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推广与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葫芦丝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推广与运用

蔡颖

蔡颖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富都小学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葫芦丝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推广与运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知、音乐沟通、葫芦丝的实际操作等能力。鉴于此,本文通过小葫芦丝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优势进行分析,通过对如何将葫芦丝的教学应用到小学音乐教育中进行阐述,最后阐明了葫芦丝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成长的意义,旨在为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模式、能力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字:葫芦丝;小学音乐;推广;应用

引言

现如今,我国音乐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将学习乐器的内容注入到学生音乐学习的生涯的呼声越来越高[1]。因此,小学音乐的葫芦丝的教学已经成为现在正在被人们热议的话题,加强对葫芦丝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推广与运用成为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

1.葫芦丝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优势

1.1乐器自身的优势

葫芦丝是我国的传统乐器,将葫芦丝的教学应用在小学学习生涯中,主要利用葫芦丝的优越性,帮助小学生做好音乐的启蒙,葫芦丝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体积较小,便于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携带,与钢琴、架子鼓等大型的乐器不同,葫芦丝能够让小学生在想要吹奏的时候就能够进行演奏,在练习时不拘于场地。(2)音色动听,葫芦丝的音域为中部,较为动听,曲风也多为欢快,利于小学生的学习。且指法简单,能够很快的上手,小学生容易对葫芦丝的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能够通过教导小学生吹奏简单的歌曲,不断的提升小学生对音乐世界的探索。(3)性价比较高,很多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些优质兴趣爱好,但是无论是钢琴、古筝、小提琴都十分昂贵,成为了部分家长的负担。但是葫芦丝的价格较低,即便是从未学习过音乐的小学生也能够通过简单的教学掌握,因此,这也是葫芦丝的教学能够应用到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1.2丰富小学生的个人才艺

学习葫芦丝是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体现,通过这样的实际乐器的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够的积极性。保证小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除了加强对知识的学习,还能够不断的提升对艺术素养。能够增加小学生的兴趣的广度,不断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小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将葫芦丝作为一生追求的音乐信仰,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也能够充分地被展示出来。还能够成为小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与众不同的才艺能力,小学生通过葫芦丝的才艺的展示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度,从而收获成就感

2.如何将葫芦丝的教学应用到小学音乐教育中

2.1加强音乐课堂的葫芦丝教学

音乐课堂是小学生学习葫芦丝的主要阵地之一,在课堂上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以往的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主要以教授小学生唱歌为主,但是小学生在演唱的学习中,由于掌握不好演唱技巧就会导致在唱歌中出现小学生一味的大声唱,反而对小学生的嗓子起到伤害,小学生会感到疲劳,逐渐失去了学习歌唱的兴趣。利用葫芦丝和唱歌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导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教学要求。

在进行葫芦丝教学之前,教师应该让小学生进行音乐节奏、拍子的学习。通过对节奏的掌握再让小学生进行葫芦丝吹奏。例如,当教师进行《雪绒花》歌曲的教学的时候,由于歌曲较为简单,所以,教师首先要将这首歌曲的乐谱书写在黑板上,让小学生根据四八拍,进行拍唱,只有学会打节奏,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葫芦丝实际吹奏训练。通过这样的不断的训练,小学生当遇到一个曲目的时候,能够通过乐谱进行打拍,依靠自己的能力就完整的演奏一首曲目。教师只要针对小学生要走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教学就可以。这样就能够合理的利用音乐课堂的时间,小学生在识谱打拍的过程中,休息嗓子,并且能够提升以往音乐教学中没有的自我学习的模式,让小学生更愿意学习音乐。

在葫芦丝的音乐教学中,还要通过对传统古文化的传播,来增加小学生对于葫芦丝的兴趣。随着西洋乐器的传入,小学生对于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认识要多于古筝、葫芦丝等传统乐器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前主要的任务就是提升小学生对于葫芦丝的认识。利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的形式,讲述葫芦丝的诞生。教师在这样的故事中增加神话色彩,能够不断的小学生对于神秘事物的好奇心。将葫芦丝赋予英雄色彩,能够与小学生的自身英雄主义契合,让小学生能够将葫芦丝不仅仅当做成一种乐器,更多的是学习葫芦丝上凝聚这数百年来傣族的文化内涵,小学生的葫芦丝学习不仅仅是对音乐素养的提升,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文化进行传播和发扬。

