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探索与思考谢绍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探索与思考谢绍山

谢绍山

谢绍山

广东省信宜市思贺镇八排小学广东信宜525300

【摘要】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是当前我国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同时也是农村教育中值得重点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值得社会和学校等各个层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要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进行改善,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寻找解决措施,针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实施具体的解决措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农村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探索其管理问题对农村教育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探索与思考

1.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年龄都较小,其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的年龄,在这一阶段,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而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都因为外出务工等原因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难免会存在不少问题,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影响。

1.1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具有较为严重的障碍

父母的关怀和陪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孩子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阶段,会面临着种种问题,这时候非常需要父母的帮助和安慰。父母的陪伴能给孩子安全感和勇气,让孩子有能力面临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让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在成长中遇到问题时有所依靠和倾诉。但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父母几乎从他们出生时起就不在身边,在孩子最需要关怀和照顾时没有父母的陪伴,缺少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因此孩子难免会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在心理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障碍。甚至会有一些孩子会对父母产生埋怨,认为父母并不爱自己,才会不陪在自己身边。

由于很多留守儿童存在着这样的心理,不理解自己的父母,长期在这样的想法中,就会慢慢的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他人交流,性格越来越孤僻。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难免会在心理上存在障碍,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害怕与人交流。

1.2农村留守儿童具有的不良行为意识与生活习惯

小学阶段正是孩子生活习惯养成和形成意识的阶段,但是由于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在身边进行教育和监督,其监护人也大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家中的亲友,他们只关注到了孩子的温饱问题,却忽略了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的行为没有进行及时的纠正,甚至由爷爷奶奶照看的,还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纵容,让孩子更加无法形成正确的意识。由于孩子具有的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会使得孩子在之后的生活中面对一些不良的诱惑难以抵制,在有的时候难以辨别好坏,面对一些不良现象没有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沉迷其中,例如容易出现网瘾,心理逆反等。

1.3.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农村的教育相对比较落后,其教育资源与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而留守儿童有没有父母在身边监督其学习,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也没有人可以请教求助,这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监护人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也无法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一些帮助,这会让孩子越来越不重视学习,其学习状况不容乐观。而小学阶段正是孩子自制力较差的时候,需要有人对其学习进行监督和指导,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难以保障孩子的学习效果。

2.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措施

2.1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健全的组织网络,保障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要加强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首先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首先要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职责分明,分工明确。让留守儿童在学校获得最完善的教育和管理。首先要安排优秀的教师做班主任,选择经验丰富的教师执教。对学生的学习、课外活动、就餐以及住宿等活动都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每位同学都在教师的管理范围内。例如对与教室的秩序,上下课的时间都做规范的规定,规定学生遵守教室的规范,遵守纪律,严格按照上下课时间活动,让学生树立起规则意识。

2.2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亲情服务,呵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要加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还要从制度层面规范学校,完善相关的教育教学制度,从学生到教师的管理都要遵循相关的制度,有制度可依。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此外,由于留守儿童家长都在外务工,与家长的交流少,很多孩子都渴望与家长交流,而家长因为常年见不到孩子,也会担心孩子,想知道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因此,为了让留守儿童和儿童的家长能够多沟通,学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留守儿童提供电话或者网络等条件,让孩子能定时与家长进行通话或者视频,这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能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能够时常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不再埋怨家长,而是能够更加理解家长的付出。同时还能够增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增强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有助于家长更加理解学校,更配合学校的工作。

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有关的心理咨询场所,安排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当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或者非常想念父母,或者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时,都可以寻求心理帮助,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同时,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也要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的学生会因为害羞或者害怕等原因而不会主动寻求老师帮助,教师要主动的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疏导学生,帮助学生走出困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3以全面的素质教育和丰富的特色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综合素养

丰富教学活动以及注重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及全面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发掘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教师安排上,通过安排经验丰富,教学水平先进的教师来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此外,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好奇心旺盛,活泼好动的阶段,在教学设置上,根据学生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兴趣小组,这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学校开设的手工兴趣小组还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规范学生的一些行为和习惯,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规则意识,更好地提升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

2.4以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留守儿童的温馨港湾

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丰富的文体活动有助于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学习和文体活动中,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充满乐趣,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目标,就不会感到无聊,在精神上有所寄托,能够缓解学生对父母的想念。例如,在中秋节或者劳动节这样的节日时,学校可以开展与节日有关的活动或者比赛,营造节日的氛围,例如在中秋节可以开展与节日有关的诗歌朗诵大赛,在端午节可以组织学生们一起学习包粽子。除了这些文化活动,学生的体育锻炼也不可忽视,学校可以定时举行运动会或者体操比赛等多种体育活动,激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既激励了学生们多锻炼身体,又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活跃的氛围,在学生上更加有动力。这些文化体育活动的举办既能够让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又有助于学生们学习激情的增强。让学生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在完善的制度下生活,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让留守儿童有一个温馨的港湾。

3.结语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是一个综合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重要问题,这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都要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为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做出努力。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共同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志科,曾林刚.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问题现状及学校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23-24.

[2]李宁,高楠,门昆明.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教育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东盟博览,2014(11):34-35.

[3]王洪灵.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探讨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6(0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