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水质污染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水库水质污染分析及对策

玉军华

富宁县环境监测站云南富宁663400

摘要: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水库具有水系和水流调节作用,对于水库中水文变化影响较大。而在当前水质污染问题较为严峻背景下,加强水库水质污染分析,有助于综合分析水污染情况,为后续的污染治理提供支持。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水库;污染;污染分析;防治对策

在社会经济持续增长下,生态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污染和破坏,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污染物随意排放到水库中,加剧水库水质污染,破坏生态环境。而在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中,河流流域环境治理力度不断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如何有效解决水库水质污染问题,应该在综合水质污染分析基础上,制定合理措施予以防控,以便于改善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通过水库水质污染分析和防控研究,可以改善其中不足,对于后续相关工作展开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一、水库水质污染概述

水库作为一种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在水库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增加下,具有防洪、防汛、抗旱、供水灌溉和旅游等作用,对于水库正常供水影响较为深远。供水指标符合要求后,结合相关标准进行分析,保证水库水质符合引用二级标准。水库水质好坏,直接关乎农业供水、城市供水和工业供水质量,由于水库水质污染,将会影响到水库原有作用发挥,破坏水环境,加剧水资源损耗。

近些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人类活动不断发展中,水污染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地表水主要是以水库和湖泊为主,地表水污染问题有别于供水系统污染,供水系统污染是可以治理的,但是水源污染将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治理难度较大,需要经历长期过程实现。故此,加强水库水质污染分析和治理,有助于改善饮水危机,维护水系统平衡。

二、水库水质污染现状分析

通常情况下,水系统是具有自我净化能力的,污染问题尚不严重下,可以通过水系统自身的自净能力,即可实现水库中污染物沉淀、扩散、稀释和还原,促使水系统逐渐恢复到自然状态。但是,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规避二次污染。通过对水库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分析,探究水污染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人类活动的水污染

人类活动是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水库周边乡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加剧水污染。城市通常会建设污水处理厂,但是一些偏远地区却很少会设立专门的污水处理厂,加之农户厕所和养殖场依河而建,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加剧水库水质污染。城市人口相对集中,污水中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尤其是汽车尾气污染加剧酸雨形成,对生态环境带来更为严重的污染,破坏水系统平衡[1]。

(二)工业生产的水污染

工业生产的水污染问题严峻,尤其是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下,工业生产中出现的废水成分含量较为复杂,有大量化学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水污染。不同工厂排放的废水成分不同,危害大、种类多、处理难度大,种种客观因素加剧水污染。相较于人们生活污水而言,工业废水对于水环境的污染更为严重,并且污染河流周边的土壤。

(三)农业生产的水污染

农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生产力度不断增加,大量开垦土地面积,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地表土质疏松,大量泥沙混入水流中,加剧,增加流动水源泥沙含量。河流周边的土壤流失,污染水库水质,带来更为严重的水库水质污染。农业生产的化学肥料和养料,混入污水中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水库水质。农药中含有磷成分,加剧水质污染,如何有效治理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泥沙对于水污染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土壤流失和沙尘暴灾害的出现,导致水库水质中泥沙含量过多,携带污染物污染水质。泥沙在水中会阻碍阳光直射,对水中阳光型污染物具有一定催化作用,影响到污染物的有效分解和养护处理,对于水库正常供水带来不良影响。

(四)水污染的危害

水污染对于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较大,饮用水不符合标准,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威胁到人体健康的同时,给后代遗传带来不良影响。污水中含有铅、汞成分对于幼儿生长发育带来的损害十分严重,损害人们的神经系统,镉成分过量则会加剧肾脏损害;汞物质会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损坏肾脏。尤其是农业生产规模较大的水流域,由于梨形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导致人体患病,影响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水库水质污染治理有效措施

当前我国的水库水质污染问题较为严峻,对于生态环境污染较为严峻,还会威胁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故此,针对其中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一)坚持政府宏观调控

为了有效改善水库水质污染问题,应该坚持政府主导,推行宏观调控开展水污染治理工作。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做好水源前期防控工作,或是对污染水质进行治理,最大程度上降低水污染程度,为后续相关工作展开奠定基础。水污染治理并非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需要强化水利部门职责,与环保部门积极沟通交流,以便于提升水质污染治理力度。在政府支持下,有助于各个部门协调开展工作,提升水质污染联合治理成效。

(二)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

在法制社会背景下,依法治国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发展,规范社会市场秩序。而在水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峻背景下,应该尽可能结合环保相关要求,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污染防治法律条款内容,为后续的环保治理提供支持。在法律法规支持下,强化各个部门职责,协调开展工作,为后续水质污染治理和防护提供法律依据[2]。与此同时,为了有效挖掘潜在的问题,需要充分结合水库水质情况,建立完善的水质检测体系,借助前沿技术和设备动态监测水库水质污染问题,一旦发现污染物超标,及时告知相关部门予以处理,提升水质污染防治成效。

(三)推行农业治理学

加强水库水质污染治理和防护,一个关键点是农业治理,做好水源保护区内养殖产业转移,构建专门的区域用于养殖,并对牲畜粪便统一处理和转化,发酵成有机肥料,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于水库流域内乡村城镇设置定点垃圾堆放地点,完善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以便于实现污水和垃圾的统一处理。农业生产中减少化肥用量,选择合理有效的施肥措施,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避免盲目施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同时,保护土地资源和水系统。推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来代替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如灰喜鹊、青蛙等害虫天敌,尽可能降低害虫的不良影响,维护生态平衡。

(四)扩大宣传力度

在水库水质污染分析和防治中,应该提高水源保护认知和重视,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加强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协调工作,整合人力资源,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下,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以便于保护水质安全,维护水系统平衡,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水库水质污染问题较为严峻,在不同程度上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故此,应该提高水库水质污染治理认知和重视,尽快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选择先进技术手段,宏观调控和治理水库水质污染,动态监测水库水质污染情况,针对人类活动污水、工业生产污水和农业生产污水不同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实现水系统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昌镜伟,杨敏,耿一萌,郭立新.白山水库水质污染趋势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6(Z1):140-142.

[2]陈海鹰.主成分分析法在东张水库水质污染特征分析与评价的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23(09):249-25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