,黄黛膏连敷三天,患者诉牙痛消失,齿固不摇,纳可、睡眠佳,头痛眼花消失。查:患牙牙龈也不红肿,而收功。随访三月未复发。

5讨论

牙痛属祖国医学“牙宣”“牙痈”范围,牙痛之由责之于火。虚火牙痛多见于中老年人。病机不外虚火上炎或邪留脉络。西医口腔科之急性根尖周围炎,牙周炎多属虚火牙痛范围。“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直指方》云:“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肾实主之,故肾衰则齿豁,精盛则齿坚,虚热则齿动”,故齿属肾。“肾虚则邪易留脉络为病”,引发牙痛。《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化。”“外治必如内治者”“病先从皮毛入,药即可由此进”。“治病未必皆服药”,主张用外治法通治内外诸病。自拟黄黛膏就是根椐这一法则,方中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琥珀活血通络散瘀;乳香、没药既有活血消肿止痛又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防腐;硃砂清热解毒对皮肤、粘膜有收敛保护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消肿、活血止痛之功效。“不通则痛,通则不痛”。黄黛膏外敷直接作用于患处,故虚火牙痛自会痛止病消。俗语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比较形象说明了牙痛那种滋味,患者常常是以手托腮,坐立不安,寝食俱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是日常生活和工作,黄黛膏外敷力透肌肤,直达病所,用药一小时即可止痛,既经济又方便且无痛苦,使用安全,无副作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德妥.中医耳鼻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72.27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