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园功能布局和特色空间塑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6-16
/ 2

文化产业园功能布局和特色空间塑造

赵雪

以夏邑县火店文化产业园为例

FunctionalLayoutandCharacteristicSpaceModelingofCulturalIndustryPark院TakingHuodianCulturalIndustrialParkinXiayiCountyasanExample

赵雪瑞ZHAOXue-rui曰李志LIZhi(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郑州450000)(HenanUrbanandRural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Co.,Ltd.,Zhengzhou450000,China)

摘要院文化产业园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火店镇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产业基于自然形成而后由政府重点扶持,文章在深入分析确定火店文化产业园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对园区的布局和特色空间塑造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Abstract:Culturalindustrialparkisaneffectivecarrierofculturalindustrydevelopment,andhasbecomeanimportantinitiativetodevelopculturalindustriesinChina.Huodiantownhasdistinctiveculture,anditsculturalindustryisformedinnatureandsupportedbythegovernment.Thispapermadein-depthanalysisonthefunctionalpositioningofHuodianculturalindustrypark,andonthisbasisdidausefulexplorationonlayoutandcharacteristicsspacemodeling.

关键词院文化;文化产业园;功能布局;空间Keywords:culture;culturalindustrypark;functionallayout;space中图分类号院G124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8-0317-020

引言《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园是以文化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目的的综合性新型文化集合体,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普遍采用的一个重要举措。我国文化产业园的基本发展模式有两种,一是先自然形成然后再由政府重点扶持;二是先由政府主导开放再有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现阶段中国大部分文化产业园多为第二种发展模式,由政府先确定文化产业园的发展方向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最后通过招商或合作等形式进行市场运作。

1项目背景火店镇位于商丘市夏邑县东部,以生产加工宫灯、中国结等工艺品而著名。全镇常年从事宫灯、旗穗等工艺品加工的专业户有1500多户,其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并远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宫灯等手工艺品生产基地,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火店镇文化产业为全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现状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但仍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整体生产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交易、管理、信息等服务平台,市场开拓受限;产业布局分散,缺乏集中的文化展示场所及形象代表;生产原材料供不应求……在此情况下,建设文化产业园成为突破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夏邑县火店文化产业园位于火店镇镇区北部,沿文化路两侧分布,总面积约64.2公顷,是商丘市六大文化产业园区之一。与国内其他文化产业园相比,夏邑县火店文化产业园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淤以宫灯、旗穂等手工艺品生产为主的产业特色独特鲜明,将文化艺术与产业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于与国内大部分文化产业园先由政府主导开发再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不同,该产业园基于自然形成然后由政府重点扶持,这种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产业基础,其优势无可比拟;盂现状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文化传承,具有较强的品牌效应和知名度。

2规划理念基于保护传统手工艺、弘扬文化特色、发挥产业效益、优化景观环境、带动城乡发展的原则,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园发展的经验,提出“五个结合”的规划理念。

淤文化与产业相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孤立地谈论文化是不具有说服力的。文化与产业的结合能极大地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使社会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于文化与建筑相结合。将文化与建筑相结合,能更直观地体现出文化的特色,提升文化的魅力,增强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同时突出建筑形象特色,营造文化氛围。盂文化与地方特色相结合。要充分结合地方自然、文化、民族的特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挖掘地方文化内涵;要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与民族、民俗相融合,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榆产业与市场相结合。将文化产业推向市场,在弘扬宣传文化的同时,力求创造出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更突出文化的价值。虞城镇建设与文化产业园相结合。产业是城镇发展的推动力,城镇的各项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产城互动发展是城镇科学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园发展应结合火店镇镇区现状,将镇区、新型社区建设与文化产业园相结合。

3功能布局和特色空间塑造3.1区域研究确定功能定位文化产业园功能定位应从区域视角出发加以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文化及产业特色,提出适合园区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通过分析,规划提出打造“四区一基地”的发展目标,即:淤特色文化展示区:继承传统手工艺,传承并展示火店镇特色文化。于特色商贸物流区:扩大特色手工艺品的市场范围,开拓文化产品与市场更为广泛的联系渠道。盂“三化”协调示范区:文化产业园集生产加工、展示、商贸、物流、居住于一体,并将新型社区建设与产业园建设相结合,是典型的“三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榆产城联动发展示范区:文化产业园建设与火店镇区建设互为促进,推动产城联动发展。虞世界知名手工艺品生产基地:文化产业园使火店镇各零散分布的手工艺品生产企业集聚发展,利于提高技术水平、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其影响力,面向世界市场,力求成为世界知名的手工艺品生产基地。

