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框剪结构中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浅析框剪结构中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李强

李强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公司北京100160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框支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增多。高层建筑质量的好坏及施工速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模板工程施工,需不断提高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本文以某框剪建筑为例,探讨了框架柱、剪力墙、梁模板等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框架柱;剪力墙;梁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属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52584㎡,地下室建筑面积约12000㎡。建筑层数,地上11层,地下1层;层高4.0(人防、汽车库),4.5~5米(工具间)。地下室顶板厚度250mm,一层层高3.5~4米,标准层层高为2.95米,顶层层高为3.45米。模板选用多层木胶合板作为模板体系。模板的支撑体系,地下室、一层及顶层采用Φ48*3.5钢管支撑架,标准层采用木支撑。

二、模板施工技术

(一)框架柱模板

1、安装柱模时,应先在基础面(或楼面)上弹柱轴线及边线,同一柱列应先弹两端柱轴线及边线,然后拉通线弹出中间部分柱的轴线及边线。按照边线先把底部方盘固定好,然后再对准边线安装柱模板,为了保证柱模板的稳定,柱模之间要求用水平撑、剪刀撑等互相拉结固定。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焊接好柱子的定位钢筋,以保证标高及柱轴线位置的准确。

2、柱模板由四面侧板、背楞、柱箍和对拉螺杆组成。安装就位预拼成的各片柱模:先将相邻的两片就位,就位后用铁丝或木块临时固定;安装完两面模板后再安装另外两面模板。

3、柱顶与梁交接处要留出缺口,缺口尺寸即为梁的高和宽(梁高扣除平板厚度计算)并在缺口两侧及口底钉上衬口档,衬口档离缺口边的距离即为梁侧板及底板的厚度。

4、柱箍间距应根据柱模断面大小径计算确定,柱下部间距应为400mm,往上可逐渐增大。间距500~700mm。设置柱箍时,横向侧板外面要设竖向横档(竖楞)。对于柱截面较大的应增加背楞加强模板的强度与刚度,防治因模板的变形影响结构表面的观感。在方钢的眼穿上螺杆后,调整螺杆两边露出方钢的长度使之两边均匀,然后用扳手拧紧。

(二)剪力墙模板

1、轴线测设放线为了便于梁板轴线定位及校核,除了施测出主轴线、墙边框线外,还应沿纵横向各定出1道轴线控制线,轴线控制线一般偏移轴线500或1000mm。

2、设置脚箍楼面轴线或剪力墙边框线放线结束后,木工在剪力墙根部设置脚箍,目的是:固定剪力墙轴线位置,防止剪力墙根部漏浆形成烂根。脚箍的设置方法是:采用水泥钉将18mm厚、宽度约100mm的胶合板板条钉在楼面上。为了使墙体模定位准确,胶合板板条应沿剪力墙边框线平行外移一段距离,此段距离正好等于剪力墙模板面板的厚度。同时,为了保证剪力墙截面尺寸的准确性,墙体钢筋定位采用在墙体钢筋骨架根部焊接定位筋的办法,定位筋采用ф12钢筋,在距混凝土楼面约100mm处,沿墙体水平方向每隔1.5m点焊在墙体主筋上,定位筋长度同墙体截面尺寸,木工在设置剪力墙脚箍的同时,可以搭设梁板模板满堂支撑;钢筋工进行剪力墙钢筋的竖向焊接及绑扎作业。

3、铺设梁板底模,梁板模板满堂支撑搭设完毕后铺设梁板底模,采用侧模包底模的方法,即侧模夹住底模,底模下部设加劲方木托住梁侧模,侧模外侧方木包住底模下部加劲方木的“防漏浆二次包角法”,此方法可有效防止漏浆。梁板模板施工时,剪力墙钢筋仍可继续绑扎,互不影响。

4、墙体模板安装、梁板模板安装完毕后,将支模与焊接绑扎钢筋时产生的垃圾清除,可在验收梁板模板时,同时验收墙体钢筋,验收合格后,进行梁板钢筋绑扎,木工转移至楼面上进行墙体模板安装。墙体模板采用“倒挂法”施工,即从梁板与墙体接头处下挂安装墙体模板,模板上部位置受已成型且验收合格的梁板模板控制,下部受脚箍或定位筋限制,垂直度不需调整,梁墙、板墙接头处为“整活”,可有效避免接头处胀模、漏浆。

