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中学语文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思考

蓝婕燕

来宾市来宾高级中学广西来宾546100

【摘要】对话教学是互动教学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体现。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的特点及其实际运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取对话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对话教学;存在问题;相关建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全面素质的理念已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广泛接受。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达到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最有效手段。对话教学方式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感和主体意识,同时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提升和有益补充。

一、对话教学的内涵

(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

教师“授业”者的形象根深蒂固,很多教师至今仍习惯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相互沟通,因此让课堂教学氛围僵化、死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都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不能激发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在对话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基础上的一种良性互动,是一种平等的交谈、探讨,是教师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引导,激发出学生对未知的探索欲望、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在这一寻找过程中积累知识、达到学习目的的互动过程。因此,在对话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独立人格得到充分尊重、创新意识得到充分激发,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得以提高[1]。

(二)对话教学是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教学

对话式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单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死板的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通过在课堂上与同学之间、教师之间平等的对话和探讨,学会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究,勇于提出自己独立的、有创新性的疑问,并通过积极主动的动脑、动手,探索多角度、多层次、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对话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对话教学是一种互动式教学

新教改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对话式教学是对这一理念的最好体现[2]。它通过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平等讨论、相互协作、共同探索,让学生完全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大胆地表达学生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对话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勇敢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二、对话式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现状

在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平等的对话式教学,毕竟仍是一种新生的事物,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的影响和束缚,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光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把控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在课堂上不断进行良性互动的教学方式。这种课堂教学方法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对话式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内容与课程意义进行不断的重构和提升,同时对学生讨论方式、思考方向和角度的不断引导和激发,让他们的主动性充分调动。然而,中学语文教师的整体水平和能力,与对话式教学的要求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二)中学语文的对话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对话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仅仅是将传统的“教-学”这方式简单转变为“提问”、“回答”的方式,这恰恰违背了对话教学的初衷。对话教学应该是对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目标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和完善[3]。在对话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要通过对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语言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及时通过引导性的“提问”将学生的关注点吸引到对教学内容的思考上来;通过分组进行协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探索精神;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并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三、在中学语文课堂实施对话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准确把握对话教学的内涵意义

对话教学是一种互动式教学;对话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对话教学是一种平等意识的教学。同时,对话教学还是新课改条件下,“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中学语文课堂的对话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把握其内涵,克服传统教学理念中的缺点和不足,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转变角色,与学生进行真正的平等对话

在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对话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应从知识的“施教”者,转变为学生进行未知探索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以平等的心态和方式与学生进行对话,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中伟.中学语文教改的多元汇聚[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144-147.

[2]刘锡庆.关于中学语文教改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1999(03):11-14.

[3]甘德成.素质教育:中学语文教改的关键[J].海南师院学报,1998(01):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