2.2利用二声部进行吹奏

在新课改后的小学的音乐教材中能够,增加了二声部的概念,以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水平,很难通过对声音的控制,完成演唱。所以就可以利用葫芦丝进行吹奏演唱。当小学生进行葫芦丝二声部的教学时,由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吹奏技巧,所以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曲目。这是教师可以进行较难的歌曲的教学,这也是展示音乐性的时刻。因为大部分音乐在演奏中都是以合奏的形式,这样才能够增加音乐的层次感,所以学习中,小学生就需要通过合奏的形式共同完成。例如,当教师进行《金孔雀轻轻跳》的教学时,让小学生通过声部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负责高声部的演奏,一部分负责中声部演奏。每一部分小学生的乐谱各不相同,让小学生自己练好需要演奏的部分,在进行整体的合奏。小学生通过合奏能够让音乐变得具有层次感,提升给小学生的成就感,让小学生真正的认识到音乐的魅力[2]。

2.3加强小学生音乐的律动性

每个乐器都有其独特的气质,通过对乐器的气质的掌握,能够更快的加强小学生对乐器学习的掌握。葫芦丝是云南的特色民族乐器,是当时在云南居住的少数民族傣族的代表性乐器之一。所以,在葫芦丝的音乐本身就具有载歌载舞的气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对乐器气质的掌握。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能够通过载歌载舞的律动增加小学生的音乐律动感。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鼓励小学生进行自由舞蹈动作来表达音乐情感。通过以葫芦丝作为道具,在吹奏中演奏舞蹈,这样小学生的演奏效果会更加自然,小学生在吹奏的过程中不用过分关注对音节、音调的掌握,及时有出错的地方也没有关系,学生更重要的是对音乐以及音乐性的学习,只有让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到舒适愉悦,才能够真正的激发小学生对于葫芦丝学习的热情,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意义。

3.葫芦丝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成长的意义

3.1加强对音乐的实践

传统的音乐教学就是教师利用设备进行音乐的播放,让小学生通过聆听分享自己的所感。但是大多数的小学生在音乐素养方面还不足,所以经常会出现“鸭子听雷”的情况。因此,音乐教学就没有意义,但是通过这样的葫芦丝教学法,能够让小学生通过自身的吹奏实践,置身于音乐当中。以某一曲目为例,只是单纯的听,小学生很难通过音阶的变化找到切合创作者的创作心境。但是如果小学生通过学习吹奏,就能够对歌曲的节奏、曲调都有一定的而了解,久而久之就自觉地学习会这首歌曲的情感表达。小学生也能够自己的吹奏情感变化,表现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3.2增强素质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要渗透在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因此,加强对小学生的葫芦丝的音乐教学,主要以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素质教学的凸显、葫芦丝实际操作能力为教学要求,因此,葫芦丝教学是教学任务展示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小学生音乐感知的培养,能够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让小学生对任何形式的音乐都有一定鉴赏能力。通过音乐对情操的陶冶能力,小学生能够在音乐中并获得力量,成为在未来生活学习中,能够在闲暇时间或者艰难时候指引自己前行的一盏明灯。丰富小学生的精神层次的满足感,为学生日后的成长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

4.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小学生在音乐认知水平需要以加强小学生对葫芦丝的认识、进一步重视音乐的实操性、加强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等方面为依据,能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有限时间利用率、加强促进小学教师掌握葫芦丝的教学专业能力上升空间。

参考文献:

[1]陈贝,师莹.浅析将葫芦丝引进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13):50-50.

[2]任思.“微视频”在小学葫芦丝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6(z2):68-70.

[3]邹霞.“小葫芦,大作用”——谈小学葫芦丝课堂体验式教学的策略[J].教师,2017(21):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