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抢救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抢救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

王小娟

(解放军第九四医院麻醉科江西南昌330002)

【摘要】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抢救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5例肝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在手术中应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本组55例患者,行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均手术成功,并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7.8±3.1)d,平均回输自体血量(1356.3±32.4)mL,术后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未出现1例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抢救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回收式自体血回输;肝脾破裂手术;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65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096-02

肝脾破裂作为腹部外伤,具有常见性与多发性,主要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的,由于脾脏血供具有丰富性与脆弱性,一旦出现损伤,则极易引起大出血,如果未能给予及时的抢救与治疗,不仅会出现失血性休克,还可能导致死亡。自体血回输是指收集患者的血液,经处理后回输给患者,以此保证救治目标的达成,根据临床实践可知,其主要分为三种形式,分别为预存式、稀释式与回收式,其中回收式还可细化为术中与术后回收。为了明确回收式自体血回输的临床价值,本文以我院收治的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了其临床资料,应用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了55例肝脾破裂患者,男45例,女10例,最小16岁、最大62岁,平均(30.5±2.3)岁。脾破裂35例、肝破裂20例,受伤时间:最短30min、最长6h,平均(3.2±0.3)h,受伤原因:交通意外23例、打架伤16例、高空坠落伤与挤压伤各8例,损伤分级:Ⅱ级38例、Ⅲ级17例。

1.2方法

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自体血液回收机、肝素及抗凝液等,通常情况,25000U肝素溶入0.9%生理盐水500mL,安装储血罐、离心罐、废液袋、各管道系统等。手术中,利用肝素液,50~100mL,滴速为15~20滴/分,充分打湿滤血器滤网,以此避免出现凝血问题,如果出血量较大在,则要增加滴速;同时借助负压吸引,将术中出血吸入到储血罐内,经多层过滤后,给予离心罐分离与0.9%生理盐水洗涤净化,此后将肝素、洗涤液等分流至废液袋,将浓缩后的红细胞排入血袋,结合患者情况及手术需求,回输给患者。

1.3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成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回输自体血量、血常规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55例患者,行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均手术成功,并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7.8±3.1)d,平均回输自体血量(1356.3±32.4)mL,术后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同时未出现1例严重不良反应。

表1手术前后患者血常规指标比较(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肝脾破裂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具有起病急、出血量多、病死率高等特点,在抢救此类患者时,主要是控制出血与输血,以此避免出现失血性休克,但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需要血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异体血使用前,需要开展配血试验,此操作时间在20min左右,同时取血时间也难以准确控制,异体血输入不良反应发生率偏高,常见的有溶血反应与细菌污染[2]。为了保证抢救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自体血回输技术得到了临床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中应用了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其结果为患者手术成功率100.00%,未出现1例严重不良反应,同时术后各项血常规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显著。此结果表明,肝脾破裂患者行手术治疗中应用自体血回输,成效显著,安全可靠,缩短了其住院时间、减轻了其身心负担,保证了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临床实践中利用自体血回输,减少了异体血需求量,缓解了特殊血型紧张压力,降低了医疗成本,争取了最大化的抢救时间,利于挽救患者生命,利于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为了有效开展此项工作,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并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手术需求。在早期应用过程中,受技术限制,并发症发生率偏高,如:术后贫血、凝血功能紊乱等,但在先进技术与严格操作支持下,对回收血进行过滤、洗涤、离心与浓缩等,以此保证了红细胞的质量。国内学者李氏[3]等以肝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中应用了自体血回输,其结果为回输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均优于回输前,差异显著;其他学者[4]经研究指出,与同期应用异体血治疗患者相比,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显著。与本研究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在抢救肝脾破裂手术中应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保证了回输效果,节约了抢救时间,避免了并发症的出现,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利于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梁亮,陈桂坚,黄文杰.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在抢救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4):127.

[2]李馨.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肝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09):24.

[3]胡伟良,王响林,胡常恩.自体血回输技术在脑外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05):721-722.

[4]申国敏.外伤性脾破裂手术中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0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