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孕引产患者的心理护理

/ 1

中孕引产患者的心理护理

张红

张红(荥阳市妇幼保健院450100)

中孕指孕周在13~28周的妊娠,引产是人为终止妊娠的一项措施。引产者中有一部分为产检时发现胎儿发育异常或有不宜继续妊娠的疾病,一部分为计划外怀孕的。中孕引产患者由于对引产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对手术又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普遍存在恐惧、怕疼痛、怕手术效果不佳、怕留后遗症等心理,对引产患者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和帮助其顺利引产成功之外,还要做好心理护理,减少心理伤害,医护人员应认真了解引产患者的心理,针对住院期间各期及不同患者心理变化特点,正确及时制定心理护理方案。

1入院后的心理护理

1.1对患者应该主动热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消除环境陌生感,建立良好地护患关系,使患者尽快熟知自己的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并介绍有关引产知识,主要的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大致了解引产的过程,可能产生的疼痛和原因,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减轻恐惧感,以良好地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和护理。

1.2因胎儿发育异常的而被迫引产的患者,前期对胎儿有较高的期望值,发现胎儿发育异常时往往一下子不能接受现实,心理落差大导致情绪低落,提及胎儿会感到失望伤心,应单独安排房间,以免周围病患对其造成不良刺激,护士应用温和的态度正确引导患者思维,使其面对并接受现实,寄希望下次怀孕健康宝宝,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悲伤。

1.3未婚先孕在中期引产的患者,往往年龄比较小,除了胆怯、紧张、尴尬外,还会担心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担心会影响以后的怀孕,对这样的患者应注意保护其隐私,思想感情上不要疏远歧视她们,不要随意讨论患者社会关系,以免增加心理羞怯感。

1.4妊娠合并其它病症的引产病人心理护理尤其重要,她们当中有些人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而这些病本身就可能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何况还合并妊娠,这类病人常因道听途说对病情的严重性有所了解,因而思想特别紧张。我们不仅要详细了解其现病史及生育史,而且要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作好一切抢救的准备工作,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应保持沉着冷静,切不可形露于色,要以自己的言行给病人以信心和安全感,尽可能取得病人的密切合作。

2分娩期的心理护理

2.1宫缩发动后,会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应教会患者使用调整呼吸法减轻并适应宫缩痛,规律宫缩后可以送入待产室,根据情况让丈夫或家属陪伴,精神比较紧张和对疼痛敏感的患者可以及早运用阵痛分娩技术减轻宫缩痛,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2.2要耐心的讲解关于分娩知识,鼓励适量清淡饮食,医护人员尽量陪伴在患者身边,适当的身体接触可以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和对疼痛带来的恐惧紧张感,抚摸患者手和手臂或者有节律对腹部腰部进行环形轻抚,语言上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态度支持患者,与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病人精神上放松。

2.3分娩时指导患者配合医护人员,部分畸形儿估计容易造成会阴撕裂者,与患者和家属讲解清楚,行会阴神经麻醉后做会阴侧切术助娩,减少患者伤害和疼痛。对有妊娠合并症的患者要密切监护,注意并发症症状,需要时请内科医生共同监护。

2.4产后在产房观察1~2小时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密切监护宫缩和阴道出血情况。护士及时的喂饮温热的红糖水,可给患者感觉温暖,以免患者产生被忽视感。与正常产妇分屋安置,以免患者看见其他产妇初为人母的喜悦和新生儿时念及自己放弃的胎儿引起心理不适,适量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送患者回病房时要体贴周到。

3产后心理护理指导

3.1产后的患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促进身体恢复,根据情况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2对胎儿发育异常引产后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并安慰她们,帮助寻找胎儿发育异常原因,介绍一些有关孕期保健的书籍,鼓励患者正确面对疾病,需要时积极治疗,宣教产前检查知识,重视产前检查,必要时夫妇双方体检,树立再次孕育健康宝宝的信心。

3.3对未婚先孕引产后患者,用诚恳的态度告知患者多次引产、流产对身体的危害以及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与家属共同引导患者树立正确人生观社会观,用崇高的道德观引导患者,暗示她们自尊自爱。医护人员用特有的职业同情心和责任感关心她们,抚慰其心灵和身体的创伤,同时注意语言,为她们保密,不能到处宣扬伤害她们的自尊心。

3.4对意外怀孕引产后的患者,宣教避孕知识,积极采取避孕措施。

3.5妊娠并含其他病症的引产术后病人,注意合理用药,宣教有关疾病知识,给予心理安慰并强化患者的心理支持系统,不宜妊娠者应避免再孕。

总之,妇产科中孕引产患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女性群体,在住院期间患者往往胆怯心理重,感受性强,情绪思想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责任护士和与患者接触的医护人员应按照生物-社会-心理护理模式,多与病人沟通,并根据个人的人格特点,提出相应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注重心理感受,体现人文关怀,对患者进行身心治疗、护理,并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正确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