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研究

/ 2

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研究

李晓红

乐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 乐至县 641500)

小儿脑瘫是儿科常见疾病,指出生前至出生后的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脑发育异常、脑损伤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小儿脑瘫发病后,虽然病变在脑部,但会引起智力低下、行为异常、语言功能障碍等。那么,小儿脑瘫应该如何早期诊断和治疗呢?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小儿脑瘫的发病原因

小儿脑瘫的发病原因复杂,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类:

(1)分娩因素。多是早产、难产引起的缺氧、窒息、脑部损伤。其中,早产和低体重小儿,发生脑瘫的概率高,原因在于脑组织发育不成熟,受外界刺激会进一步损伤。窒息多是脐带绕颈、吸入胎粪造成的,因脑细胞缺血缺氧,会导致神经元死亡。

(2)疾病因素。新生儿严重感染、出血、高胆红素血症、休克、癫痫抽搐等,也会造成脑瘫。其中,高胆红素血症会导致脑神经核和脑神经元损伤,促使变性坏死。

(3)遗传因素。患儿存在脑瘫家族遗传史,父母家族中有脑瘫、先天畸形、智力障碍疾病;或者父母是近亲结婚,均会提高小儿脑瘫的发生率。

(4)其他因素。妊娠期间,父母抽烟、酗酒、吸毒;产妇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前置胎盘;或高产次、有流产史,也会造成小儿脑瘫。

2.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包括:①新生儿不停哭闹,喂养、饮水、睡眠困难,伴有流涎、呼吸障碍。②小儿的感觉阈值低,当体位改变、出现噪声,容易受到惊吓。③出生后4-6周不笑、不认人,表情淡漠或愁眉苦脸。④出生3个月后,无法站立或迈步,不能抬头,握拳不张开。⑤出生4-5个月,挺腰时头部摇摆,拇指内收张不开。⑥出生5个月后,看见物体不能伸手抓。⑦肌肉松软,自己不能翻身,在床上下肢伸展交叉。⑧肢体僵硬,穿衣时胳膊难以进入袖口,换尿布时大腿不能展开,不喜欢洗澡等。随着小儿生长,会出现姿势、智力、运动、语言、视觉、听觉障碍,体型矮小,39%-50%的患儿出现癫痫症状。

5dd4a78ade60c_html_521686b952c19ae9.png

3.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方法

小儿脑瘫病因和分型不同,症状表现也不同,6个月以内的诊断方法如下:①身体发软,运动量少,是肌张力低下引起的,如果持续时间4个月,可诊断为脑部损伤、肌肉系统病变、智力低下。②身体发硬,是肌张力亢进引起的,持续时间4个月,即可诊断为脑瘫。③反应迟钝或不反应,持续6个月即可诊断为智力低下。④头围异常,相比于正常小儿,头围过大或过小,说明颅脑形态发育异常。⑤体重增加不良,小儿对哺乳存在拒绝行为。⑥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例如倒U型、蛙位、角弓反张等,一般出生1个月即可表现出来。⑦不笑,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⑧手握拳,4个月后手指不张开,或者拇指内收。⑨头不稳定,例如小儿坐立时,头部不能保持竖直,是脑损伤引起的。⑩斜视,眼球运动不良,提示存在脑部损伤。⑪4-5个月,小儿不能伸手抓物,可高度怀疑为脑瘫或智力低下。⑫6个月后小儿依然注视手部,多是智力低下。

5dd4a78ade60c_html_e1695c8d93be1cce.png

4.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

针对小儿脑瘫进行康复治疗,多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疗法、手术疗法、中医疗法、功能锻炼等,具体如下:

(1) 药物疗法。使用奥拉西坦、神经生长因子、脑活素、维生素B、神经节苷脂、GM1等药物,促进神经功能、脑细胞代谢。对于足徐动型脑瘫,可配合使用美多巴、左旋多巴等药物。对于痉挛型脑瘫,使用肉毒杆菌毒素A、力奥来素等药物。根据小儿病史的不同,应尽早药物治疗,一般于出生1-4w后就可开始,且出院1、2个月后进行序贯治疗,时间7-10d。

(2)手术疗法。由于脑性脑瘫是由脑损伤或发育畸形,造成永久性可改变的症候群,仅靠长时间的运动训练是很难解决的,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的小儿,可选用矫形手术治疗,尽量在一次手术中完成矫形,便于更好改善小儿的各项功能。对于肌力正常且下肢肌肉痉挛的小儿,可选用脊神经后根切除术治疗。当前,在手术开展前后,需要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康复方案。

(3)中医疗法。主要是针刺、按摩、汤药,以祛瘫醒脑汤为例,具有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的功效,可以调和机体气血,增强抗病能力,放松肌肉张力,修复受损的脑细胞。

(4)功能锻炼。对脑瘫患儿进行功能锻炼,一是通过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增强协调平衡能力;二是利用起坐、摇摆、抓物等,促进上肢功能发展;三是单脚站立、原地起跳,锻炼下肢功能;四是辅助水、电、光、声等疗法,提高患儿的语言、视觉、听觉、认知能力。

5.小儿脑瘫的预防措施

第一,产妇在妊娠期间,应防止风疹病毒感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保证营养需求,尽量不要用药。第二,新生儿出生后,重点保护早产儿、低体重儿,对黄疸、窒息患儿积极处理。第三,鼓励母乳喂养,为婴儿接种疫苗。第四,加强脑瘫知识的宣传,要求家长早期识别脑瘫症状,确诊后及时治疗。第五,小儿发热、腹泻,家长要及时就诊,避免病情进展引起脑损伤。

5dd4a78ade60c_html_7882929e90f65968.png

综上所述,小儿脑瘫是儿科常见疾病,不仅影响患儿的成长发育,也会造成家庭负担。对于该疾病,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家长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改善患儿预后。希望通过本文介绍,增强家长的疾病认知,促进小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