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主体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房屋建筑主体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探讨

孙成

山东省淄博建衡工程检测研究中心255000

摘要:为了满足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需要,无论是城乡结合部的民用住宅、工业建筑,还是城市核心地区的高档住宅小区,社会各界备受关注的仍然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选择最适合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满足人们的品质需求,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房屋主体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要求较高,以确保满足建筑物上各种负载的承载需求。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和施工条件及施工技术等,都会对房屋主体施工产生相应影响,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这也是本文所要探析的主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养护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直接受原材料质量的影响。譬如,水泥强度关乎着混凝土的强度。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用砂主要是天然河砂,近年来,建筑用砂量过大,河砂过度开采,导致资源紧缺,一些质量偏低的矿砂或者人工砂成了替补。这些砂石很多条件不能满足建筑要求,所以在使用前一定要对砂石进行分级试验。普通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对砂石的规格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砂石中杂质在超标,会在其表面形成包裹,集料与水泥之间粘合度降低,使混凝土的性能不稳定。砂石中杂质超标还会抑制水泥水化、使混凝土强度降低。混凝土中水的成分多少,是导致混凝土强度波动过大的主要因素。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应当不断加强对原材料质量控制,还要根据相关工作人员随时随地检测记录变化规律,并随时出具解决问题的措施。因此在混凝土使用的过程中,各种原材料质量达到施工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二、对原材料的管理控制

在施工前对原材料进行科学管理是防止材料变质、消耗的主要措施。保证料场的排水设施完善,做好粉料仓库的防潮、防风、放湿措施。原材料应按照标号码放整齐、摆放有序,以免错用乱用。对料库派人专管,做到出入库双检查。

三、原材料配合比控制

原材料的科学配比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先决条件。根据建筑所需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耐久性等等设计原材料的配合比,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重点工作,不能凭借经验而谈,必须经过实际实验确定既满足施工需求、又满足经济实惠的科学配合比值。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抗压力的强度取决于水泥的用量和水灰比的大小,控制好水泥和水灰的比重是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由实际工作经验所得,在配合比相同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水泥强度的增高而增高,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变底,确保计量工具的精准度,并对原料剂量进行定期动(静)数据校验。根据不同类搅拌机的使用、搅拌类型、运输过程等环节确定合理的搅拌时间。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加强检测力度,不仅要对混凝土进行随机抽样检测,还有对每车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进行目测检查,严谨不合格产品入关。对于特殊制作工艺的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有着特殊的要求,除了考虑以上因素外,还应当注意坍塌度损失情况、运输时间的控制、传输设备的工艺要求和技术条件、气候温度条件等等因素的改变对混凝土质量产生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原材料的质量变化通过实验而进行适当调整。

四、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经过原料选配、搅拌运输到最后的浇筑成型都有经过层层把关、质量严控。混凝土浇筑是建筑施工的重点环节。在混凝土实施浇筑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门负责人应对人员组织、原材料配合比、浇筑方法、养护措施、后期技术处理措施等进行审核。严格控制浇筑流程,科学安排施工程序,进行分块、分层浇筑。对施工设备的稳定性、设备质量进行检测,看能否达到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工艺流程是否达到施工要求,在混凝土投入使用前,应对其强度、坍塌度和其他性能进行检测,随机抽取式样进行试验,严谨不合格产品投入使用。在混凝土浇筑成型过程中,注意振捣工作细节,是否有漏振或振动不实的地方。因为如果振捣不实不仅容易产生外观上的气孔、裂缝、麻面等质量问题,还会造成内部孔洞、蜂窝等内部质量缺陷,这种缺陷在房屋主体工程中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为了避免以上质量问题产生,应对混凝土浇筑实施二次振动,减少内部气孔、裂缝的产生,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粘合力,抗拉强度增大、抗裂性能高。

五、浇筑后早期养护措施

对混凝土实施早期养护的目的是在保持温湿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使混凝土免受不利因素的影响,防止出现影响建筑质量的冷缩和干缩现象的发生;使水泥的水化作用良好发挥,进而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能力。通常混凝土在浇筑成型后,受外力、温度、湿度等条件影响,结构或构件产生收缩变形。为了保证浇筑好的混凝土构件不出现质量问题,提前进行控制,做好混凝土构件成型后的早期养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在房屋建筑主体工程中,对不同部位应采用不同的养护方法。通常的养护方法有覆盖浇水养护(梁板)、薄膜布养护(立柱)、薄膜养生液养护(墙体)等。在冬期,对混凝土构件应该添加综合蓄热法养护和薄膜布加保温被进行保温养护。

1、把握起始养护时间,控制早期病变

对于普通混凝土而言,为了使水泥充分水化,确保混凝土硬度进一步增强,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的最初养护时间应在浇筑完成后的12小时之内。添加大量减水剂的商品混凝土,浇筑后8个小时就会出现收缩加剧现象,实际证明,在商品混凝土初凝后的几个小时结构体表面就会出现病变。根据混凝土的特点,适时抓住混凝土的起始养护时间,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于降低收缩程度、减少成品开裂。现在有很多施工单位不考虑混凝土的实际情况,盲目地采用传统的养护方法,是造成混凝土构件出现裂变的主要原因。

2、提供及时充分湿养护,减少病变发生

及时充分湿养护是在保障混凝土不缺水的前提下进行的。一般在混凝土刚刚出现凝结时就可采取湿养护,因受混凝土原料特性和外界气候环境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掌握及时养护是有难度的。在混凝土浇筑完工后,如果保湿做得不及时也不充分,导致裂纹、起砂等质量病变的加剧。

3、实施二次抹压,修复施工缺陷

混凝土在初凝的过程中,环境相对湿度低于100%时就会出现失水现象,造成裂纹、孔道,如果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裂纹和孔道会逐渐加深加大,严重影响建筑质量。二次抹压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经过第一道抹平工序,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及时养护的情况下做的一项工作。二次抹压不仅能弥补构件表面缺陷、增加混凝土表层密度,还能减缓混凝土内部水分流失速度,提高混凝土的硬度和抗裂性。把圆盘式抹光机作为二次抹压的工具,修复表面缺陷、增加密实度是非常理想的。做好二次抹压工作后应及时做好湿养护,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混凝土的硬化速度,提高耐久性。

结束语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在迎来了巨大发展商机的同时,也面临着行业激烈竞争和社会形势严峻挑战。身处经济浪潮中的建筑商们如何取得长久发展之计?常言说,“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才是企业立足建筑行业的基石,在混凝土被广泛运用的建筑行业,重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实施科学管理,提高整体建筑质量,不失为建筑企业牢根固本的良策。

参考文献

[1]胡丹辉.论混凝土调配技术在房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

[2]周建.房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处理及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3).

[3]彭庭.浅谈房屋建设混凝土的施工[J].中华民居,2013,(36):453.

[4]孙中辉.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4,(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