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化企业危险因素辨识及风险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石油炼化企业危险因素辨识及风险控制

苏凤明1李宏宇2

①大庆炼化公司质量检验与环保监测中心黑龙江大庆163000②大庆炼化公司安全监督站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石油炼化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因此其运转设备的人员操作以及各项装置安全使用等等一系列工作具有潜在的种种危险需要十分的重视。由于石油炼化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原因也多种多样,因此,现代企业管理中,危险源的辨识对炼化企业安全工作者研究事故发生原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炼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并提出了危险源的安全控制措施,从而为炼化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石油炼化企业;危险辨识;安全控制

前言:石油炼化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不仅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在整个日常的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危险性因素。但由于炼油化工行业本身具有相当高的危险性,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或生产大量易燃、易爆以及具有毒性的危险物质,一些重大危险因素引发的事故发生居高不下。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炼油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1炼化行业的危险因素

随着石油炼制行业的危险因素也暴漏出来,通过在生产上的实际经历和对炼化企业的事故将炼化行业的危险因素总结:

1.1设计缺陷导致的事故

即在设计阶段没有考虑装置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造成装置先天不足,运行投产后很可能发生事故。

1.2设备问题导致的事故

设备是炼化装置生产的物质基础。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如果存在问题,那么导致事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1.3变更管理不善导致的事故

在实际生产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由于各种目的,对装置和工艺进行了一些变动,但没有预见这些变动对装置和工艺的负面影响,没有进行危险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缺乏对变化的有效管理,由此产生的一些隐患,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操作错误导致的事故。操作错误即包括违章操作和人为的操作失误也包括操作规程不完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这样的失误往往是致命的。

1.4应急救援不当导致的扩大、次生事故

应急救援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消除事故影响、营救受困人员、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手段。但如果应急管理培训等方面存在薄弱的环节,应急救援缺乏针对性,平时演练不到位,救援器材不足,施救人员缺乏救援知识等往往会造成事故扩大甚至发生次生事故。

2炼化工艺过程危险辨识

2.1炼化生产所需物质危险辨识

炼油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存在。炼化企业所涉及的原材料及产品通常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酸碱腐蚀性的特点,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种化学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各不相同,且生产产品的性质也具有较大差异。因此,生产物质间的反应活性、燃烧性、毒性以及稳定性方面存在不同。为了能够良好地贮存并且选取恰当的反应工艺,必须了解并掌握各生产物质的危险属性以及其危害程度。

2.2炼化生产设备与工艺危险辨识

炼油化工中常见的生产工艺有:常减压、催化、催化重整、催化加氢、加氢裂化等生产流程,并伴随着苯抽提、硫黄、污水等各种环保装置,针对不同的流程以及原料特点选取相应的专用设备或处理方法至关重要。炼油化工原料以各种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的形式存在,这些材料需要进行储存,通常为球形罐、立式圆筒储罐等。为达到后续反应的要求,通常需要气化或预热,最终经一系列反应让原材料变成产品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化工设备。常见的化工设备有:蒸馏塔、常压塔、减压塔、再生器、提升反应器、沉降器、反应器、泵和压缩机等设备。不同设备均具有不同的压力、温度、反应速率等操作参数,针对不同的原材料选取相应的操作设备,否则如储罐设备存在不合理就很容易导致泄漏、爆炸等火灾事故。反应装置不符合物料反应特性将出现氢脆、超温甚至爆炸等严重损失。因此,炼化生产设备的选取、维护应与其选取的生产工艺相适应。

2.3炼化生产产品的储存

炼油化工企业主要产品为:汽油、柴油和煤油,并伴随少量的溶剂及其他化工原料,这些化工产品的储存按设置形式主要有:埋地油罐、覆土油罐和油管等;按结构形式主要有:球形罐、固定顶油罐、浮顶油罐等。按油质可分为轻质油和重质油两种。储罐区的危险主要来源于储存的油品具有很强的燃烧性,并且对油品具有挥发性,对储罐的压力以及环境温度较为敏感。储存产品的容器应注意储存压力及储罐温度,同时定期观测器壁腐蚀,尤其应注意焊缝接口处、管线弯头处及法兰连接处,保证容器及管道不超压不超温,密封性良好。

3炼油化工过程安全控制

对能量危险源,采用了LEC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与分级,计算公式为:D=LEC[1]。其中主要因素采用定量打分的方式,将得到的数值进行相乘来得到评价数值。通过对炼油化工企业的危险辨识以及对危险能量元的LEC分析,不难发现,炼油化工企业的危险源大多具有隐藏性,潜在性,这需要安全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相应工艺,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如下。

3.1固定装置设备的检查

炼油化工企业应特别注意反应器及相关储存装置的腐蚀程度和运转性能,保证各连接处的密封性能,防止因腐蚀泄漏或松动泄漏发生事故。应根据设计资料,对不同化工原材料的不同物理化学性质选择相适应的反应器和储罐,特别是对具有挥发性、腐蚀性、泄漏毒性的化工原材料更应选择强度高、耐腐蚀的特殊材质的感应器和储罐。充分考虑装置内及各装置间输送管道的材质,管道的分布等方面因素,特别注意管道拐弯处的焊缝及弯头的安全情况。保证法兰接口垫片规格选择的适应性,从而实现连接处的高度密封。

3.2生产物料性质监测

炼油化工企业应配备专业人员对各装置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严格的化验,分析其组成成分,充分考虑不同组分构成的混合物的反应活性、稳定性和燃烧爆炸点等相关指标,为相应装置的技术人员调整操作提供数据指标,为操作人员提供参数调整支持。

3.3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完善预警机制

炼油化工企业应向集成化、自动化、模块化方面不断完善,构建各模块良好的监控系统,可以有地的保证装置内各重要反应器、动设备处于监控之中,从而实现第一时间对隐患的发现及排除,通过智能化预警设备,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同时,需要提高操作人员的个人安全意识及逃生技能。炼油化工企业生产难度系数高,应加强对操作人员专业知识技术的培训,通过科学的奖励制度激发操作人员对安全隐患的排查积极性,从而从源头消除危险源。

结语:炼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危险源通常具有潜在性与隐藏性,通常暴露在装置不留意的死角位置,因此,作为企业来说,我们要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增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炼油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安全防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给企业职工营造一个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必须不断提高对危险源的辨识能力,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保证装置的连续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徐卫忠.化学工业园区重大危险源分级及应急资源评估[D].沈阳:东北大学,2015.

[2]杨文亮,李建斌.煤矿危险源辨识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探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3.

[3]蒋晓光.基于模糊理论的煤矿生产安全风险评价与对策[D].安徽:安徽理工大学,2014.

[4]赵耀江.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危险源辨识方法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3.

[5]周荣义.重大工业事故后果预测在安全规划与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5.

[6]王晓丽.基于BP神经网络的石化码头储罐区危险源动态分级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