(三)梁模板

本工程中梁模采用15mm厚覆膜木胶合模板与木枋结合模板,为了保证梁的宽度正确,在两侧模板之间绑扎钢筋撑住两侧模板;当跨度大于4m时,按梁跨度长度2‰起拱。待支模架立好后,将梁底模就位于支模架上,用建筑线拉直校正底模中心线和边线以及标高;待校正无误后,将梁底模固定于支架上,然后拼装两侧侧模同时加设龙骨,并将底模与侧模连接。待模板安装完后,检查梁模中心线和标高以及断面尺寸。为了深梁绑扎钢筋的方便,在梁底模与一侧模板撑好后,就先绑扎梁的钢筋,后装另一侧模板。次梁模板的安装,要待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

梁底模与侧模木楞采用纵向布置(木楞垂直于梁横截面),地上部分梁梁宽≤350mm,底模木楞根数2;梁高≤450mm的梁侧模木楞根数为2;450mm<梁高≤700mm的梁侧模木楞根数为3(木方均匀布置),外楞采用2φ48×2.75钢管,平行于梁横截面方向设置,纵向间距为500mm。对拉螺栓水平间距根据外钢楞间距设置,竖向间距500mm(竖向第一根从梁底100mm处设置),螺栓采用M12可回收粗丝螺栓,穿墙套管采用Φ20PVC管。

(四)楼板模板

1、底层地面应夯实,并垫通长脚手板,楼层地面立支柱前也应垫通长脚手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2、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在梁上再安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层安装。支柱与龙骨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规范设计规定。一般支柱间距为80~120厘米,大龙骨间距为60~120厘米,小龙骨间距为40~60厘米。

3、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4、铺定型组合钢模板块:可从一侧开始铺,每两块板间边肋用U型卡连接,U型卡每面每两块间至少用两个连接。每个U型卡卡紧方向应正反相间,不要安在同一方向。楼板在大面积上均应采用大尺寸的定型组合钢模板块,在拼缝处可用窄尺寸的拼缝模板或木板代替,但均应拼缝严密。

5、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标高校完后,支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根据支柱高度决定水平拉杆设几道。一般情况下离地面20~30厘米处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米左右一道,并应经常检查,保证完整牢固。

(五)梁柱节点区的模板安装

施工实践中最常见的是采用现场临时散装的做法,容易出现尺寸偏差过大、拼缝不严密、表面平整度及接驳垂直度较差等通病,要拆除再重装往往十分麻烦,不便于进行节点内的杂物清理和节点箍筋的调整处理。结合节点箍筋的绑扎顺序,在装梁底模、穿梁底筋再绑扎节点箍筋后才安装节点模板,可以采取框架梁宽度范围以外(框架梁端头梁底以下的节点模板作为梁底模的支承在装梁底模时已一起安装)的节点模板采用工具式定制模板的改进做法。其具体要点如下:

1、在弄清每个节点处的梁柱、楼板的几何尺寸及相互位置关系后,对节点进行分类编号。

2、根据各个编号节点的相关几何数据确定节点模板的制作方案。矩形节点框架梁宽度范围以外的模板一般由四个侧面的各一至两片矩形板组成,模板下部与柱的搭接长度取40㎝便于固定。结合节点模板的组合方式确定每片模板的具体尺寸并编号后,绘制出各节点的模板制作图。

3、安排熟练木工根据各节点的模板制作图预制节点工具式模板,并做好相应的标识。模板可用18㎜厚夹板制作,用40㎜×50㎜(柱截面大于1000㎜时可用50㎜×100㎜)木枋做背楞,背楞间距不超过300㎜.装模专用的夹具也预先加工好,矩形柱采用钢管夹具,圆形柱采用扁铁圆箍夹具,紧固对拉螺栓采用Ф12圆钢。

4、随施工进度,现场安装节点模板。先用铁钉将相应的模板在柱身初步固定,检查安装标高及垂直度,调整合适后安装夹具并初步收紧螺栓,再复查无误后用力收紧螺栓完成安装。另外,视情况可将节点模板与梁板模连结加固。

参考文献

[1]何学军.试论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年8期.

[2]刘德盛.框支剪力墙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