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形态学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应用价值评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3

细胞形态学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应用价值评析

刘芳王小刚

湖南省怀化市中医医院418000

【摘要】目的:对我院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细胞形态学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5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骨髓细胞的病变情况和发病原因。结果:患者骨髓细胞增生程度主要集中在III级、IV级,也就是多数患者的骨髓细胞增生活跃度处于较高或者非常高的程度,其造血细胞占比超过40%,但是低于80%。造血系统疾病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为重要原因,占造血系统疾病比分别为33.3%和33.3%。非造血系统疾病导致发病的病例占比为40%,其中脾功能亢进和感染性疾病为主要病因,占非造血系统疾病比分别为50%和25%。结论:细胞形态学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准确的分析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的原因和骨髓增生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尤其是在基层医院细胞形态学诊断在血液疾病检查方面仍是首选,无需借助高档设备。

【关键词】细胞形态学;全血细胞减少;诊断价值

[abstract]objective:tocompletebloodreducepatientsinourhospital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andaboutthevalueofcellmorphologyinthediagnosisofthewholebloodcellsreducedisease.Methods:fromJanuary2013-January2015wholebloodcellsreducedisease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atotalof50cases,theclinicaldataofpatientswithbonemarrowcellmorphologytestresults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toexplorethepathologicalchangesofbonemarrowcellsandcauses.Results:thepatientswithbonemarrowcellhyperplasiadegreemainlyconcentratedinthelevelIII,IVlevel,whichismostofthepatientswithbonemarrowcellsproliferationactivityinhighorveryhighlevel,thehematopoieticcellsaccountformorethan40%,butlessthan80%.Hematopoieticsystemdiseaseisamajorcauseofleadtowholebloodcellsreducediseaseincidence,includingmyelodysplasticsyndromeandgiantcellanemiaforimportantreason,ofhematopoieticsystemdiseasethanwere33.3%and33.3%respectively.Thehematopoieticsystemdiseasecauseofcasesofthediseaseaccountedfor40%,ofwhichthesplenicfunctionandinfectiousdiseasesasthemaincauses,ofthehematopoieticsystemdiseasethanwere50%and25%respectively.Conclusion:cellmorphologyinthediagnosisofthewholebloodcellsreducediseasehasgoodapplicationvalueandcanaccuratelyanalyzethecauseofwholebloodcellsreducediseaseincidenceanddegreeofhyperplasiaofthebonemarrow,andprovidereliablebasisforclinicaltreatment,especiallyincellmorphologyinthediagnosisofbasic-levelhospitalsisstillthefirstchoiceincheckblooddisease,neednotwithhigh-endequipment.

[keywords]cellmorphology;Completebloodreduced;Diagnosticvalue

全血细胞减少症是指多次外周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正常值的下限,是一组病因高度异质性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复杂,除见于造血系统疾病外,也可见于某些非造血系统疾病[1]。目前,临床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首选方法仍为骨髓细胞形态学。本文主要通过对我院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细胞形态学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50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3.0岁。所有患者都符合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标准。

1.2研究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骨髓细胞的病变情况和发病原因。具体操作如下:在患者髂骨上棘抽取骨髓并采周围手指血,进行涂片检查,对标本进行一系列的细胞化学染色。

根据骨髓细胞的增生程度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V级:增生活跃度非常高,造血细胞占比约为81-100%;

IV级:增生活跃度比较高,造血细胞占比约为61-80%;

III级:增生活跃度一般,造血细胞占比约为41-60%;

II级:增生活跃度比较低,造血细胞占比约为20-40%;

I级:增生活跃度非常低,造血细胞占比低于20%。

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划分以下两种,一种是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等;另一种是非造血系统疾病,包括风湿性免疫疾病,恶性肿瘤等。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进行核对,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卡方检验,n表示病例数,当P<0.05时,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骨髓细胞增生评级情况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造血系统疾病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为重要原因,占比分别为33.3%和33.3%。非造血系统疾病导致发病的病例占比为40%,其中脾功能亢进和感染性疾病为主要病因,占非造血系统疾病比分别为50%和25%。

3、讨论

全血细胞减少症属于一种常见的全血减少综合疾病,也是常见的血液疾病,其发病原因和造血系统疾病、非造血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全血细胞减少属于多种病因共同的表现,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见于其他系统疾病[2]。本文通过细胞形态学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骨髓增生程度和发病原因进行诊断,发现患者骨髓细胞增生程度主要集中在III级、IV级,也就是多数患者的骨髓细胞增生活跃度处于较高或者非常高的程度,其造血细胞占比超过40%,但是低于80%。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主要方式。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全血细胞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但是骨髓细胞处于较为活跃甚至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也有一部分处于活跃度降低的状态。因此,全血细胞减少并不代表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处于高水平或是低水平,所以必须使用骨髓形态学对其进行检查。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能够对患者骨髓增生情况和发病原因进行了解,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3]。

同时,根据本文研究,造血系统疾病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细胞性贫血为重要原因,占比分别为33.3%和33.3%。非造血系统疾病导致发病的病例占比为40%,其中脾功能亢进和感染性疾病为主要病因,占非造血系统疾病比分别为50%和25%。随着细胞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血液病的诊断不仅仅依赖于细胞形态,同时还受到细胞多态性和观察人员主观因素影响,因此细胞形态学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诊断的过程中,应当对患者的病史、查体、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需要对骨髓特殊细胞的异常情况进行观察,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4-5]。

蒋主辉[6]的研究显示,通过对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的分析,17例患者(12.88%)得到了肯定性诊断,24例患者(18.18%)得到了提示性诊断,9例患者(6.82%)得到了符合性诊断,26例患者(19.70%)得到了疑似性诊断,15例患者(11.36%)得到了排除性诊断,41例患者(31.06%)得到了形态学描述,说明作为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的多种检查方法之一,细胞形态学分析需要与患者的临床症状、既往病史、体征及相关检查相结合,方可做出正确的诊断;

而刘咏梅,赵蓉,李艳玲[7]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200例中巨幼细胞性贫血31例(占15%)、再生障碍性贫血16例(占8%)、慢性贫血18例(9%)、溶血性贫血24例(占12%)、急性白血病42例(占21%)、恶性淋巴瘤12例(占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0例(占15%)、恶性组织细胞病6例(占3%)、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占1.5%)、骨髓转移癌1例(0.5%)、多发性骨髓瘤6例(占3%)、脾功能亢进10例(占5%)、骨髓造血功能低下1例(占0.5%),虽然结果跟我们本次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但也说明了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的主要手段是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综上所述,细胞形态学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准确的分析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的原因和骨髓增生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尤其是在基层医院细胞形态学诊断在血液疾病检查方面仍是首选,无需借助高档设备。

参考文献:

[1]和虹,邵宗鸿,刘鸿等.与异常免疫相关的全血细胞减少症[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1,22(2):79-82.

[2]付蓉,邵宗鸿,刘鸿等.免疫相关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功能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功能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5(4):213-216.

[3]付蓉,邵宗鸿,和虹等.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B淋巴细胞数量及凋亡相关蛋白水平[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23(5):236-238.

[4]武晓静,邵宗鸿,阮二宝等.CD22信号异常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6):2066-2069.

[5]付蓉,邵宗鸿,刘鸿等.与免疫相关的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的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3,24(4):177-180.

[6]蒋主辉.细胞形态学在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病因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4):1815-1816.

[7]刘咏梅,赵蓉,李艳玲等.骨髓细胞形态学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与临床意义[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316-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