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改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3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改善措施

谢绍英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问题;措施;管理;对策

安全是个广义的概念,通常包含劳动保护、生产交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这三个方面,涉及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交通运输安全等内容。对于我们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就是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涵盖所有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采取针对性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才能保证施工作业人员人身安全,保证施工项目建设正常进行,保证施工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促进施工企业良性健康发展。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虽然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上大大加强了,整体来说出现了好转,但是,在施工当中事故仍然发生,目前在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在面临施工安全形式上依然很严峻,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施工现场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近年在建筑工程施工工地因施工人员复杂,工程工期紧,作业环境差,施工过程危险源多,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偏底。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酿成人员伤亡,给施工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和财产损失。事故一旦发生,其后果就无法挽回,防患于未然,把预防措施落到实处,从思想上给予重视,从物质上给予有力保障,在组织机构、安全责任、安全教育、提高防范、监督管理以及劳动保护、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各方面都对事故预防措施予以充分重视。

1.1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

施工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单位领导和主要负责人对安全工作重视

不够,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在管理工作中,施工现场在安全生产上责任不明确,不能很好的将施工管理人员安排到位;检查不认真,处罚不得当,而且有些企业的总领导人过于忙自己的事务,出现了对施工安全生产的规定标准安全生产文件没有时间传达并让施工人员明确,只是一味的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应付走过场,严重影响到了施工能够安全的生产。

1.2安全经费问题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完善,安全设施用品配备不到位

由于建设资金不足或不能够到位出现垫资,不正当分包或转包等因素,以及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成本所导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应付,有名无实;在安全设施用品上也出现了没有任何脚手架或者是安全网等设施,安全管理混乱,大多不符合规范随意性很大,管理水平很低。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1.3安全教育不能够落实到人

在安全教育上落实不及时、施工人员的素质有的较低并不能够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他们大部分没有进行过安全教育培训,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差,应付情况严重,没有意识到其危害性。

1.4监理公司履职不到位

工程监理不及时查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对明显的违章操作不加制止,甚至不到岗,隔三差五地去看一下,跑马观花。不管他们是“有意放纵”还是“无意疏忽”,造成的直接后果都是使施工现场危机四伏,威胁现场人员安危。

1.5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指挥难,施工单位要求工人按规范作业难

因为施工项目部的指挥人员与工人之间夹着一个包工头,当施工项目部要求作业工人按安全操作规程时作业时,项目部管理人员对作业工人没有直接命令关系,而只能通过包工头命令作业工人,间接的指令过程会大大降低命令指挥效率。安全生产指挥效果将大大打折扣。所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指挥较难。工人是包工头请来的,技术好的工人工价要高。包工头为了多赚钱,可以安排普工干技术工的活。可以安排没有工作经验的而工价低的工人从事危险作业,甚至可以在项目部管理人员不在时指示作业工人盗工减料,如被项目部管理人员发现,包工头会假装不知,而可能推三阻四。作业工人作业素质水平取决于包工头的策略,而无法由项目部决定。作业工人与包工头的安全知识水平,施工单位无法在项目周期内改变,这决定了施工单位要求工人规范作业难。

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所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

2.1首先在思想上要觉悟安全第一,严格遵守安全制度

安全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末,贯穿于工期、质量和技术的任

一要素之中,在任何一项要素的组成过程中,若忽视了安全,将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得经济上受损,严重者将可能影响公司和企业的形象。要想在施工中少出事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首先最根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不怕麻烦从小事做起,每道工序一定要进行安全检查,有必要时需要安检员等互查。这需要在明确责任上落实到人,加强对安全管理及要求的重视,从每位人员的思想上把安全放做第一位,而不是进度。将安全生产作为工程施工最主要的工作来抓,树立起“安全第一”的观念。

2.2对工作及施工人员实施安全教育培训,严格安排施工体制

安全素质的提高是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是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能够贯彻落实的保证。要想能够安全施工在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觉悟的基础之上,要严格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不能搞形式,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大部分建筑工地一线作业工人中农民工占绝大多数,首先教育培训要结合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安全意识薄弱的特点,面向生产一线,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实际,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培训教育,让职工能充分提高安全意识,透彻的理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要求,以规范职工的行为,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坚持计划性、长期性、系统性,把这项工作纳入职工的统一教育培训计划,采取多样形式,适时适地,严谨认真地落实好进场教育,特种及特定教育,正常性的教育培训。在管理以及质监技术负责人员要进行严格的要求,增强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因为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同时还要采取规范化作业,坚决否定工作只凭感觉或者靠经验,使施工人员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另外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临时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2.3加强现场工程监理的力度

