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疼痛的诊断与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盆腔炎性疼痛的诊断与处理

段琪

保山市隆阳区丙麻中心卫生院678000

摘要:目的:探究盆腔炎性疼痛的诊断方式与处理办法。方法:选取在本院确诊为盆腔炎性疼痛的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分析法分析盆腔炎性疼痛的诊断方式与处理方式。结果:盆腔炎性疼痛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并经过辅助检查进行诊断,辅助检查的使用人数多少依次为B超、宫颈分泌物或后穹隆穿刺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测试。其中以B超检查人数最多,药物敏感测试人数最少。盆腔炎性疼痛主要分为急性盆腔炎性疼痛和慢性盆腔炎性疼痛,急性盆腔炎性疼痛的处理方式主要为积极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手术治疗和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疼痛患者均会采用一般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物理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或中医治疗。结论:盆腔炎性疼痛的诊断方式主要是在临床症状观察的基础上给予B超、宫颈分泌物等检查,处理方式依据患者为急性或慢性盆腔炎性疼痛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关键词:盆腔炎性疼痛;诊断方式;处理办法

盆腔炎性疼痛大多数由盆腔炎症引起的,盆腔炎症是妇女常见的妇科病,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或盆腔腹膜出现炎症所导致的,常见的盆腔炎症有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盆腔腹膜炎等[1]。盆腔炎性疼痛主要分为急性盆腔炎性疼痛和慢性盆腔炎性疼痛,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急性盆腔炎性疼痛很容易转变成慢性盆腔炎性疼痛,情况严重病情持续恶化,甚至会导致子宫癌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为探究盆腔炎性疼痛的具体诊断方式与处理方式,本院进行此次研究,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盆腔炎性疼痛的患者30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检查和宫颈分泌物检查等方式确诊患有盆腔炎症,其中患有子宫肌炎的有76例,患有子宫内膜炎的有93例,患有输卵管卵巢炎的患者有64例,患有盆腔腹膜炎的有52例,患有其他盆腔炎症的有15例。患者的年龄为23~52岁,病程为3个月~1年。

1.2方法

对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主要是患者的确诊方式与处理方式。

2.结果

2.1盆腔炎性疼痛的诊断

盆腔炎性疼痛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初步的诊断,随后在经过辅助检查得到确诊。在盆腔性疼痛的诊断过程中,最常使用的辅助方式为B超,使用率为80%(240例);其次是宫颈分泌物或后穹隆穿刺液细菌培养或药物敏感测试,使用率分别为15(45例)%和5(15例)%。

2.2盆腔炎性疼痛的处理

盆腔炎性疼痛主要分为急性盆腔炎性疼痛和慢性盆腔炎性疼痛,患者中有113例为急性盆腔炎性疼痛,占比为37.67%;有187例为慢性盆腔炎性疼痛,占比为62.33%。急性盆腔炎性疼痛的患者中,接受支持治疗与对症处理的有47例(41.59%),接受积极抗感染处理的有31例(27.44%),建议转上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有28例(24.78%),接受中药治疗的有7例(6.19%)。慢性盆腔炎性疼痛的患者均采用一般治疗,并在此基础上接受物理治疗(71例,37.97%),或进行手术治疗(63例,33.69%),或进行药物治疗(34例,18.18%),或接受中医治疗(19例,10.16%)。

3.讨论

盆腔炎性疼痛是由于盆腔炎症引发的局部组织充血和水肿,导致大量的炎性渗出物积聚或粘连,进而引发盆腔组织内部张力的升高,加上细菌毒素和炎症反应释放出大量的化学致痛物质,最终引起盆腔内弥撒的,定位不精确的疼痛[2]。盆腔炎性疼痛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盆腔炎性疼痛主要是由于生殖道感染所导致的,如生产或流产后的阴道操作不规范或不洁的性行为过于频繁;而慢性盆腔炎性疼痛大多数是由急性盆腔炎性疼痛发展而成,或者是因为患者的发病过于缓慢,所以没有经过急性盆腔炎性疼痛这一过程[3]。

急性盆腔炎性疼痛的临床症状有阴道穹隆有触痛,宫颈举痛,子宫增大,有明显的压痛感。慢性盆腔炎性疼的临床症状有月经紊乱,白带增多,子宫稍稍增大,有触痛感[4]。盆腔炎性疼痛很容易误诊为不孕或急性腹痛,因此临床还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检查来帮助诊断。常见的辅助诊断方式有B超、宫颈分泌物或后穹隆穿刺液细菌培养或药物敏感测试。B超是一种安全性高的辅助检查方式,它能清楚显示盆腔内积液、输卵管增粗的情况。急性盆腔炎性疼痛在确诊前应严禁使用止痛药,以防止对病情的误诊,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方式,尽快治愈,防止发展成为慢性盆腔炎性疼痛。对症支持治疗与抗感染处理是急性盆腔炎性疼痛常用的处理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能有效的控制炎症,缓解疼痛。如果患者在接受抗感染治疗两三天疼痛情况仍没有好转后,或者出现腹痛突然加重、局限性脓肿,就应该接受手术治疗。

慢性盆腔炎性疼痛的患者都会接受一般治疗,即向患者宣教必要的健康教育知识,促进患者对该疾病了解,告诫患者要注意保证营养、日常的运动锻炼和作息规律,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随后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他适合的治疗方式,如物理治疗就是通过温热刺激促进盆腔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提高代谢,促进炎症的消退[5]。但物理治疗不适用于处于月经或怀孕、有出血症状、患有恶性肿瘤、高烧或过敏体质的患者。手术治疗方式主要用于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该类患者一般没有生育的要求,其他治疗方式已经没有效果并且患者的生活与工作严重受到影响。手术治疗一般为行全子宫切除加病灶切除,以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院认为盆腔炎性疼痛的诊断方式主要是在临床症状观察的基础上给予B超、宫颈分泌物等相关辅助检查手段,处理方式依据患者为急性或慢性盆腔炎性疼痛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刘继珍.盆腔炎的治疗办法[J].北方药学,2014,02(13):155-156.

[2]艾咏梅.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效果的观察与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0(15):194.

[3]杨晓丽.急性盆腔炎性疾病35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07(27):60-61.

[4]朱兰,娄文佳.慢性盆腔疼痛临床处理对策[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01(6):64-67.

[5]王含必,孙爱军.盆腔疼痛与妇科内分泌治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04(23):245-248.

[6]朱丽霞.妇科急性腹痛的鉴别诊断与处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4(31):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