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连台手术护理风险的循证探究赵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耳鼻喉连台手术护理风险的循证探究赵缨

赵缨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目的:分析耳鼻喉连台手术在护理上的风险性,对相关的护理工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的400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通过对耳鼻喉连台手术的风险循证,找到连台手术中的高危风险因素,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并对两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风险隐患发生率、护理安全质量评分和病人满意程度评分展开对比性的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的患者在护理缺陷和风险隐患的发生率出现明显降低的趋势,护理安全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得分都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耳鼻喉连台手术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积极的应用推广。

【关键词】耳鼻喉;连台手术;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1-0246-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医疗手术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加强,耳鼻喉手术在常规的手术中十分的常见,由于耳鼻喉在人体上特殊的相关性,以及患病组织的内部构造,在进行手术时,进行连台手术很常见,但是由于一般的医院设备的陈旧、护士配备较少等原因,耳鼻喉的连台手术风险隐患很多,各种不安全的因素都可能对手术过程造成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情况产生负面效果[1],所以对于耳鼻喉手术的风险防范已然成为患者最关心和医院部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我科把循证理念引入耳鼻喉的连台手术护理风险的管理中,在细微循证作为切入点人,对护理高风险部分进行剖析和研究,同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前馈控制措施处理,对耳鼻喉的连同手术风险管理获得了重要的临床成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耳鼻喉连台手术患者做为实验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前馈控制实施前耳鼻喉连台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05例,女性95例;年龄3岁~85岁;包括鼻腔及鼻旁窦手术有92例,咽喉部手术有74例,其他(耳部手术、气管及食道异物取出等)34例。选取前馈控制实施后患者200例,男性102例,女性98例;年龄在5岁~80岁;包括鼻腔及鼻旁窦手术有94例,咽喉部手术70例,其他(耳部手术、气管及食道异物取出)36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种构成和手术方式等其他方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施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循证和前馈控制的方法。

1.2.1风险循证在相关的科室内成立专业的护理风险质量控制组,选择有良好临床经验的教授担任小组的组长,对整个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负责。使用检索医学文献数据库结合我院手术现场循证观察的方法进行耳鼻喉连台手术常见的安全隐患实证,对发现的护理风险隐患评判性研究后记录风险因素,同时进行输入危险评估矩阵表的分析工作,根据风险的两个维度(具体指发生频率和一旦出现所产生的负面后果进行量化评估风险水平的分析,形成由高至低的排序,找到耳鼻喉连台手术护理风险高危的因素,经过实验性的分析和排序顺序可以明显的看出,排在前5位的因素是安全核查隐患、坠床隐患、窒息隐患、身心应激隐患和感染隐患[2]。

1.2.2循证分析护理风险质量控制组要对这5项因素进行循证问题探究,深层次的查读护理安全相关的专业文献[3],得到科学理论的循证支撑,与此同时要对我科手术流程中现现有存在的和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进行逐一的筛选和分类,并根据此项工作来对高危护理风险的主要特征、发生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经过科学的总结得出下列几种影响因素,第一是管理上的因素:手术数量的增加造成关于安全性的管理没有实现同步跟上,造成连台手术的密集程度增加,降低了手术安全的系数;同时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程度没有进行实时的考核,护士的操作规范程度各不相同,没有定期的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第二是手术因素:由于耳鼻喉部位解剖位置的特殊,手术切口的消毒不规范极有可能引起感染。第三是护理人员的因素,由于对风险控制的能力不强,同时风险意识缺乏,在连台手术紧张的状态下,极容易出错或出现手术准备不充分,简化或疏漏工作步骤的现象会出现,造成手术风险程度的增加。最后是病人自身的因素:在耳鼻喉手术的发病人群上来看,老人和小孩占了很大的患者比例,这些人大都属于特殊群体,由于年龄的特殊性,在进行有效的沟通、配合程度上都会产生困难,同时这类人群的心理状态大多不好,由于长期受到病情的困扰,容易产生焦虑或烦躁的情绪,同样给手术的进行添加了风险[4]。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专业软件进行统计结果的分析作业,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的方式,计数资料比较应用y检验的方式。

2.结果

通过表1的指标比较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基于风险循证的循证控制在实施后耳鼻喉连台手术的护理缺陷和护理风险隐患发生率明显的下降,护理安全质量评分和病人的满意程度都明显的上升,通过实施前后的针对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耳鼻喉患者在近几年的不断增加,连台手术的临床应用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连台手术的风险性也随着医院设备、护士专业程度、连台周转率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的增加,这种高风险、过负荷的工作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院的负担,实现了对患者的救治,但患者的并发症和满意程度却没有获得有效的提高,同时加剧了风险隐患的出现几率,耳鼻喉手术在手术部位上有明显和其他部位手术的区别,由于发病位置的结构特殊、患者身心波动起伏较大、老幼病人的患病比例高等因素无法避免,同时短小的手术又非常的多、连台的转换只能加快、护士之间的配合却很少,所以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较其他的普通外科手术更高,风险规避起来特别的困难,而循证护理的实施恰好能够有效的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预防和解决,循证护理通过真实、可靠的科学结果作为分析依据,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是一种科学的临床方法,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同时提高了临床护理干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5]。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建立起基于循证且适用于耳鼻喉连台手术护理风险管理的控制模式,在进行安全性管理、护士操作管理、患者满意程度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质量,对传统治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规避和预防,实现了对耳鼻喉连台手术风险性的降低,应该在临床实践上进行应用推广,更好的为耳鼻喉患者的连台手术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洁,王金环.医疗风险的预警指标确定和矩阵量化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4(12):62-65.

[2]魏革.手术室的风险管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6.2(1):67-69.

[3]冯先琼,成翼娟,李继平,等.循证护理:护理发展新动向[J].实用护理杂志,2014.23(12):23-24.

[4]叶文琴,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2(12):35-36.

[5]段丽娟,蒋晓莲.基于循证护理的临床护理决策[J].现代护理,2015.13(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