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运用

刘守峰杨伟伟

东营市垦利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东营257500

摘要:近年来,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运用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信息化教学对中职教师的素质要求,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提高查找资源的能力等多个角度与方面,就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运用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中职;建筑专业;信息化教学;运用

1前言

作为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一项重要方面,信息化教学的关键地位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信息化教学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中职建筑专业教学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1教学实践匮乏

建筑专业的发展更多在于其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性,但是在目前的大多数中职院校中,其建筑专业课程教学几乎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极为被动的状态,完全跟着教师的教学内容展开学习。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教学的实践性操作严重匮乏,因此导致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明显多于动手实践操作,这是当下中职建筑专业课程教学开展的主要问题。

2.2实用性教学内容不足

在当前的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因为相关实践操作平台匮乏,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与实际内容相脱节。此外,多数中职建筑专业在教学的内容上缺乏创新性,其所教习的内容很难有效结合时代教学需求,特别是最新的建筑学理论,更是无法获得及时更新。因而直接致使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目前建筑行业发展实际相脱离,难以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2.3师资力量匮乏

在中职院校内建筑专业所涉及的行业领域较为复杂,特别是在物理和数学基础上的课程内容,这方面内容对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当中,都必须注重实践教学,要为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加以支撑。但是大多数建筑专业教师本身实践教学能力也相对匮乏,特别是在教学的理念方面,更是缺少一定的创新性。

3信息化教学对中职教师的素质要求

3.1信息化教学要求中职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在信息化教育浪潮中,中职教师要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首先要重视创新意识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要改变崇尚经验和权威的陈旧观念,倡导创新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第一教育目标。因此,中职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导学生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处处学习,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2信息化教学要求中职教师提高信息化素养

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就要有利用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中职教师应该具有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能力,能够利用网络信息为学生创造丰富、生动、实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中职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掌握能够与信息化教学相匹配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丰富、拓展和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第三,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与学生进行信息化沟通,如利用微博、微信、博客等现代交流方式。

3.3信息化教学要求中职教师变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角,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形式呆板,内容枯燥,遏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课外学习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转变角色定位,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信息资源的查询者,信息化课堂的设计者,信息化课程的开发者,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倾听者和交流者。

4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运用探讨

4.1提高查找资源、获取资源的能力

借助搜索引擎获取资源,根据信息的关键词、词组、字段等搜索百度、Google等。要获取一些一般性的文档资源可以在百度文库或者豆丁文库下载。如果要查找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术文献或学术论文可以搜索知网数据库或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若搜出来的信息量太大,为了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可以。

运用布尔逻辑算符,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准率和查全率:运用“逻辑与(and或木)”连接检索概念,缩小检索范围;运用“逻辑或(or或+)”连接检索概念以避免漏检,可以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全率;运用“逻辑非(not或一)”连接检索概念,缩小检索范围,使检索结果更精确。在实际检索文献时,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使用多个布尔逻辑运算符,以准确表达检索主题。也可进行字段限定:输入intitle:进行标题限定;输入site:进行网址限制;输入filetype:进行文档类型限定。

4.2学习多种软件并提升软件的操作能力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的习惯决定了课堂效果的好坏,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着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掌握几种常用的文档格式的转换方法:如PDF、DOC、PPT格式之间的互相转换。应当具备交互式测试媒体的开发能力:如使用Word的窗口功能、或者使用QuizCreator软件制作交互式电子试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实现与学生的互动教学。

4.3巧妙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借助各种教具、投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通过形、声、光、色的传递,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苦差事。例如在《力学》课程教学中,绪论课讲授的成功与否,对能否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是否能激发学生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绪论主要介绍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学习方法等,如果仅仅照本宣科陈述其基本概念、计算原理等,学生难免觉得索然无味,再也提不起对《力学》课的兴趣。此时不妨利用视频和图片展示学生耳熟能详的“鸟巢”工程,简单介绍“鸟巢”工程的力学模型以及“鸟巢”工程涉及的典型力学问题:物体的受力、平衡条件及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让学生明白原来小小的力学确是伟大工程的基础,这样学生体会到《力学》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与将来工作的相关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潜能。

4.4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突破教学重难点

建筑工程专业课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和知识点比较抽象或复杂,教师难教、学生难懂,成为教学的一大瓶颈。运用信息技术将图文、声音、动画、视频结合,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同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力学》课程教学中,讲解力的两种效应时,力的外效应(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学生一般比较容易理解,而力的内效应(使物体产生变形)学生往往觉得比较抽象。这时可以通过播放职业棒球运动员击打棒球的一瞬间棒球与棒球棒之间的慢动作特写,学生看到了棒球的变形容易理解力的内效应,这比语言解释更加直观形象、新颖生动、一目了然。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运用的研究,对于其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中职建筑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信息化教学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卢远程.中职教育引入新型信息化教育手段的必要性和策略探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11):60-62.

[2]赵国良.教育信息化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7(01):115-116.

[3]丘荣美.浅谈中职教育信息化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2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