在此基础上,规划提出打造生产、物流、展示、信息、商贸、服务六大功能平台,以指导文化产业园进行空间布局。

3.2适应功能需求,合理布局各类用地与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相适应,并结合现状地形地貌,突出核心区景观条件,规划确定了“一心、两轴、多片区”的布局结构。“一心”即文化产业园文化中心,充分利用运河景观资源,形成以文化展厅为核心的中心景观区;“两轴”即沿文化路南北向发展轴和沿运河的东西向发展轴,南北向发展轴是产业园的主要景观大道,东西向发展轴是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轴线;“多片区”指结合文化产业园功能要求形成的文化展示区、配套服务区、生产加工区、仓储物流区、新型农村社区等多个功能片区。

3.3体现文化元素,塑造特色空间文化产业园空间塑造的重点在于如何体现特色文化元素,给人以地方文化特色浓郁的空间体验。火店镇的文化元素应从中国结、宫灯、旗穂等手工艺品中汲取,通过分析研究,规划重点运用了手工艺品中的菱形、圆形、椭圆形、线形等元素。

3.4建筑及景观突出文化主题3.4.1建筑3.4.1.1整体建筑风格结合规划地块功能布局及景观需求,规划以运河路为界,分为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运河路以南为现代建筑风格,运用简洁的造型和线条,建筑材料上采用钢材、水泥、玻璃等材料,突出时尚、现代的建筑感受;运河以北突出地方民居特色,引入马头墙、白色墙面等徽派建筑元素,采用灰色坡屋顶,体现出特色民居风格。由现代风格过渡到特色民居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时空穿越的感受。

3.4.1.2代表性建筑文化展厅是文化产业园的代表性建筑,应突出建筑形象。文化展厅建筑以火店手工艺品“宫灯”为原型,进行优化设计。该建筑整体外观如圆形宫灯,共五层,顶部为金属材质,中间部分为金属和玻璃相间,运用明暗、虚实对比关系,以金属为骨架,玻璃透出光亮,在夜间仿佛是一只巨大的灯笼,照亮整个文化产业园核心区,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圆形建筑契合了现状用地地形,具有向心力,引人注目,能起到突出核心建筑形象的效果。在内部空间上,圆形空间适合作为展厅布局,功能组织和流线设计均科学合理,在各个方向上的观景效果极佳。

3.4.2景观

3.4.2.1景观系统规划场地景观系统由点、线、面组成。点即景观节点,规划地块内共规划形成三个主要景观节点及多个次要景观节点。线即观赏景观节点和景观界面的景观视廊,规划地块内共形成两条主要景观廊道和多条次要景观廊道。面即景观界面,主要指沿路景观界面。

3.4.2.2景观小品园区内的景观小品设计充分结合了特色文化元素,如菱形的广场设计、宫灯形路灯、中国结形雕塑、红色景墙、中国结形状的铺地等,烘托了园区的文化氛围,给人独特的空间感受。

4结语文化产业园种类较多,其功能布局和空间特色也不尽相同,应根据其自身特色进行具体分析。但总的来说,文化产业园功能定位及空间特色的塑造应从分析自身的鲜明特点出发,围绕文化特色,突出文化主题。

淤提炼文化特色。文化特色的提炼应从历史传承和文化认知度两个方面出发,分析地方文化最鲜明的特点,抓住地方文化的代表性元素,这是文化产业园建设的根本。

于明确功能定位。文化产业园的空间布局需要功能定位的指导,确定功能定位应跳出文化产业园本身,从其在宏观区域的职能和影响力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要适应于产业园现状特色和未来的发展目标。盂将文化元素融入空间,文化元素与空间的结合是文化产业园设计的亮点所在,直接影响到人对文化产业园的认同感。文化元素与空间的融合可通过形体、材料、色彩、符号等手段进行表达,通过道路、广场、铺地、小品、建筑、绿化等多个空间区域进行展示。榆突出主体建筑代表形象。建筑是文化产业园展示自身形象和魅力的重要途径,每个文化产业园都应该有其代表性建筑,成为产业园文化的代表和标志性符号。主体建筑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识别性强,要营造出园区的独特场所感,增强空间的向心性、整体性和可识别性。

参考文献院[1]荣跃明援文化产业:形态演变、产业基础和时代特征[J]援社会科学,2005(9):176-184.[2]张小军,白艳萍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设计探究[J]援山西建筑,2013(10):188-189.[3]李方援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的景观设计研究[D]援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作者简介院赵雪瑞(1982-),男,河南濮阳人,硕士,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李志(1972-),男,河南郑州人,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规划分院副院长,硕士,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