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管理信息化应用效果研究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病案管理信息化应用效果研究及分析

陆白洁 房昭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案室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 目的:病案管理信息化应用效果研究及分析。 方法:选取近3年100例病案进行分析,其中50例应用常规管理,另外50例应用信息化管理,比较病案索引用时、查询用时,以及病案准确度、完整度。 结果:索引、查询用时,信息化管理模式明显少于常规管理,信息化管理的病案准确度和完整度也明显较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 采取信息化模式管理病案,能够明显缩短索引、查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显著降低病案错误率,保障工作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病案管理;信息化;应用效果;研究分析

病案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点,其中不仅包含有患者的基本信息,还有患病情况,对于治疗方案的拟定和治疗效果的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病案的管理需要经过收集、编订、存档等流程,每个细节的都尤为重要,一旦存在误差,都有可能影响整体的救治[1]。近年来,很多疾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导致医院收治患者的数量进一步增加,病案数量也在不断扩大,管理的负担明显加重。现阶段可以发现,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病案管理的需求,尤其是在庞大的基数上,查询时间会有明显增加,而且出现错误的几率也有明显提高,这对疾病诊治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必须针对加以改进[2]。信息化管理在各领域都有应用,并已取得较好效果,于是将之应用在病案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病案资料进行分析,其中50份采取常规管理,另外50份采取信息化管理。研究内容开展已经征得患者同意。

方法

信息化管理方案:

①系统构建:系统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性能优越的系统才能保障所有工作的有序开展,医院方应该寻找到有经验、水平高的软件研发公司,与其达成合作意愿,开发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过程好需要考虑医院现状,随着其发展不断更新,使之能够长期符合需求。后续阶段也要注意系统的维护,避免出现故障。

②人员培训:很多医护人员,尤其是一些年纪偏大者,对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存在不足,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有所欠缺,要开展信息化管理,必须要着力于提高工作人员操作水平,医院方应该加强此方面的培训,让工作人员能够准确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并能处理一些小问题,培训可以邀请合作的软件公司进行讲解。

③信息录入:对于患者的基本信息,每一项进行核对之后才能录入,确认无误之后点击完成,基本信息一旦生成,后续阶段不得进行删改,若是确实存在误差,要上报管理方进行审核。完成基本信息填写之后,即可录入患者病历信息,同样需要经过再三核对,不得存在任何误差,对于签字信息,也要使用扫描仪录入。

④信息归档:完成所有信息录入之后,要再次向向医生和患者确认,确保所有信息无误,即可实施归档,档案中要有所有相关的原始资料,包括基本病历、委托书、知情同意书等,各项内容都要有签字,随后扫描归档。

⑤条形码应用:将患者的信息生成条形码,条形码内容要保持完整,不能出现任何褶皱,或是破损,投入应用前要进行校对,在应用阶段,其内容一旦生成,应该马上上传到系统,进行归档。

1.3 分析标准

在病案索引、查询过程中,记录消耗的时间,同时对病案准确度、完整度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代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索引时间、查询时间

根据索引时间和查询时间的记录数据,观察组两项指标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细信息见表1。

1 索引时间、查询时间(5dd738bd4a037_html_83ba4077644d6121.gif

组别

例数

索引时间(单位:s)

查询时间(单位:s)

对照组

50

168.56±23.74

84.96±12.41

观察组

50

5.38±0.57

21.39±2.73

t

-

48.590

35.376

P

-

0.001

0.001

2.2.完整率、准确率

根据完整例数、准确例数统计数据,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细信息见表2。

2 完整率、准确率[n,(%)]

组别

例数

完整率

准确率

对照组

50

41(82%)

38(76%)

观察组

50

48(96%)

46(92%)

χ2

-

5.005

4.762

P

-

0.025

0.029

讨论

医院病案管理向来是工作的重点所在,病案即是病人疾病表现和诊疗情况的档案,具有较高的规范性,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和后续其他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是诊疗过程中必备的重要文件。病案需要保证较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若是重要内容存在缺失,将会影响的治疗方案的拟定,极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3]。既往的病案管理方案存在着很多缺陷,信息可能不够完整,查询时也会消耗大量时间,对于一些情况比较危急的患者,若是资料查询用时过多,或是资料存在缺失,可能导致无法及时治疗。这就明显的体现出传统管理的劣势,因此必须加以改进。

信息化管理模式是如今应用较为广泛的管理方案,在各领域均有应用,已经成为了主流的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在信息化系统之上,信息录入准确度更高,其中重要信息均是手动输入,参考价值也明显提高[4]。同时,还避免了归档过程中消耗的时间,信息生成之后,即可点击存档,节约出的大量时间可以再次审核病案,或是在内容填写时注意用词,提高档案整体质量。此外,条形码的应用也可以显著减少时间的消耗,只需扫描即可寻找到想关信息,避免了手动输入,而且还避免了同名案例的混淆,综合性能上明显提高。

除此之外,信息化管理更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档案归档之后,查询起来更为容易,既往的纸质档案,查询就要消耗大量时间,而且信息失真的情况较为明显,若是存在医患纠纷,或是需要解决一些紧急问题,档案寻找消耗大量时间,无疑会降低工作效率,而信息化管理则可以规避相关问题[5]。同时,该方式更加环保,也能节约大量空间,纸质档案的存放,会消耗较多纸张,成本会有明显增加,而且经过长时间之后就有可能出现损坏,不方便查询,要想存放,还会消耗大量空间,现今患者数量增加,病案数量也有明显扩大,存放的压力也更加明显[6]。信息化档案只需存放在电脑上即可,不会占据太大空间,失真的情况也较为少见,只要后续注意维护即可。相信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相应的管理方案会更加成熟,进一步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管理,索引用时和查询用时明显缩短,档案完整率和准确率也有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采取信息化模式管理病案,能够明显缩短索引、查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显著降低病案错误率,保障工作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叶碧青,曾慧琼. 病案管理信息化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 2(16):194-195.

周家乐, 谢冰昕, 吴华丽. 病案管理信息化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病案, 2018, 19(4):3-5.

李阳, 梅雪岭, 崔燕,等. 病案质量问题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中国数字医学, 2018, 13(12):53-54+63.

刘兴芝. 数字化病案室的构建及管理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8):238-239.

黄丽娟. 病案信息管理技术在医院等级评审中的效果研究[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279-280.

张若凡. 医院信息化管理中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8, 20(1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