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范方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范方柱

范方柱

身份证号:13293019700126XXXX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居民对房屋建筑的要求逐渐提高,建筑的结构与工艺操作也越来越复杂,大体积混凝土开始广泛应用,怎样提高混凝土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混凝土质量是整个施工流程中的重点问题,混凝土的坚固程度、使用寿命以及裂缝直接对整个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深入研究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十分必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经常被使用的一种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假如施工技术人员没有严格遵循施工技术的要求,不仅会让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不能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就是实际体积超过1m3的混凝土结构,这种混凝土结构的劣势就是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产生裂缝,但由于其具有大体积的特点,经常使用到高层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规模大的建筑工程中去。虽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规模较大,可表面系统却较小,导致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差异巨大,一旦内外部温差超出混凝土所可以承受的范围,其表面就会产生裂缝,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施工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为混凝土结构质量以及建筑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施工过程中,利用的混凝土是大体积混凝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受到大体积混凝土的影响,结构面混凝土总量增加。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会应用分缝分量的形式,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要增加混凝土的使用量,如果内外部温差太大,其带来的影响也就越大,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巨大变化,混凝土养护的难度也会增加。

2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2.1大体积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一般在2-4h,因此要确保混凝土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的运行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往混凝土中加水。当混凝土抵达施工场地之后,要对混凝土进行取样测量,充分的考虑混凝土的坍落度,假如混凝土坍落度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可以采取添加减水剂的措施来让混凝土的配比满足要求。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分面积作业的方法,并且还要确保分割的面积基本相同,要使用分层法对作业区域退坡浇筑。要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振捣棒不仅要有前排还必须要有后排,因为前排振捣棒可以有效的搅和浇筑点的混凝土,而后排振捣棒能够充分的振捣斜坡处的混凝土,振捣的相关操作细节是快速的插进去然后缓慢的拔出来,这样的操作流程能够让混凝土更加严实。通常情况下,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而且每两个相邻插孔间的距离要小于40cm,每插入一次振捣棒的振捣时间要在20s左右。在浇筑好混凝土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抹压定型,要确保二次抹压定型必须在终凝之前完成,因为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混凝土塑性裂缝的发生率。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它的连续性,假如混疑土停止浇筑4h,就需要采取措施来对其进行弥补,例如可以向已经浇筑的混凝土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插入短筋,并且彼此之间的距离应当在50cm左右,让其呈现出梅花形分布。

2.2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技术要点

混凝土拌合完成之后,必须将其快速的运输到施工现场,并且在运输的途中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从而有效的较少混凝土热量的散失,到达施工现场之后,要及时对其浇筑,并且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选取最佳的浇筑方式,通常全面浇筑、分层浇筑、斜面浇筑和分段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浇筑方式。全面分层浇筑一般只适用于面积不大的工程,并且完成第一层混凝土浇筑之后,就应为第二层浇筑做好准备,确保在第一层没有初凝之前就开始第二层的浇筑,以此类推,使用同样的方法直到达到工程的要求;而斜面分层建筑方式一般都在建筑斜面坡度平缓的情况下采用,浇筑的基本流程是先浇筑下部在慢慢往上浇筑,直到整个浇筑面都被完全浇筑;分层分段的浇筑步骤:首先是对施工现场进行分段,然后在浇筑最底层,并逐步对其进行浇筑,在完成一段的浇筑之后才能开展下一段的浇筑。

2.3施工裂缝控制技术

建筑工程在施工时基本都会用到混凝土,所以混凝土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在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很容易出现大小不等的裂缝,相关人员要重视这个问题。所以,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的探讨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裂缝的产生以及合理的对其进行修复,从而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进而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有关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预防和修复的一些措施如下:①要严格依照相关的设计要求来对施工区段进行划分,并根据划分的区段来合理的调控各区段的温度,然后严格遵循施工要求来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此同时在浇筑的过程中,要持续不间断的进行浇筑,从而有效的减少施工缝。在坡度较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②在浇筑筏板的过程中,如果筏板是0.7m就应当把筏板分成两层振捣层和两层浇筑层两种类型;如果浇筑的筏板为0.4m,就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振捣层。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当混凝土的表面没有起泡产生或者混凝土表面开始下沉时,就应当及时的排除振捣时产生的泌水。在振捣好混凝土之后,要为刮浆粗找平,并对其铺上厚度为10mm的碎石,在完成铺碎石之后才能进行提浆,这样能够有效的预防混凝土产生裂缝;③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明确混凝土的需求,并与混凝土的供应商做好沟通,这能够确保混凝土在浇筑时的连续性,从而有效的预防混凝土产生施工缝,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而降低在混凝土在浇筑时堵塞混凝土的泵送管道现象的发生;④混凝土在保持一定应变状态下,可以将内部物质发生相对滑移,从而减小了混凝土所受的机械拉伸强度,使混凝土在总的结构中重新趋于受力稳定,所以在将来所发生的物理或机械变化中可以继续形变,而不会因为受力饱和而发生断裂,让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有效的控制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并且要维持一个月不断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和保温。⑤在选用原材料时所选用的水泥要使用低水化热的,比如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要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可以掺如一部分的粉煤灰来代替水泥。⑥可以使用冷凝管,因为能够有效地降低主楼底板混凝上施工时产生的水化热,同时用冷凝管引出的热水养护混凝土,能够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施工方便,成本低,技术容易掌握。

结语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明确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点和关键技术,用合理的操作流程和施工工序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通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及使用安全性。分层浇筑和后浇带施工的详细开展过程都将直接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效果,为保证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应在各环节中制定规范化的操作标准和流程管理制度,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出改进,充分强化施工技术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黄义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分析[J].科技风,2019(4):102.

[2]郝俊明.刍议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7):25-26.

[3]顾思阳.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