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促发展,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新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以创新促发展,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新途径

马娜张晓维

马娜张晓维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61)

摘要: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日常管理密不可分,新时期,日新月异的高校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学生党支部近几年工作实际,探索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因应形势、环境、对象的深刻变化,坚持以创新促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新水平。

关键词:学生党员;学生党支部;党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9-0000-01

高等教育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育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期的大学生党建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人才。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学生党支部在开展常规党建工作同时,将党建工作与创先争优相结合,广泛开展党员社会实践,同时重视互联网作用等方面创新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新途径。

一、加强工作制度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为了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学生党支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机械工程系学生党支部实际情况制定规章制度:1.组织活动制度。支部每月至少组织两次学生党员活动,有计划,有考勤,有记录,并在提高学生党员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上下功夫。2.民主生活会制度。支部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每个学生党员都认真总结自己一个学期的情况,查找差距与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3.党员向党组织汇报制度。党员每季度至少以书面形式向党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学习、工作及生活等方面情况。支部及时了解、掌握每个党员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党员公示制度。学生党支部在发展新党员、讨论党员转正时,及时把拟发展对象和转正党员名单张榜公布,接受广大同学的监督,听取广大同学的意见。

二、严格推优标准,积极稳妥地进行发展学生党员工作

1.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考察工作。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教育,通过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章,加强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的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思想素质与思想觉悟。党支部加强与各班级、各团支部的联系,全面了解积极分子的情况,指导并协助团支部做好团组织“推优”等工作。2.稳步推进新党员发展工作。学生党员发展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坚持学生党员发展公示制度和评议制度。3.规范开展预备党员转正工作。预备党员转正严格按有关规定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考察和培养,转正时严格把关。

三、以创新促发展,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新途径

(一)创新学习型党组织,有重点的构建学生支部“三进、一队”新模式。

随着近几年学生规模的不断增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机械工程系学生党支部经形成了以各班级团支部为着力点,以学生党员为载体,党组织进公寓、进班级、进学生社团的“三进”模式和以党员、党的积极分子组成学生督察队的“一队”相结合的党建工作模式。为了使每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更多了解党的历史和党的理论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氛围,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开创寝室“红书角”,由全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自愿捐赠红书,学生党员主动执行值班、考勤制度,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定期读一本红书,写一篇笔记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继续强化了学生公寓这一块的思想阵地。

(二)创新学生党员“创先争优”的途径和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党员责任意识,鼓励学生党员创先争优,建立学生党员“创先示范寝室”,积极分子“争优示范寝室”。以寝室为单位划分学生党员示范寝室、积极分子示范寝室,要求学生党员“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树典型,创品牌,把学生宿舍打造成为开展学风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红色阵地。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主动承担一定的寝室管理任务,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示范他人、服务同学,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一面旗帜,从而为党建工作、学生公寓日常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了提高组织生活对青年学生党员的吸引力,真正起到教育党员、促进工作的作用,支部活动在原有支部定期定点活动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党员特点,按照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四结合”的原则,开展“追寻红色足迹”、“走进基层,服务农村”文化宣传服务等主题教育活动,将党的组织生活由封闭性、孤立性向开放性、广泛性发展,真正增强学生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创新党建网络平台建设。

为了使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有一个好的学习平台,学生党支部开设专业网络平台,设置“组织生活”、“党团生活”、“群团工作”等栏目,充分利用网络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极大地促进党建工作的稳步开展,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利保障。

(五)创新新生入党启蒙教育。

在新生入学后,学生党支部本着“早选苗、选好苗”的原则,选派优秀的学生党员开展“助理辅导员”管理新模式,抓住新生入学教育有利时机,对新生进行入党启蒙教育,介绍党的基本知识及如何争取加入党组织,在生活、学习、工作方面对新生进行指导,从而使新生一入学就能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教育,在一种积极进取的环境中,尽早地向党组织靠拢。

(六)创新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工作方法。

针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教育模式,为了对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有一个科学化的管理,保证他们在实习期间能够在思想上、学习上能更快成长进步,学生党支部采取顶岗实习企业党员负责制度、联络制度、汇报制度等,每个企业都有党员负责,使高校及时掌握顶岗实习党员、积极分子和普通学生的实时动态,做到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郭雪梅.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阴山学刊.2006.

[2]蔡梅.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秦著红,聂捷勇.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南昌高专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