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比较

/ 2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比较

刘秀清胡海娟李丰张利萍

刘秀清胡海娟李丰张利萍

(保定市第一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

急性脑梗死是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的常见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溶栓是被认为最有效的可以在急性期改善脑梗死预后的治疗方法,但狭窄的时间窗限制了许多患者的治疗机会。近年来,有研究结果表明,在急性脑梗死小于4.5h的时间窗内采取及时、合理的溶栓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唯一经循证医学证实对脑梗死治疗有效的方法,并经多国指南推荐,随着阿替普酶在临床的应用,脑梗死的病死率、致残率明显降低。本课题通过观察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以便得到更好的治疗剂量。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入住保定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年龄最大者81岁,最小者44岁,平均年龄67.6岁;其中男53例,女35例。高血压83例,房颤31例,糖尿病26例,吸烟55例,高脂血症30例,高同型半胧氨酸28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2.9,溶栓平均时间窗154.6min。溶栓前脑CT均无早期梗死表现。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纳人溶栓病例及剔除排除病例。本实验经本院临床部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或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对怀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建立绿色救护通道,急诊行头颅CT、心电图、凝血四项、血生化及血常规等检查,为患者快速建立

静脉通道。低剂量组:应用阿替普酶(剂量为0.6mg/kg,最大剂量为60mg,首剂量15%在1min内静脉推注,余量维持1h静脉泵入;

标准剂量组:应用阿替普酶,剂量为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首剂量10%在1min内静脉推注,余量维持1h静脉泵入。在24h后经过头颅CT检查证实无出血,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口服抗血小板治疗,1次/d。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7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和患者出血情况。

1.4疗效评价采用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总有效率

(%)=(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分析在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第1d、第7d为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第1d、第7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情见表1: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急性脑梗死病灶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中心坏死区在血管闭塞后10min即为不可逆坏死,而缺血半暗带由于局部脑血流量较高,在一定时间内较少发生梗死。故缺血半暗带脑细胞损伤的可逆性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溶

栓的病理学基础。溶栓治疗能够让闭塞的血管迅速开放,快速地使局部的受损区域得到再灌注,进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抢救已经处在可逆性损伤状态的机体神经细胞,使神经功能快速得到恢复。

阿替普酶是第2代溶栓药物,半衰期为5min,能选择性地与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结合,可在局部将有效的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起到溶栓的目的,溶栓作用局限于血栓形成部位,特异性更强。但阿替普酶价格昂贵,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已有循证医学证据显示,0.6mg/kg阿替普酶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肯定,日本曾有研究证实0.6mg/kg与0.9mg/kg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无差异,王云等亦研究得出此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预后及神经功能恢复无显著差异,说明采用0.6mg/kg与0.9mg/kg阿替普酶治疗均可改善时间窗在4.5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总有效率,降低致残率。但需掌握好溶栓的时间窗,方能最大

限度改善梗死区域的血液流通,恢复缺血性半暗带供血,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机会。观察治疗后患者出血情况,高剂量组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未来需扩大样本量,一方面研究不同的危险因素影响下接受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使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闫敏,张锦丽,李玲,等.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133例[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5):65-67.

[2]陈焕雄,夏鹰,李钢,等.急性脑梗死不同方式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9):892-895.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0-380.

[4]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缺血性卒中共识专家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缺血性卒中中国专家共识(2012版)[J].中国内科杂志,2012,51(12):1006-1009.

秦皇岛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探讨甲氨蝶呤联合中药及微波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