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尿检时间对外科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不同尿检时间对外科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评价

向祖祥

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尿检时间对外科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外科尿路感染患者100例,时间范围为2017年4月20日-2018年4月20日,收集其尿液标本,分别在0.5h、1h、2h及3h对尿液标本进行尿常规检验分析,观察检测结果。结果:被检尿路感染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内尿沉渣结果、不同时间尿干化学分析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小时内对尿路感染患者尿液进行尿常规检查,对检验结果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尿路感染;不同尿检时间;尿常规检验;影响

前言

在临床常规检验手段当中,尿常规检测即为其中之一[1]。该检测方式操作简单,需要对患者新鲜尿液进行采集,在临床上对于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评估、诊断作用。尿常规检查有利于对患者肾功能状况、代谢情况进行评价,是一种辅助诊断项目[2]。通常认为标本存放超过三十分钟后,因滋生霉菌、细菌等一定程度上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本文选取了我院100例外科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研究,旨在评价不同尿检时间对外科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具体过程及结果见下文展示:

1 资料和方法

资料

选取我院100例外科尿路感染患者,时间范围为2017年4月20日-2018年4月20日。100例外科尿路感染患者中,男57例,女43例;最高年龄52岁,最低年龄19岁,平均年龄(32.56±2.78)岁。

两组患者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3]为:

纳入标准:

年龄在19岁至52岁之间患者。

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

排除标准:

年龄低于19岁、超过52岁患者。

不配合完成此项研究者。

1.2方法

检测方法:在清晨六点,以有盖、清洁尿杯作为储尿容器,选用外科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液作为标本,分为四份。分别在患者尿液标本收集的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及三小时送检,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尿沉渣分析仪:德国科宝公司SC7KBK型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桂林HT-2000型及配套试纸。在操作过程当中,严格按照规范、准则进行,做好检测时间、留取样时间记录工作。

1.3观测指标

测量外科尿路感染患者不同时间尿沉渣结果、不同时间尿干化学分析结果指标数据。

1.4统计方法

研究所采用的核算软件为:SPSS 22.0版本,其中“均数±平均差”形式表示外科尿路感染患者不同时间尿沉渣、尿干化学分析结果指标,并用t值来检验。若P<0.05,则说明相关检测指标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不同时间尿干化学分析结果

被检尿路感染患者在0.5小时、1小时、2小时及3小时四个时间段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pH值及尿比重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如图表1所示:

表1:对比不同时间尿干化学分析结果指标数据:

送检时间(h)

白细胞计数(×109/L)

红细胞计数(×109/L)

pH值

尿比重

0.5

2.03±0.75

1.31±0.66

5.84±1.83

1.022±0.005

1

1.95±0.76

1.35±0.64

5.75±1.77

1.020±0.005

2

1.83±0.67

1.42±0.72

5.72±1.93

1.016±0.006

3

1.82±0.64

1.46±0.75

5.82±1.96

1.015±0.005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对比不同时间尿沉渣结果指标

被检患者不同时间尿沉渣检验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结果相比较,P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图表2所示:

表2:对比不同时间尿沉渣结果指标数据:

送检时间(h)

白细胞计数(×109/L)

红细胞计数(×109/L)

0.5

1328.65±208.58

1021.50±130.42

1

1287.45±187.44

984.46±124.53

2

1261.33±171.63

896.45±110.72

3

1189.56±162.40

883.56±103.75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通常需要留置尿管,若术后护理不到位、操作不慎,易引起患者出现泌尿系感染情况[4]。在临床上,尿常规检验是外科泌尿系感染应用较为广泛的常规方法。其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一定程度上会对医生判断患者病情、指导临床用药造成影响。其中患者尿液标本采集的质量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存在紧密联系[5]。在临床实际检验的过程当中,尿常规结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试纸条、标本本身、操作规范性及检测仪器等,只有在相关影响因素准确无误的条件下,尿常规检查结果才能具有可靠性、科学性。在通常情况下,尿常规需要对患者进行新鲜尿液的采集,在尿液标本排除后三十分钟内需要完成检验,若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易滋生霉菌、腐生菌等,会引起尿液pH值升高,从而导致尿液出现结晶现象,会进一步引起白细胞、红细胞加快溶解[6]。随着时间流逝,尿液成分会受到破坏,对检测结果会造成影响。实际工作中由于客观原因影响,易造成标本检验时间、留取时间具有差异性,无法及时送检,不符合标准检验规程,但在不同尿检时间对外科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值得探讨[7]。在本文中选取了我院100例外科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目的在于评价不同尿检时间对外科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被检尿路感染患者在0.5小时、1小时、2小时及3小时四个时间段内尿沉渣检验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结果相比较,P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被检尿路感染患者在0.5小时、1小时、2小时及3小时四个时间段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pH值及尿比重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此结果表明了对外科尿路感染患者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以指导临床治疗,收集患者尿液三小时内对其检测结果影响不大,在临床尿常规检测中,检测时间应在三小时内。

总而言之,在三小时内对尿路感染患者尿液进行尿常规检查,对检验结果影响不显著,外科尿路感染患者有必要进行尿常规检查,以达到指导临床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杨丽, 陈玉烛, 车良菊,等.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12(4):610-613.

帖鹏, 段万里. 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风险评分系统的建立及验证[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6, 15(11):830-833.

唐桂良, 周毅, 骆振刚,等. 腔内泌尿外科手术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4(1):63-64.

郝艳平, 梁捧元, 荆敏. 不同尿检时间对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的影响[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4,12(2):23-24.

杨立新, 马凤巧, 胡跃世,等. 多指标检测对于复杂性上尿路感染导致尿脓毒血症的价值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2):284-287.

徐光琴, 彭泽萍, 杜迎春, et al.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监测及分析[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6, 15(7):495-497.

胡波勇, 龚仁杰, 韩明,等.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残余尿量对发生泌尿系感染的预测分析[J]. 临床外科杂志, 2017, 25(4):287-288.