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全程优化方法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全程优化方法学研究

陈竹

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0

【摘要】中药生产过程是中药产品固有质量的具体形成阶段,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会对中药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分析技术、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批先进的中药制剂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离线/在线质量分析与检测手段被应用于中药制药过程,若干企业实施并建立了中药生产自动化和一体化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中药制剂生产的效率和水平,也极大地提高了中药产品的内在质量。本文就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全程优化方法学进行简要分析,仅供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优化方法

一、生产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中药材从最开始的提取、分离、浓缩以及干燥等,到最后成为满足制剂生产要求的原料,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生产工艺、质量管理以及装备管理等各环节,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和疏忽,都很有可能影响中药的质量。虽然是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品,每批次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而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同一种中药质量差异只会更大。当前,中药在提取和分离环节依然是以传统工艺为主,装备较为落后和老旧,而且自动化水平也极为低下,不仅无法实现质量的实时控制和检测,同时生产系统也缺乏良好的优化,这是造成中药提取环节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的中药生产水平。随着中药生产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实现,其质量控制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一些与中药质量紧密相关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一方面,当前中药质量大多都采用在线分析和离线分析法进行控制,几乎很少从中药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监控,当生产流程发生扰动现象时,中药质量会出现变化并且传播到各个生产环节中,从而引起中间体以及中药成品质量的变化。另一方面,制药所运用的优化技术主要包括系统集成和单元优化技术,其发展水平落后,无法适应中药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二、全程优化策略分析

(一)中药产业实施GMP

GMP为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基本准则。在中药制剂生产实施GMP的过程中,应该要结合中医理论,通过对比观察注意到各种中药某种或多种独特性质,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对前期处理、提取工艺过程应该有严格的控制操作,严格管控中药提取和储存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等。为了保证中药制剂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操控性,中药前处理阶段不可或缺,其包括鉴定与检验,炮制与加工。根据中药的性质,结合中医药理论,制造出符合制剂生产要求,形状规格达标的净药材。依照中药制剂生产需要,通过中药材提取的阶段,将经过处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等用化学及物理的方法,进行提取、分离,定向获取和汇集有效成分的过程。中药制剂的最后阶段,是根据中药的物理性质、使用中药的目的和给药所用途径等要求,将中药提取物的精华部分成产成为适用于临床医疗、预防应用的剂型。

(二)对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的严格控制

一方面同种中药物质成分,由于生产产地的不同,往往质量会相差甚远,引种试种的中药原药材更是会因为不良的自然环境,失去其本应有的一系列特性。另一方面药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都有特定的生长周期,季节的改变也影响着有效成分存储量的高低,若是采收不当,质量会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产地、采集等各方面的问题,因此中药原药的采收应该采取从源头采收的措施,严格控制中药材以及中药饮片的质量。明确原药材的各种属性,如产地、采集、加工时间、加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供应方资质的信用管理,其所提供的药材必须有标签,标明药材的各项属性,并同时提供出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检测报告。开展以原药材及中药饮片外形鉴别的一系列研究鉴定的工作,明确其科种属。每批次的中药材需按必要检测量留样,开展中药原药质量稳定性试验。通过进行批号管理的方法,对中药材、净药材进行存储质量管理。每批同种中药材都需要细分产地,分别设置编号,分批管理。原药材与净药材分来存放,在阴凉条件下储存易挥发、易霉变和易生虫的中药材,对新鲜的药材取的中药材低温冷藏储存。

(三)重视中药提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生产规范流程,从而确保中药提取的有效性。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文件,投料量、提取、浓缩、干燥及存储等技术需要有明确的参数。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生产操作记录表,做到实时准确真实完整的记录。规范中药提取过程中药物的质量管理,以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的可控性。采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质量符合标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等进行精炼提取加工而得到的具有相对明确药效及质量标准的物质,可视为中药制剂的原料药。当混合投料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时,需要对每批中药材的编号及数量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了更好的确定其有效期,对中药提取物进行稳定性试验。

(四)采取多项工艺措施

依靠对生药的投入量及生产量的控制才能保证中药制剂的质量,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对中药质量的系统研究逐渐深入,产生了多种对中药制剂进行提取及生产的工艺技术,我国的药用资源总数约为13000,正在经营使用的药材有近1300种,常用药材也有近700种。而中药制剂往往是多种药材共同作用出来的产物,所以在工艺技术方面来说,对药物进行全面确定,定量控制指标,并保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极大的难度。由此我们采取多项工艺同时进行的措施,这对中药提取过程的全程优化极有意义的。

三、生产过程中在线监测与质量的控制

(一)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控制中药制剂涉及到的药材和成品。另一方面,还需要建立一定的管理和控制质量的模式,从而对制备涉及的生产过程进行更好的监管。通常情况下,指纹图谱涉及一些相似性和相关性,对这些进行研究后,提取一定的指标,可以对域值进行划分,基于此,指标和域值也可以进行一定的因素分析,对涉及到影响因素细化到细致,逐步细化后,找到中药药剂生产的关键点,具体分析后,在关键点和最终产品间找到相关性,适当地建立一个相关图,此外,根据已知数据和得出的总结,制定质量控制线,制定严格的警戒线,用于在产品的过程管理中施行,从而达到一定的效果。

(二)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

近红外光谱技术凭借较小的体积,很快的分析速度,得出的结果准确率高,基本上很少受到外部因素干扰等优点应用广泛。近红外光谱仪能够很方便的在流水线上安装,对药剂设计的各个加工环节所产生的药物质量参数能够直接检测,减少发现问题需要的时间,将整批药品的损失可能性降到最低。

结语

中药生产过程是中药产品质量保证的固有阶段,中药制药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单元环节都会对中药制剂的生产质量造成影响。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升,中药制药工艺也在不断创新,每个操作环节都应严格把关,使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全优化进行,从而提高中药制剂生产的效率及水平,也极大提高中药制剂产品的内在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嬴.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全程优化方法学研究[J].人人健康,2017(02).

[2]石丽,杨世民.中药制剂生产企业实施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中国药业,2014(04).

[3]沈洁,周易天,赵黎.院内中药制剂生产和使用情况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