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教学美术评价的实践与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新理念教学美术评价的实践与探究

袁英

黑龙江省八五〇农场学校袁英

摘要: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正确的评价中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不良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对美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和学习效果,做得不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与信心。

关键词:小学美术作业评价多元化

以前在美术教学的最后评价环节中总是比较迷茫,不知具体用什么评价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感觉总是在不完美中草草收场。结合这几年的学习实践,我觉得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实现评价功能,实现激励性评价

随着对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如果教师在课上总是表扬班里那几名画得好的学生,其他学生虽有进步也得不到肯定,画的差的学生总是遭到批评,这样长期下去,使一些学生对美术课没有了兴趣,有的甚至上课不带任何画具,不完成作业。这些学生自以为自己天生不是学画画的料,干脆放弃了这门课程的学习。这与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的,因此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已刻不容缓。有一次,在一节美术课上,我让学生们画《春天的花》,在同学们都聚精会神画画时,我发现高嘉阳同学在画纸上画小竖线,而小花却一个也没有画。于是,我轻轻走到他的身边,可是,他却连忙用胳膊把画纸捂住,并且把头狠狠地低下去。很明显,他知道自己“画得不好”,就在这时,就在这时,旁边的女同学,抢着告诉我:“老师,他什么也不会画,他画得乱七八糟。”高嘉阳同学听后,很不好意思的红着脸,一脸羞愧地看着我。当时,我看着她的表情,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是呀!孩子的心是多么脆弱,当众出丑让他觉得很难堪!而我,既不能很虚假地去表扬“你画得不错”也不能完全否定,继续伤害他,我只是很随意的说了一句:“不会画花,我们可以画别的东西,比如小草……。”高嘉阳听我这么一说,捂住的手才慢慢地抬起,他看着自己的画,若有所思地说:“老师,老师,你看我画得是冬天的花,看多像雪花呀!”你瞧,他想的多好,我趁机表扬了他,并说;“春天来了,冬天已经过去了,你也画一些春天的花好吗?”他想了想之后,点了点头,继续画了起来。上课快结束时,我发现高嘉阳同学的画纸上果然多了许多小花,我看了笑了,他也笑了。我想:正是因为给与了他积极鼓励的评价,才会使他逐步克服困难,战胜自卑,拥有了自信。

二、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曾经无意中听到一个学生对另一个学生说不喜欢上美术课,因为美术课的得优的总是那几个人,怎么也轮不到自己。当时,我心里一震。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虽让一直力图做到公正公平,但却是每次表扬的都只是那几个学生。因为一个班在美术方面有天赋,特别爱好的,总是只有几个的,他们几个总是完成的最好,于是我便自以为“公平”地每次都给他们判忧。而对造型等方面相对较弱的学生也“严格”的判定他们的成绩。结果造成很多学生渐渐对美术课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在班级中,总会有一部分绘画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长久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赞扬,逐渐失去了绘画的激情,对这些学生,教师更应注重教学评价的情感性。我们不必拘泥于作品最后效果的评价,而对学生的制作过程给予关注,多使用“你能行”“没关系”“试试看”等鼓励性语言,给他们以期待的目光,在情感上和精神上支持他们,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对他们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识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教师要用肯定和鼓励的方式及时评价。只要他们能勇敢地迈出一步,不管结果如何,教师都要给予及时地肯定和真诚的表扬,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坚定美术学习的信心。

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对学生作业评价不该全都统一一个标准,而应因人而异。细腻、成熟、完整、华丽是美,粗犷、幼稚、残缺、朴实不也是美吗?带着这种观点去评价学生作业,用儿童眼光去解读学生作业,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中得到自然发展。

在评价时,对优生提高标准,好中求异,忧中求新;中差生降低要求,寻找进步点,发现闪光点。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生美术的兴趣和艺术实践能力,让不同个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经过这样的改革后,我发现孩子们学习美术的兴趣更足了。

三、关注个体发展,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思维角度、思维方式的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别人的意见,往往是自己疏忽,同学的建议,会使自己耳目一新,茅塞顿开。因此,我们在对学生作业评价时,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如在低年级美术作业评价时,用图形表示等级,画得很好就给他画一个娃娃大笑的脸,比较好就画上一个微笑的脸,表示鼓励。如果有出色表现,就多画几个笑脸给他们。对高年级的学生,就运用优良等级,加上一些符号,以示鼓励,并提出修改建议。而等级的标准也并非一成不变。我以学生掌握运用美术知识技能实际水平、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为画内“硬指标”,作为评价学生作业的依据;以学生学习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因素为画外“软指标”,作为教师加分的依据。加分条件是:尽力完成好作业的;本次作业比前次作业有进步的;能将作业不足主动弥补好的。而且软指标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只要是用心完成的作业,至少会得到“良”或者一个微笑。

用画内“硬指标”与画外“软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实现多样化,在以教师为主的评价体系中,再补充师生共评,学生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等,更能充分肯定学生个人的优点和进步,明确自己需要克服的弱点和不足。评议者既为他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加深了对别人作业的理解,更是自己口头的再创作。

通过多种方式的评价,有利于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师生交流互动,能更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信息反馈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喜欢上美术课,融入美术课堂。

四、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新课标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是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是学生这个主体进行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者。没有学生这个主体参与,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其次要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权力。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尽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发挥群体评价的作用,而教师从中加以引导,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因而我从“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入手,逐步探索实践,摸索并形成多种评价形式。

1、师生共评。教师选择技法、形象感、创意各有千秋的作业,让学生先评价对方作品将个人的审美与认知表现出来,教师在一旁因势利导:你认为他好不好,有没有创意……。

2、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的画讲讲构思及画中图例,以上述标准衡量自己,让学生学会省促进发展。

3、作品展评。将同学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优劣比较,一目了然,让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优点,同时,将不理想的作品让学生修改,力求完美。

4、作业批改。这一形式不能因为课堂上的讲评而简化,这样会令未能在课堂中展示作业的学生觉得得不到关注,令无力修正的学生得不到指导,教师应利用这一时机,用铅笔圈点加简短评语的方法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评价。

借助这种民主的评价氛围,在肯定评价中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与满足,在否定评价中,使学生积极思维,自主改进。

总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学业评价的范围上,不仅应该有美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态度习惯、兴趣爱好、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全面的综合评价。只有综合全面的评价才能使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不断发展,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