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探索

袁涛

[关键字]新常态图书馆服务探索

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是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新常态”使中国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出新常态。

1、新常态下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广度与深度变化大

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城市人口在综合素质、生活理念、知识需求等方面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图书馆必须根据这种变化,调整服务模式,扩大服务社会的广度与深度,适应不同的人群,才能适应和满足新常态时期人们对图书馆不断增加的各类诉求。

1.1中、小学生在周六日及寒暑假集中涌向图书馆

以曹县图书馆新馆为例,节假日及周未还未开馆时,图书馆门前就已经排长队。主要原因是市教育主管部门禁止学校在节假日和周未组织各种形式的补习活动,学生为了取得较好成绩,需要在节假日和周未继续复习及补习。而家庭的学习环境不够理想,图书馆的学习环境非常不错。

1.2国家公务事业人员及企业科研人员进馆人数不断增多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需要,对公职人员的素质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要求,公务事业人员及科研人员人员纷纷在周未或节假日前往图书馆查询资料,进行业务交流,进行“充电”,确保工作上手,谋划政策到位,更好的做到惠民服务,同时我馆在新常态背景下,服务还开展有“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转变,多次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上门办证,让更多的公务人员、企事业人员来图书馆学习和体验。

1.3弱势群体进馆人数明显增加

弱势群体人员主要有视障人员、老年人员及外来务工人员等,随着图书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各种先进设备的引进,大大方便了弱势群体人员,如我馆专门为视障人员开设光明之家阅览室和盲人数字图书馆,阅览室收藏盲文图书1143册,配备智能盲用电脑、阳光听书郎、盲文刻印机、盲文点显器、一键式智能阅读机、多功能台式电子助视器、便携式电子助视器、语音电子地图、盲文写板、盲笔和轮椅等。

2、新常态下图书馆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迈进

新常态下,由于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拓展,对手机、电脑、和其他移动终端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乘车、小憩等碎片化时间均可阅览。纸质书本由于携带较为不便,造价高、阅读周期长等原因,被人们冷落。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2013年的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我馆的电子图书借阅机在2015年的借阅量为30万册次,阅读量为40万册次,全民阅读数字平台使用15万次,下载14.6万人次,公共电子阅览室接待读者67232人次,上网时长126244小时,图书馆官方网站实行24小时服务,2015年的访问量达38万人次,比2014年的16万人次多出22万人次,增长了138%,可见读者利用数字文化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传统的纸质阅读正在向数字阅读逐步迈进。

3、新常态下图书馆服务模式正在创新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改变刻板、落后老面貌,努力构建新常态。诸如现在医院有导诊,市场有导购,我馆建立导读制,承担阅读推广及一般咨询,对于长期“等客上门”“坐堂观景”,所做出改变。此外设立了读者交流室,集接待读者、读者交流、休息于一体。正在建立同城市图书馆的图书通借通还制度,实行泛化导读与专家参考咨询相结合,即一般解答服务项目,辅导检索,与学科专家较为专深的参考咨询相结合,实行服务承诺制,对读者提出的服务要求必须给予合理、满意的回答,并规定完成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要求,努力做到“兑现大于承诺”,定期开展馆员与读者交流活动了解社会需求,加强联谊互动,评选“好读者、好馆员”活动等等。

4、新常态下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启示

4.1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无法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的“新常态”环境下,走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图书馆合作发展的最基本模式,对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总分馆模式、图书馆联盟模式和图书馆服务协作模式三种,之下又都有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中小学校图书馆系统等形式。我馆正在建立图书馆分馆模式,现在是调研阶段,我们先搞好城区试点,等到时机成熟,将面向全市各县区实行图书的通借通还制度,建立好图书馆分馆模式。

4.2面向社会各界的开放合作和整合资源是图书馆发展的新出路

图书馆的封闭式发展是没有出路的,开放式合作发展才是图书馆发展的新出路。在“新常态”环境下,图书馆应该更加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借力发展合作共赢,才能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我馆是进一步延伸合作这一格局,扩大合作范围,形成立体的全方位合作模式,争取与妇联、企业、部队、学校、社区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深入社区、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开展敬老尊贤助残等公益活动。提升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4.3依靠和集中社会力量办馆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依靠和集中社会力量办图书馆是近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走“官办民助”和“民办官助”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常态”背景下,随着图书馆发展经费的缩减、资源的萎缩,依靠和集中社会力量办好图书馆的意义尤为突出。国内外依靠和集中社会力量办图书馆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国内外依靠和集中社会力量办馆主要有种基本模式:独立建馆办馆、捐资建馆与捐书助馆、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志愿者服务。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图书馆,依靠和集中社会力量办图书馆都是其力量都是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或发动机。发达国家依靠和集中社会力量办图书馆形成了文化传统、形式多样、主体多元、政策环境宽松的通力合作,还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加强合作与交流,寻求图书馆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黄俊贵.纵说图书馆新常态——黄俊贵先生访谈录[j].图书馆,2015(5)

[2]李德胜.新常态下公共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探索[j].山西经济干部学院学报,2015(9)

[3]于婷婷.新常态经济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工作需面对的几点变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

作者简介:袁涛,曹县图书馆馆长,图书馆员,主要业务工作是图书理论的创作与研究,任现职以来,在创作上坚持学习,勤于笔耕,在国家、省市级刊物、杂志和比赛活动中,发表获奖20余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