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工程精细化设计及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配网工程精细化设计及运用

左恒

左恒(贞丰供电局贵州黔西南州贞丰562200)

关键词:质量;工艺;精细化

一、电力配网工程现状1、近年,电力配网工程投资大、点多面广、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工程建设中设计、施工等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实体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不能保证。

2、现有设计人员大多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工程施工经验,不熟悉工程施工的要点,设计时往往是机械的套用现有的设计模板来修改,导致了设计图常常与实际需求差异较大。

3、施工人员对工艺标准和技术标准的理解、掌握程度不一样,最终导致施工结果不能满足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1、按相关规范电网建设工程施工作的要求,砼杆施工作业精细化设计以完善标准化设计内容,规范施工作业步骤及方法;以点带面,提升配网施工工艺水平。

2、通过精细化设计的探讨实践,解决施工过程中规程要求与实际管理过程脱节的矛盾,对施工工艺的实施过程、内容和深度及方法进行描述和总结,体现施工节点控制要求。

3、砼杆拉线作业步骤施工图精细化设计成果,提高施工人员对工艺规范、技术标准和工程要求的直观理解,能够适应大规模建设管理的需求,实现工程“样板点”的复制和传递。各参建单位只要按图施工、监理、验收,就能保证工程零缺陷,为10kV配网工程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实施或做法一、做好策划工作(一)、成立组织机构,落实责任为保证该成果达到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点作用,由基建部下文明确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分工与合作分明,各成员各负其责履行课题的策划、设计、实施、检查、指导、验收工作。

按策划方案组织参建方人员进行施工图设计细化,编写低压电杆拉线作业指导书及验评标准。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审核,决定在“贞丰南环Ⅰ回”工程上组织实施。

(二)、强化前期准备,找准问题症结。

课题前期小组成员采取现场观察法、查阅资料法和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导致配网工程实体质量偏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逐个分析:1、从管理制度执行入手,参建单位对制度、流程理解不透,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过程中对施工图阅图不够,设计单位现场桩位不清晰,复测流于形式。现场管理粗放,相关管理规定落地及现场管理手段流于形式。

2、从技术标准入手,设计单位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机械套用现有设计模板,通过高密度的复制成品图完成设计任务。设计人员缺乏工程施工经验,不熟悉工程施工的要点,导致了设计图常常与现场实际差异较大。

3、从现场管控入手,由于设计提供的图纸为结果图,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一,对工艺标准和技术标准的理解、掌握程度不一样,凭经验进行施工导致现场作业不规范,施工顺序混乱。

4、从技术培训入手,各参建单位组织质量类培训较少,组织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针对性不强;四、具体实施为确保精细设计能切实有效指导、控制施工质量的作用,小组成员对配网标准设计图纸、强制性条文等资料进行了大量查阅。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细化施工图施工,实施完毕后,业主项目部需组织参加单位编写总结报告。

(一)精细化施工图的设计思路1、直观体现安装顺序.2、直观体现工艺标准技术标准。

3、探讨标准化模块设计。

(二)、明确职责及目标量化1、对参建单位职责进行明确:(1)建设单位负责指导、检查、协调各参建单位开展工作,制定目标并进行总结。

(2)设计单位负责开展有效的精细化设计工作,开展技术总结工作。

(3)监理单位负责督促施工单位按精细化施工图纸开展施工,对施工过程开展检查和评估,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4)施工单位负责组织施工人员按精细化施工图开展实施,加强对该工程安全、质量、标化、工期、投资的控制。

(三)、按策划方案组织参建方人员编制砼杆拉线施工图设计精细化工作。

1、按照南网公司对施工图设计“G4层”精细化设计要求,在每步图上标注制作标准尺寸和关键工艺要求,标准尺寸和工艺要求满足相关国标相关规范。

2、砼杆拉线作业步骤施工图的绘制,首先对物资进行了筛选,对所用的非标金具进行了优化,二是对施工工器具的配置和安全工器具的使用进行了规划,提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水平;三是按施工流程将杆塔拉线安装分解为3大模块,14个步骤,并在图纸上标明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

3、针对杆塔拉线细化设计施工图步骤编写对应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及验评标准,经参建各方反复修改,经生产技术专业人员参与审核,严格按细化设计步骤图和分步作业指导书及验评标准开展样板点现场工作。

4、对应细化设计编写砼杆拉线作业指导书及验评标准。根据工艺设计的分步实施小样图,结合工程项目地理位置等实际,编制分步施工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方法、作业流程、施工工艺要求,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分步作业质量控制及验评标准,强化全过程规范管理。

(四)、建设实施情况1、拉线基础分坑开挖:按步骤图上已明确了分坑、开挖的方式及方法,确保分坑定位的准确率,避免分坑误差出现的质量缺陷,确保拉线受力的强度,周边原植土不受破坏。

2、拉线基础坑回填:拉线坑回填应按土与石的体积比3:1的方式(石子粒径:30-50mm,石子粒径尽量均匀)每30mm逐层夯实,确保拉线坑内土石回填后的密实度。

3、拉线棒、U型环与拉线盘的安装:明确了拉盘的安装方法及角度。拉线棒下端与拉线盘拉环采用U形环连接,连接的方式及注意事项均已标注,确保隐蔽工程质量及工艺可靠。

4、拉线抱箍、楔形线夹与拉线连接:标注拉线制作的方法、顺序及工艺标准,确保工艺美观,高质量的实施,减少高空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的工作量。

5、拉线、UT型线夹与拉线棒连接作业:明确了拉线的回头及绑扎尺寸,让作业人员在作业时更加清晰及需注意的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五、实施效果1、砼杆拉线作业步骤施工图精细化设计,补充完善砼杆基础施工图,形成设计标准化设计图集。

2、解决砼杆基础施工随意、工艺要求简单的现状。作业步骤施工图细化设计,配以作业指导书指导施工人员按规定动作施工。

3、精细化设计施工图和与之对应的作业指导书及验评标准,在项目建设中,基建“一体化”和“六个管理”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施工作业指导书和WHS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等对应作业内容表单100%运用于现场。

4、通过精细化设计,砼杆拉线建设取得高标准、高质量的实效进而达到项目工程建设可复制的目的。

六、成果总结1、直观体现工艺规范和技术标准,提高施工人员对工艺规范、技术标准和工程要求的直观理解,能够适应建设管理的需求。

2、按施工工序提供详细、准确的材料清册,为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的材料准备提供了便利。

3、开展精细化设计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促进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对制度、标准的学习。

砼杆拉线作业步骤施工图精细化设计成果,提高施工人员对工艺规范、技术标准和工程要求的直观理解,适应大规模建设管理的需求,实现工程“样板点”的复制和传递,促使基建规范管理和标准建设等方面的改进。

参考文献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管理规定(Q/CSG213001-2012)2、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项目设计管理办法(Q/CSG213003-2012)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项目验收投产及移交管理办法(Q/CSG213004-2012)4、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配网工程(Q/CSG411002-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