现场工程监理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实施性施组”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并按经审批合格的“施组”进行现场检查与监控,防止违规作业等。

监理工作的核心是预控。监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现场经验为业主服务,要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问题消除于萌芽状态。各监理组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对图纸会审、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等工作都能按公司要求做到认真、及时、有效。不论工程大小,何种类型,吃透设计意图、熟悉现场情况、制订相应的安全措施及开工前安全准备充分,都是必须的。公司从技术力量上保证,帮助监理组共同做好这一工作。

发挥监理作用。作为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责任主体,既要对施工质量负责,也要对生产安全负责,充分行使监理权利,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现场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对已经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要立即责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隐患排除后才能复工,构筑起施工安全管理的第二道防线。

3.对施工现场事故的应急对策

3.1对施工现场突发事件进行控制

事故控制是指在事故发生前全面地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源,并竭力减少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在事故发生后减少人员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事故控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事故发生之前,全面地消除事故发生的根源,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二是在事故发生之后努力减轻损失的程度。事故预防和事故抑制是事故控制的基本技术,前者是事故发生前的控制措施,后者主要侧重于事故发生时和事故发生后的控制措施。

事故预防是指采取各种预防性手段最大限度的消除或减小可能引起事故的各种潜在因素。事故预防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工程物理法,另一种为人的行为法。

事故抑制是指在事故正在发生或者已经结束的时候,采取各种手段来减少损失的程度,并采取事故后的救助措施。以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为契机,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针对各个时期安全生产整治重点,制定专项整治任务目标,适时地提出整治工作要求。

3.2施工现场事故抑制的管理

施工现场事故抑制按照时间范围可分为两个部分: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和事故发生后的处理。

(1)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在施工现场出现事故时,要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各方面的管理人员、领导要尽快赶到现场,进行事故的紧急处理。这时候进行的事故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组织人员进入事故发生地点,迅速抢救伤员,疏散人员,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人员伤亡无谓增加;保护好施工现场,要求施工现场各物件的位臵、颜色、形状等保持事故结束时的状态,以备将来的事故调查取证;及时的和公安、消防、卫生防疫和安全监察等政府部门联系,寻求他们的帮助和必要的支持;向企业负责人及时通报事故的发展动态,借助企业的力量妥善处理事故。

(2)事故发生后的处理。事故发生后,要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笔录、现场拍照、现场绘图等手段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然后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工作,根据调查所确认的事实,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分析出事故的全部原因,在此基础上,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领导责任者,再根据其在事故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人,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为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编制事故预防措施,在措施中将改善劳动条件、作业环境和提高技术水平放在首位;对广大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教育,使他们吸取教训,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对于事故中的伤亡人员要妥善救治,并按照规定对其进行安臵。

(3)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对无视生产工人安全、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现场存在严重隐患的企业加大惩戒力度,依法对它们进行处罚,真正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敢碰硬。真正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

4.完善政府建筑安全监管措施

4.1建立安全防护临时设施费用专款专用制度。

必须建立为安全生产提供费用的保障机制,在工程施工招投标时,安全费用不得进入竞价,不得压缩。在施工中,监理、建设等单位及有关建筑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做到安全费用及时到位,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4.2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机构及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机构。

由于人员编制少,专业技术人员更少,经费来源得不到保证,建筑安全监督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施工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机构也不容乐观,配备专职安全员,施工现场的安全员基本上都是兼职的,主要是为了被动地应付检查,不能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这样导致企业内部安全管理松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无人抓,安全技术台帐无人理,使安全生产成为“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累赘”。

4.3改进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采用动态跟踪抽查与专人定点负责制相结合的方法。在办理安监手续时,为该工地指定一名安监员,负责对该工地的安全监督交底、平时技术指导及监督现场安全教育与防护措施的实施。对该工地文明施工、安全防护水平的评定,则由站领导带队进行动态跟踪抽查。这种一人定点服务,集体动态打分评定的方法,既解决了工地现场安全员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指导培养了企业、项目部的安全员,又确保了安全检查的公正公平,廉洁执法。

5.结论

总之,施工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企业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施工单位只要增强安全生产的危机感、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措施,严格检查制度落实,就一定能在建筑施工现场营造出安全的工作环境,避免事故发生,杜绝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毛文年.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1(19)

[2]刘丽娜.浅谈建筑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0(09)

[3]房福和.谈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J].华章.2009(02)

[4]方先和:《建筑施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5]包世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

[6]王凤宝:《施工员(土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8-100。

[7]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张立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与技术管理实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