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叶中毒1例报告

/ 1

羊蹄叶中毒1例报告

沙丹王长江

沙丹王长江(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儿科吉林通化134001)

【中图分类号】R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1-0077-02

患儿男,7岁。因呕吐2d,昏迷4h,于2001年4月24日入院。患儿入院前2d,误服羊蹄叶(>100g)后约6h开始剧烈呕吐、乏力、多汗、精神不振,于当地卫生院诊断“胃肠炎”,给予止吐、抗炎、对症治疗,1天后患儿逐渐视物模糊、意识不清、嗜睡、昏迷,转诊多家医院诊断为乙型肝炎、肝昏迷,给予抗炎、保肝、对症治疗,无好转而来我院。病程中无腹痛、腹泻及抽搐。其姐有乙型肝炎病史。

体检:T37.8℃,R22/min,P110/min,BP14.8/6.8kPa,浅昏迷状态,皮肤轻度黄染,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瞳孔直径5mm,光反射迟钝,口唇轻度发绀,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率110/min,律齐。肝右肋下1.0cm,质软,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减低,双膝腱反射亢进,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

辅助检查:入院当时检查血常规:WBC23.6×109/L,S0.84,L0.10。肾功能:尿素氮14.96mmol/L,肌酐114μmol/L,血钙2.3mmol/L,血钾5.16mmol/L,CO2CP10.0mmol/L。HAV-IgM(-),HbsAg(+),抗HCV(-)。

治疗:入院后立即给予吸氧、保护脏器功能、抗感染、镇静、利尿等一系列治疗。约于入院后12h,患儿出现颜面发绀加重、呼吸深大、口吐白沫、肌张力增高,血压逐渐下降至12/6kPa。并于入院后18h发生抽搐,四肢强直,双拳紧握,持续约30s自行缓解,且入院后一直无尿。至入院后22h家属同意血透(血透时间3h4min,共1次),透析后呼吸渐平稳,血压维持在12/6~11/6kPa,心率140/min,心电图示心动过速。入院后30h病情再次恶化,全身皮肤轻度水肿,发绀加重,呼吸急促深大,心音低钝,心率、血压持续下降,肝脏迅速增大至4.0cm,四肢肌张力低下。肾功能:尿素氮19.77mmol/L,肌酐192μmol/L,血糖0.01mmol/L。立即给予地塞米松、纳洛酮、肾上腺素、碳酸氢钠、毒毛K、高渗糖等药物积极抢救,疗效不明显。至入院36h,家属要求放弃治疗,又15min后,心脏停止跳动,而后呼吸逐渐停止,临床死亡。

讨论:羊蹄叶属皱叶酸模(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和全草均可入药。性味:苦、寒、有小毒。功能:清热、通便、利尿、止血、杀虫。主要成分:2-乙酰-1,8二羟基-3-甲基萘,含降血糖成分,同属植物团酸模(rumrxconfertuswilld)的醇提取水溶液,有持久的中枢性降血压作用。本例中毒后48h内即出现明显的多器官功能损害(脑、肾、肝、心及肺),尤以脑、肾、肝脏功能障碍出现早、症状重。并且在持续静脉补充葡萄糖情况下,血糖仍不回升,考虑与羊蹄叶毒素的降糖作用有关。患儿死亡原因为循环衰竭而后呼吸衰竭。本例抢救失败原因:①因罕见羊蹄叶中毒病例报告,又无特殊解毒剂,造成治疗困难;②对羊蹄叶毒性认识不足,未能早期明确诊断;③未早期应用血液透析,使全身各脏器功能严重受损,导致患儿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