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梁雪娟

梁雪娟

(南宁市人民西路13号红十字会医院;广西南宁530012)

摘要:目的探究医院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以及有关因素并对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护理措施。方法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抑郁患者中选取108例,按护理措施的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并对脑卒中抑郁患者进行SDS抑郁评估表调查。对照组5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54例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调查分析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技能的满意程度(96.3%)以及为重症监护患者提供基本护理措施的真实率(92.6%)都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66.67%)以及提供基本护理措施的真实率(62.96%),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抑郁患者来说,根据患者自身具体病情,护理人员使用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抑郁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调查分析;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0年4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医治的脑卒中抑郁患者中,选出108例脑卒中抑郁患者,将他们按照给予护理措施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男15例,女39例,年龄37~80岁,平均(55.3±6.7)岁,脑梗死19例,脑血栓形成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实验组男18例,女36例,年龄39~78岁,平均(60.2±5.8)岁,脑梗死17例,脑血栓形成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的检查确诊为脑卒中。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发作类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中国脑卒中后抑郁情况需引起重视脑卒中作为一大危险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调查结果所示,脑卒中住院患者中抑郁发生率达56.58%。国家、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家人都应重视抑郁的发生[2]。

2.1脑卒中患者抑郁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1.1经济水平本研究显示,经济水平一般或差的患者抑郁发生率高于经济水平好的患者。这可能与经济较困难患者担心自己的检查、治疗和恢复费用,担心拖累家人等内疚和负罪情绪有关[3]。

2.1.2文化程度本研究显示,文化程度高者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于文化程度较低者。可能是由于相较文化低者,文化程度较高者对疾病认知更多,容易思前顾后,胡思乱想,思想负担更重。

2.1.3性格特征研究中可见内向者比外向者更易患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内向者更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倾诉,悲观压抑的情绪难以纾解,自己背负更多的负面情绪,而又较少得到他人的关注和支持,肚子面对沉重的心理负担,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故更易患抑郁症[4]。而外向者与他人沟通多,获得外界支持也更多,抑郁发生率较低。

2.1.4日常活动评分(ADL评分)日常生活活动与抑郁症也相关。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出现偏瘫、流涎、肢体运动障碍、言语障碍,活动受限需要他人照顾,自己自理能力差的同时麻烦他人照顾,觉得自己无用、累赘,更促进抑郁情绪滋生。

2.15家庭和睦与否家庭支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极大影响。家庭氛围的好坏、亲人是否理解和支持、是否耐心照顾均直接影响患者的恢复和心理状态的好坏。研究显示家庭若不和睦更易致患者抑郁。

2.2正确的护理对策

2.2.1全面的心理状态评估在患者入院后,护士应全面了解患者身体和心理状况,包括发病时间、疾病进展、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家庭治疗态度等,并采用科学的标准评估,及时了解患者有无抑郁情绪并及时采取干预。

2.2.2增强沟通交流医务人员都应与患者及家属多多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增强对治疗效果的信心,以便治疗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依从性[5]。同时及时发现患者心理状态并尽早进行心理疏导。

2.2.3加强功能锻炼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快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和言语功能的恢复,并教导家人掌握相应知识,共同参与。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认知水平,为患者努力寻求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结果

3.1脑卒中抑郁患者产生的有关因素脑卒中抑郁患者中,直接由于性格内向的45例患者得抑郁症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性格外向的脑卒中患者;大多数数据表明由于文化水平高的35例患者高于其他一般文化水平的患者;研究表明,因为家庭生活水平条件差的27例患者往往患抑郁症的概率大于生活水平好的患者。

3.2两组脑卒中抑郁患者采取护理基础操作真实率以及满意程度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技能的满意程度(96.3%)以及为重症监护患者提供基本护理措施的真实率(92.6%)都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66.67%)以及提供基本护理措施的真实率(62.96%),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

4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很复杂的脑部疾病,脑卒中是由于脑部(缺血或出血)血管破裂而导致的,血压持续并经常性的增高会使血管壁产生病变,导致脑小动脉瘤形成,血压剧烈波动时破裂出血[10]。脑卒中抑郁患者中,性格内向的患者得抑郁症的概率大,由于不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大多数数据表明文化水平高的患者得抑郁症的几率大,可能由于文化水平高的患者生活压力大导致的。研究表明,家庭生活水平条件差的患者往往患抑郁症的概率大,可能患者认为自己是家庭的包袱,长期以来最易形成抑郁。及时对患者采取一系列安全舒适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生活水平提高并加强患者心理的护理,与患者家属一起患者进行沟通,及时满足患者合理的需要是很重要的。除了对患者采取日常操作以外,护理人员也需要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让患者了解一些有关脑卒中疾病的知识,使患者自己能避免一些诱发因素,减少疾病的发生[11-12]。

5综上所述,在进行常规医学治疗的同时,将舒适安全的护理措施用于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比常规治疗脑卒中的效果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患者抑郁情况及有关因素调查,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更专业和更有效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夏慧玲,代亚丽,鲜涛,等.脑卒中患者抑郁及其生活质量的纵向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10,12.

[2]邓平,吴晓牧.高血压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4(4):267-278.

[3]钱佳栋,万默各,徐德明,等.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11):30-31.

[4]李英,彭爱华,董艳丽.社区卒中单元的建立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3):1-3.

[5]王秀莲,薛素波.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